以下是10首适合献给母亲的古诗,并附有解释:
1. 《游子吟》——唐·孟郊
    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释:母亲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孩子缝制衣物。她担心孩子晚归,所以缝得特别密。孩子如小草般的心意,怎能报答得了母亲如春天阳光般的恩情呢?
2. 《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原文: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解释:母亲对孩子的爱无穷无尽,孩子回家是她最快乐的时刻。她为孩子缝制厚实的衣物,收到孩子的家信也感到欣慰。看到孩子瘦了,她十分心疼,问孩子在外面是否辛苦。孩子为此感到愧疚,不敢向母亲诉说外面的艰辛。
3. 《墨萱图》——元·王冕给妈妈的诗
    原文:(节选)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解释:萱草花灿烂地生长在北堂之下,南风吹拂着它们的心。这些花是为了谁而开放、摇曳呢?是为了那倚门盼望孩子归来的慈母。游子在外行路辛苦,而母亲则在家中时刻牵挂。
4. 《诗经·邶风·凯风》——先秦
    原文: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解释:和煦的南风从南方吹来,吹动了小树的心。小树茁壮成长,这是母亲辛勤培育的结果。此诗以小树喻孩子,表达了母亲养育孩子的辛劳和不易。
5. 《别老母》——清·黄景仁
    原文: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解释: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诗人要离开母亲远行。他掀起帷帐与母亲告别,看到母亲的
白发和哭干的泪眼心中无比痛苦。在这种情境下他感叹到,有孩子却不能在身边照顾母亲反而增加了母亲的牵挂和痛苦还不如没有孩子呢!
6. 《慈乌夜啼》——唐·白居易
    原文: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解释:小乌鸦失去了母亲悲伤地啼叫着日夜不肯离去它年复一年地守护在旧林中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它的叫声中仿佛在诉说着自己还未能尽到反哺的孝心就已经失去了母亲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啊!此诗以乌鸦喻人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未能尽孝的遗憾之情。
7. 《送母回乡》——唐·李商隐
    原文: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解释:诗人停车回望,心中充满了茫然和无助,感觉自己就像被困住的囚徒一样束手无策。悲伤的情感从心底升起,悲痛欲绝,泪水哽咽在喉头,难以言喻。得知慈母病重的消息,急切地想要寻名医来为她诊治。然而,命运无情,时间紧迫,无法留下陪伴在母亲身边。深感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自己却无法回报母亲的恩情,心中充满了愧疚和遗憾。
8. 《思母》——宋·与恭
    原文: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孩子在思念母亲时的深情。诗中,“霜殒芦花”形容了季节的变迁和孩子的悲伤,“泪湿衣”则直接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两句通过回忆去年五月母亲为了家庭生计而辛勤劳作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9. 《燕诗示刘叟》(节选)——唐·白居易
    原文: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解释:这首诗以燕子为喻,劝诫人们要记得父母的养育之恩。节选的这四句诗中,“思尔
为雏日”是父母在思念孩子小时候的情景,“高飞背母时”则是孩子长大后离家远去的场景。后两句“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则是告诫孩子,应该理解并感恩父母当时的辛勤付出和牵挂。
10. 《谁氏子》(节选)——唐·韩愈
    原文: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解释:这首诗节选了描绘母亲送别孩子时的情景。诗中,“白头老母”形容了母亲的年迈,“遮门啼”则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因不舍孩子离去而哭泣的情景。“挽断衫袖留不止”则进一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离去的悲痛和挽留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