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工艺美术
漆雕话题:兴趣爱好神话故事广寒宫山茶花乾隆
工艺是随着人的生活需要从无到有,由简而繁,凡制造一切器物都包括工艺的过程。远在石器时代已经如此。人们在实际使用的要求之外,还希望美观。于是在选择原料是要质美,制造时要造型美,光泽美,再增加装饰花纹,这样就产生了工艺美术。随着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一切器物和工具,逐渐进化分工。据文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国家设官管理的土工,金工、木工,草工、石工,革工等等分工制造的记载。商周以下,历代都有规模庞大的官办工艺。如汉代的尚方署,唐代的少府监,宋代的文思院,明代的御用监所属各局厂,清代的养心殿造办处等,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分工。故宫所藏的工艺美术品,是各个朝代工艺大师的精致之作。看着这些精美的传世器物,总会使你心动,把你和几百年前的大师连在一起,惬意神游。大圣遗音琴唐·至德元年(756A·D)/通长120厘米肩宽20.5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大圣遗音琴,桐木制,栗壳漆与黑漆相间,局部略有
朱漆修补。金徽玉轸,形制浑厚,圆形龙池,扁圆形凤沼,琴背题名,大印及铭文都是制琴时镌刻的。腹款朱漆书”至德丙申”四字在池的旁边。此琴造型优美,彩璀璨古穆,是琴中之宝。制琴的时间,正当安禄山叛变,唐明皇入蜀,太子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的时候。大圣遗音琴,原藏于养心殿南库。养心殿是清代皇帝的寝宫。南库是收藏贵重物品的库,说明当时的确把它看得很重的。南库虽是皇帝的珍品
库,但溥仪出宫后,清室善后委员会入宫点查时,南库已因年久失修,屋漏处泥水下滴正中琴面,不知已过多少岁月,长期泥水滞留,琴面上凝结了一层坚厚的水锈。琴灰白,已破败不堪了。于是就其原状另外入库保存。1947年经故宫博物院的编纂王世襄鉴定为唐琴珍品。1947年征得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同意,延请著名古琴家管平湖来院修理,经历数月,一层水锈彻底清除干净,原来漆面居然丝毫无损,并照原样重新安排了紫檀岳山(琴上的一个部件名称)。虽然经过若干岁月的泥水浸蚀,但琴面鹿角漆胎仍坚固异常,千年古琴所以能流传后世,确因其制造精良。大圣遗音琴经此次修整,神采照人,恢复了应有的面貌。修整完好以后曾经管平湖试弹,琴音清脆松透。明、清以来的琴书中总结出古人认为最好的琴音具有:奇、透、润、静、圆、匀、清、芳九个特点,称为“九德”,古人说具备“九德”的琴是罕见的。据故宫古琴专家郑珉中鉴定,“大圣遗音琴”属于“九德”兼全的,也就是
说能给人以完美悦耳的音响效果。传世的唐琴有五张,故宫博物院藏有“九霄环佩琴”、“飞泉琴”和“大圣遗音琴”。银槎杯元(1271-1368A.D)/朱碧山/高18厘米长20厘米朱碧山,浙江嘉兴人,以善制精妙的银器而负盛名。元代名人柯九思、虞集、揭侯斯,杜本等,都曾请他制银杯,或为他的作品题句。其后的陶南村、陈眉公、朱竹坨、王渔洋、高江村等明、清诸名家,对他的作品都以诗文咏赞不绝。银酒器传世最早的实物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楚国银匝(音宜、现藏故宫博物院)。南北朝时,也有银酒器的记载。到唐代,银制的用具更加丰富,并有雕刻纹饰的酒杯。乘槎形的酒杯是一件具有诗意的艺术形式。宋以前未见有槎形杯传世,只盛行于元、明两代。朱碧山所制银器,据前人的记载,
品种和数量是相当多的。朱碧山制的这件银槎杯因形似龙似树,故又名“龙槎”,在元代是酒器,到了清代已经把它作为古艺术品看待,不再当实用的酒器,升格为陈设品了,原陈设在紫禁城内重华宫。龙槎是白银铸成以后再施雕刻的。杯上仙人的头、手、履等部分是铸成后焊接上去的,但浑然无痕,如一体铸成。槎身作老树槎}牙之状,一仙人倚槎而坐,手中执卷。槎尾刻“龙槎”二字,杯口下刻“贮玉液兮自畅,泛银汉以凌虚,杜本题”行楷十五字。槎腹刻“百盃狂李白,一醉老刘伶,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楷书二十字。槎后刻“至正乙酉,渭塘朱碧山造于东吴长春堂中,子孙保之”楷书二十一字。
钤“华玉”章一。槎杯的造型是从仙人乘舟凌空到了天河的神话故事而来。槎的意思就是树槎。人们设想,也可以说是艺术构思,仙人乘的舟,一定不同于凡人。所以就设想出一个树槎形的独术舟来。也有人附会汉朝张骞寻黄河之源,说张骞乘槎上天河,这又是神话中的神话了。这件槎杯的题句“贮玉液兮自畅”就是说此槎是盛酒自己享受,“泛银汉兮凌虚”就是指上述仙人乘槎飘到天河的神话故事。这件银槎杯是一件富有传统绘画与雕塑特点的工艺品。由此不仅见到朱碧山的艺术修养,也标志着元代铸银工艺的高度技术水平,是工艺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剔红栀子花圆盘元(1271—1368A.D.)/张成/直径16.5厘米高2.8厘米剔红,是雕漆工艺中的一个品种。它是用笼罩漆调,在器物胎骨上层层积累到一个相当厚度,然后用刀雕出花纹。凡是红漆雕的器物,叫作剔红器。据有关漆器文献记载:唐代的剔红器,花纹和地子都是红,而且在一个平面上,没有高低之分。还有一种花纹和地子异,高低也有差别的,叫作陷地黄锦剔红器。宋、元的剔红器,刀锋不显露,凸起的花纹都很圆滑。
唐、宋的剔红器,未见实物传世。这件元代剔红的风格,与文献记载宋、元剔红器特点是相符的。大体上宋、元剔红器风格是一致的。张成造剔红栀子花圆盘,正中雕盛开的双瓣桅子花一朵,旁雕含苞待放的栀子花四呆。全盘都为花叶布满,不雕锦地。筋脉舒卷有力,浑厚圆润,生动朴
实。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效果,绝不是仅仅抄袭花卉绘画或其他雕刻品可以达到的,可以看出作者是熟练地掌握了雕漆的一切表现手段和熟悉漆的性能优点;又经常能观察事物,将自然界发现新鲜活泼的形象,立时选择过来,集中表现在作品上,才有这样的效果。剔红观瀑图八方盘元(1271—1368A.D.)/杨茂/直径17.8厘米高2.6厘米杨茂造剔红观瀑图八方盘,中间八方开光雕松轩。轩右一老人临曲栏,眺望对山瀑泉,轩内外童子各一人。天空、地面和水,用三种不同花纹锦地雕成,盘旁雕仰俯花朵组成的图案。以上两件都是黑漆底,靠近足边有针划款“张成造”、“杨茂造”。明代水乐、宣德时代的剔红器,继承了张成、杨茂一派,而且种类大大地丰富起来。作品泽悦目,漆质细腻,能在造型浑厚的器皿上雕出活泼生动的形象。自张、杨到明初,技法的主要特点是刀法明快,磨工大于雕工。大体上说,永乐、宣德可划为一个时期。不过宣德的某些作品,漆渐减薄,而地渐疏,已开始有自己的风格。到嘉靖时代变化很大,雕法由藏锋圆润转向刀痕外露;到万历时再变,布局非常繁密而纤细,是其特。元代及明初的雕漆,以花卉为题材的,如桅子花、茶花、菊花、牡丹、玉簪等等,无不花叶密布,没有锦地(即花下空白雕锦纹)。山水人物则有锦地,但锦纹较大较粗。总的说来,嘉靖时的雕漆锦地比永乐、宣德时的锦地细得多,万历时的锦地又比嘉靖时的锦地更细,并且不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