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女,19642月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1984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现担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山之巅》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另有《迟子建文集》(4卷)《迟子建作品精华》(3卷)。已发表作品600多万字,出版80多部单行本。
作品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中国文坛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的女作家
其文章曾多次入选中高考现代文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潜心自己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给后世朗诵的作品的,有两位:于梨华和白先勇。他甚至赞誉白氏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张爱玲,五六人而已。”——旅美学人夏志清教授评白先勇
尹雪艳着实迷人。但谁也没能道出她真正迷人的地方。尹雪艳从来不爱擦胭抹粉,有时最多在嘴唇上点着些似有似无的蜜丝佛陀;尹雪艳也不爱穿红戴绿,天时炎热,一个夏天,她都混身银白,净扮的了不得。不错,尹雪艳是有一身雪白的肌肤,细挑的身材,容长的脸蛋儿配着一副俏丽甜净的眉眼子,但是这些都不是尹雪艳出奇的地方。见过尹雪艳的人都这么说,也不知是何道理,无论尹雪艳一举手、一投足,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别人伸个腰、蹙一下眉,难看,但是尹雪艳做起来,却又别有一番妩媚了。尹雪艳也不多言
、不多语,紧要的场合插上几句苏州腔的上海话,又中听、又熨帖。有些荷包不足的舞客,攀不上叫尹雪艳的台子,但是他们却去百乐门坐坐,观观尹雪艳的风采,听她讲几句吴侬软话,心里也是舒服的。尹雪艳在舞池子里,微仰着头,轻摆着腰,一径是那么不慌不忙地起舞着;即使跳着快狐步,尹雪艳从来也没有失过分寸,仍旧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轻盈,像一球随风飘荡的柳絮,脚下没有扎根似的。尹雪艳有她自己的旋律。尹雪艳有她自己的拍子。绝不因外界的迁异,影响到她的均衡。
尹雪艳着实有压场的本领。每当盛宴华筵,无论在场的贵人名媛,穿着紫貂,围着火狸,当尹雪艳披着她那件翻领束腰的银狐大氅,像一阵三月的微风,轻盈盈地闪进来时,全场的人都好像给这阵风熏中了一般,总是情不自禁地向她迎过来。尹雪艳在人堆子里,像个冰雪化成的精灵,冷艳逼人,踏着风一般的步子,看得那些绅士以及仕女们的眼睛都一齐冒出火来。这就是尹雪艳:在兆丰夜总会的舞厅里、在兰心剧院的过道上,以及在霞飞路上一幢幢侯门官府的客堂中,一身银白,歪靠在沙发椅上,嘴角一径挂着那流吟吟浅笑,把场合中许多银行界的经理、协理、纱厂的老板及小开,以及一些新贵和他们的夫人们都拘到跟前来。
金大班穿了一件黑纱金丝相间的紧身旗袍,一个大道士髻梳得乌光水滑的高耸在头顶上;耳坠、项链、手串、发针,金碧辉煌的挂满了一身,她脸上早已酒意盎然,连眼皮盖都泛了红。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1] 
人物经历
郑愁予错误
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
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
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作秀。
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
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
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1985年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其妻余梅芳亦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收藏部工作。曾应聘为中国时报文学奖决审委员。
1989年应香港市政厅公共图书馆之邀,主持文学月诗讲座
1990年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
2002年,香港教育局将《雨说》一诗编入中学教科书,并将《水巷》一诗编入职校教材;同年,担任香港双年文学奖评审,并参加科技大学现代文学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