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演讲家1.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自信心。
2. 学习基本演讲技巧,包括声音的运用、节奏控制等。
3. 在小组中表达个人观点并接受他人观点。
教学准备:
1. TPR教学法。
2. 贴纸、表彰书、奖励品等。
3. 制作PPT。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演讲(10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有过的经历,例如参加过儿童会、读书会、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表达自己的情况?引导幼儿思考,借助简单的图片用肢体语言逐步表达出来。
通过以上思考引导幼儿理解演讲的意义,演讲可以帮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了解我们,让我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了解别人。
二、如何演讲(30分钟)
1. 发声练习(10分钟)
使用轻快节奏的歌曲或童谣来引导幼儿开发自己的音域,让他们通过模仿欢快动听的节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表情练习(10分钟)
引导幼儿学会用脸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生气”、“开心”两个情感为例,引导幼儿模拟出生气、开心两种表情,以此来让他们学会运用身体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3. 聆听演讲(10分钟)
播放一段简短而有趣的演讲,让幼儿仔细聆听内容。演讲后让幼儿自由发言,可以针对演讲内容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聆听演讲的同时,也学会了自由发言和接受他人观点。
三、小小演讲家(50分钟)
1. 演讲准备(20分钟)
教师可以根据主题,提供简单但是富有想象力的素材,例如“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幼儿进行图画绘制或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例如“为什么你最喜欢这种小动物?”,“这种动物有些哪些特别的地方?”等等。
2. 演讲展示(20分钟)
幼儿排队上台,决定好一个问题即可开始演讲。幼儿可以把绘画或其他材料用来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可以像真正的演讲一样,用“掌声”、“鼓励”等肢体语言来支持幼儿,让
他们感受到自己没有犯错,你也可以在学生演讲完毕之后用诸如贴纸、表彰书、奖励品等方式来奖励他们。
3. 互动讨论(10分钟)
演讲完结后,鼓励幼儿彼此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经验,让孩子们学会接受他人的观点。
四、课堂总结(10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了解到了什么是演讲,如何准备演讲,演讲中要注意的细节,同时也学会了更好的聆听和接受他人观点。最后,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表扬所有勇敢表达的幼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