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态度反面例子
方仲永,先天聪明,从来没上过学5岁那年,方仲永哭闹着要父亲给他买笔墨纸砚,父亲很奇怪,一个从来没读过书的孩子,为何对纸和笔感兴趣?
父亲只好到村里,唯一的一个穷秀才借。
据说当时方仲永拿到笔墨纸砚,立即铺开纸写下一首诗:
大海四方方,乌龙蟠中央,若遇天下手,飞出好文章!
那个秀才看到这首诗,很纳闷,一个没读过书的孩子,竟然会写诗,他要方仲永再写一首,方仲永随手写出:
父母恩如山,百事孝为先,比邻相和睦,犹如月团圆。
秀才不得不夸方仲永,自己读了一辈子书,也不如方仲永的诗大气磅礴,且字也刚劲有力。
神童方仲永的故事在乡间传开了,他的故事越传越神,有人说他出生时哭音洪亮,耳朵又大,眼睛贼亮,就不同于一般的孩子。
学习的态度有一天,方仲永的父亲背着方仲永,走在田间小道,被一个老者看见,老者指着他父子俩笑着说:
子骑父当马
方仲永脱口而出:
父望子成龙
老者看到田地里有人在插秧,并出了上联考考方仲永:
禾秆扎秧母抱子
方仲永看到对面有个挑担的走过来,挑了一担竹笋,立即对道:
扁担挑笋父担儿
这位老者也是当地有名的读书先生,他连连向方仲永竖起大拇指,果然是神童。
2.与王安石一比高下
幼年时的王安石,也同样聪明过人,有一次他跟父亲来到舅舅家,听舅舅讲到方仲永,就想与方仲永一比高下。
他和方仲永来到舅舅家门口,刚好看到有个妇人在劈柴,王安石想试探方仲永,并道:
钝斧劈柴,三权四丫,柴开节不开。
方仲永抬头看到厨房有个夫人正在切藕,也不甘示弱,并对道:
快刀切藕,七孔八窍,藕断丝相连。
王安石又看到舅舅家客厅桌上有一盏清油灯,出了上联:
白蛇过江,头戴一顶红日。
方仲永看到墙上挂了一杆秤,不加思索的对出下联:
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王安石在心里暗暗佩服,方仲永果然名不虚传,确实聪慧过人,自叹不如。
王安石,担心方仲永的才华被埋没,向方仲永的父亲建议,一定要给方仲永个名师,好好指点,多读经典,方仲永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但是方仲永的父亲却连连摇头摆手:“我儿天生聪慧,无师自通,不需要学习已是人才。”
方仲永的父亲不断催促小方仲永作诗,他只想让更多人知道孩子是神童。
神童的故事很快从乡里传到县里,许多乡坤和名流都十分欣赏方仲永,出钱邀请方仲永到家里教孩子作诗。
因为方仲永会作诗赚钱,父亲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身份地位也提高了。
方仲永的父亲尝到了甜头,彻底放下农活,不再是个泥巴腿子,带着方仲永走街串巷教人作诗。
见到的人都向他讨教养育神童的方法,方仲永的父亲,更加得意。
方仲永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学习。
4.方仲永,成了“伤仲永”
王安石12岁时再到舅舅家,看到方仲永,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机灵过人,写出来的诗也很平常。
王安石再次劝方仲永的父亲,赶紧给方仲永请个老师,不能再耽误了,可是方仲永的父亲仍然听不进去。
王安石22岁时再来到舅舅家,听说方仲永已经不会作诗了,子承父业,成了庄稼汉,王安石要见方仲永,方仲永躲着不见。
一个人的才华就像一缸水,光从缸里往外舀,不管这缸水有多碧清,水质多甜润,总会舀尽。
要想缸里始终有水,就要一边往外舀,一边往里加。
而方仲永的父亲,只叫孩子不停的作诗,从来不让孩子学习,不往缸里蓄水。
正如朱熹的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输入和输出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的输入,积蓄能量,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
水。
教育最怕短视,方仲永的父亲只看到儿子的天赋,急功近利只想着快速赚钱,根本无心让方仲永静心读书学习,最后小小年纪就“江郎才尽”。
天赋只是上苍赐于人的一颗小禾苗,而他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不靠早期的揠苗助长,而是在于后期的精心呵护和培养,需要施肥灌溉,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即使是神童方仲永也不例外,最后方仲永没有成为旷世奇才,反倒成了历史上的“伤仲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