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节选)
《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共有一万三千多字,分为七个部分,课文节选的是其中前两部分。
史铁生的经历很特殊。初中毕业就到陕西延安农村插队,三年后因病回到北京。他跟地坛结缘,就是在这个时候——双腿瘫痪,“不到工作,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不到了”,在这种情形下,他“走”进地坛:“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在这里,他徜徉了十五年,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园子里的一草一木,没有人比他对这园子的感受更丰富。在这里,他感受活着的艰辛与挣扎,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从中汲取顽强生活和奋斗的勇气。这个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老皇家园林,成了他很多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对象。《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就是多年来他对地坛、对人生感悟与思考的结晶。
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的主要是与地坛的结缘。作者从自己为何踏进这座古园写起,写到自己的槽糕处境、渺茫暗淡的前途和悲痛欲绝的心情,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地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这个与自己的境遇一样荒芜冷落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的生活,
那些历经沧桑的建筑和景物,抚慰着作者内心的苦痛,缓解了他迷茫的心绪,也使他感受到生命的启示。那些古殿檐头的琉璃,坍圮了的一段段高墙,祭坛四周的老柏树似乎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看尽繁华后的平静,连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们的脚印,似乎在述说着生命的童话。还有那些草木与泥土的气息,落叶“熨帖而微苦的味道”,似乎都在从另一侧面验证着活着的意义。还有那些小昆虫、满园子的草木,虽然都生长在这寂寞的园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座古老而充满内在生机的园子,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引发了他对生命意义的长久思索。
他思索的内容主要是什么?“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突然同双腿瘫痪,受到命运如此沉重的打击,怀疑活着的意义恐怕是最自然的反应吧。在这静静的古园中,作者终于想明白了,对于生与死的问题也释然了,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不必急于求成。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样活下去,以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了。在这个问题上,地坛这座古园和园中的万物,给了他深刻的启示。由此,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最终作者走上文学的道路,开始了自我救赎和自我实现,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文章
生动地记述了这段心路历程,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母亲的怀念。作者写过多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如《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感人至深。这篇文章也是如此:这一部分开头第一句话,就以深情的笔调,回忆了当年母亲因为我而为难的情景:“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然后围绕着这句话,作者回顾了当时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而给母亲带来的麻烦、痛苦。最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当时的他时时刻刻想着的是自己的不幸命运。等他真正读懂母亲,体会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这是多么痛的领悟!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和愧疚之情。
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是在母亲去世以后才慢慢领略到的。这一部分细致描绘了当时母亲的形象。作者回忆母亲当时的言行,想起她的举止,推测她的心理,对母亲当时的心境才有了深切的体察: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活到二十多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那个人是自己,可事实无法改变,于是她只好默默忍受,用无私的爱包容着儿子
的一切,一天天熬着,慢慢地等,等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有等到。儿子成功了,多么渴望与母亲一起分享,多么渴望母亲能感受他的快乐。他明白,自己用纸笔闯出来的路,并不是母亲盼他到的那条路。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作者感到难以自抑的悲痛。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能再等两年?母亲盼望他到的路是什么?他抱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正是在这反反复复的追思和推想中,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鲜明起来,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心中“愈加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这部分夹叙夹议,将地坛、母亲与我的人生历程交织在一起:“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可以说,正是母亲的这种“活法”,解答了他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使他在逆境中坚强起来。
《我与地坛》与前几篇写景抒情散文不同,它更多地是记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文中也写景,但不是对景物的客观描摹,而更多地是将景物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写景中夹杂着叙事、抒情和议论,表达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因此文章充满了哲理意味。学习时可以抓住这些重点语句,探究它们深层的含
义,理解作者的思想。
母亲与我文章语言凝练生动,充满诗意。如:“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这一大段排比,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天坛四季的不同景致,古老又充满生机,细腻又别致,展现出自然景物的永恒,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教材节选的是文章的开头两个部分,作者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未作出回答。如他在地坛中领悟到了什么?对于“怎样活的问题”他如何思考?这些都有待于阅读全篇去寻答案。这两部分在全篇中的作用,也需要结合全篇整体理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