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与评价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初㊁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教学反思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陈小玲
摘要: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语言类课程,除了必要的词汇基础之外同时还需要相应的语法知识来共同组成英语语言学习内容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英语学科属于外来语种,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与母语学习不同,在学习母语时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不必刻意地去学习语法也能够具备良好的语感,获得流畅熟练的语言交际能力㊂由于英语课程的学习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行口语交流与实践,所以在学习时必须要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㊂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复合句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时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㊂本文立足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结合教学经验,简要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复合句的应用教学,旨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高中英语复合句教学质量的提升㊂关键词:高中英语;复合句;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186(2019)13-0083-02
随着英语教学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发展,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
关注㊂对于大多数高一学生来说,初㊁高中英语在难度上跨度较大,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不知道该如何把汉语翻译成英语,写出的句子要么不完整,要么就是语序不对,都是汉语式的句子㊂复合句作为英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直接关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英语写作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㊂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提高复合句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组成以及应用能力,对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综合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㊂
在英语语法知识中,复合句主要包含主句和从句两部分内容㊂在复合句中,从句虽然也能够表达相对完整的陈述意思,但它在复合句中只是以另一句子,即主句的某一部分内容出现的,作用在于放大主句中某一部分内容,并不独立存在㊂在复合句中,在主句和从句的关系中,从句主要以主句的某一部分存在的,从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主语㊁宾语㊁表语㊁定语或者状语等形式㊂在并列句中两个简单的句子组成并列句需要相应的并列词,同样道理,在主句和从句共同组成的复合句中同样需要关系词进行连接㊂根据从句类型的不同,主语从句所需的关系词和定语从句以及状语从句的关系词都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相应的从句类型以及关系词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从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名词性从句㊁定语从句以及状语从句,其中名词性从句又包含了主语从句㊁宾语从句㊁表语从句以及同位语从句几种类型㊂
在日常英语学习实践中,只要根据教师的正确指导与课本教材辅助,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教学,复合
句的应用和熟练掌握也会变得得心应手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
到基本的简单句以及并列句和复合句的类型,在实际教学
中可以根据 句子原则 对其进行准确的区分㊂
原则一:在英语中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且谓语
由动词组成㊂
原则二:在英语句子中有多个动词,但是只有一个谓
语动词,其他都是非谓语动词㊂
原则三:如果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出现多个谓语,那么
这个句子可能是并列句或者复合句㊂如果没有并列的连
词,则该句子为复合句㊂相反的,如果有并列连词则是并
列句㊂
在句型分析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上句子的原则类型简
单分辨出句子的种类,但是在具体复合句中怎么样判定主
语从句或者定语从句则需要另一方式的辅助教学,即按照 三步骤 的方式,对该句子进行分析,通过以下基本举例进行具体的阐述㊂
例1:Who will go to school is not important.根据翻译可
以得知,该句的意识为:谁去学校并不重要㊂通过对句子
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适用于原则三中,且句种中没有并列
连词,因此判定该句子为复合句,然后在判断句子中的主
句的谓语和从句的谓语各是哪个,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句首
是 who 引导的句子,但句尾并不是问号,因此该句中的 who 并不是复合句中的疑问词,而是关系词,因此,who will go to school是从句㊂ is 在该句中充当主句的谓语,典型的主系表结构, is 前的为主语,从句who will go to school是主语,即主语从句㊂
例2:The question whether we shall run out of food soon.
翻译:问题是我们的食物是不是快吃完了㊂根据对该句的
观察以及原则三的指导,句中不存在并列的连词,因此该
38
句为复合句㊂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谓语的判断㊂首先来说, whether 在句中是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关系连词,因此,在该句中 whether 引导的是名词性从句,而shall run out of food是从句的谓语, is 则是主句的谓语㊂经过分析可以得出该句的结构式主系表结构,其中 is 前的 the question 主语,从句whether we shall run out of food则
是表语,即该句是表语从句㊂
例3:His father who loved him very much died in2000.翻译:他深爱他的父亲于2000年去世㊂根据原则三分析,该句子不符合并列句的特征,因此判断该句为复合句㊂然后,基于以上的分析,对该句进行谓语的判断㊂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who既可以引导定语从句同时又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在进行
区别时根据以往经验,如果who引导的句子为从句,那么who loved him very much则应该是从句,his father died in2000则应该是主句㊂然后就需要判断句子中主句结构是否完整㊂由于to die是不及物动词,句子的句型为主谓结构,是一个完整的主句㊂如果在句子中主句结构是完整的,剩下的则应该考虑分析其次要成分,即句子中的定语或者状语㊂由于who经常用于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并不是状语从句的关系词,因此句中who loved him very much是定语从句㊂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名词性定语从句的特点,即名词性定语从句充当主句的名词成分㊂在英语语法关系中名次一般都可以作为句子中的主语㊁宾语以及表语等,所以相应的就会有主语从句㊁宾语从句以及表语从句㊂通过关系词推导出句式的从句,然后再根据从句出主句,进而对主句进行分析,查看主句中缺少的是什么,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判定㊂在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分析中,由于在句中定语以及状语充当的是句子中的次要成分,在进行分析时同样需要先从关系词入手分析出从句以及主句,进而根据常用的英语句型结构对其进行分析㊂如果主句结构完整则关系词后的从句则是定语从句㊂相较于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的分析就简单的多,只要熟悉状语从句的关系连词,当句中出现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时就可以确定是状语从句㊂针对相对复杂的对象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句子原则进行判断,明确是否为简单句㊁并列句或者复合句;二是针对复合句出相应的主句和从句;三是针对主句中结构完整的,从句为定语从句或者状语从句,主句不完整,从句为名词性从句;四是根据关系词或者从属连词判断从句类型㊂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复合句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立足教学内容,充分把握复合句教学重点知识框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框架结构进行相应的实践学习分析,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逐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复合句分析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课程的学习质量,促进高中英语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㊂
参考文献:
[1]罗华艳.浅议高中英语教学中复合句的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4(6):258-259.
[2]路思遥,穆军芳.基于语法翻译教学法的高中英语复合句教授策略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7(5).[3]钟明华.关于英语复合句的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0(4).
(上接第59页)
问题,这样其实是不利于学生全面思维的发展的㊂我们不论是表面问题(display questions)还是内在性问题(genuine questions),都应该给学生适当的留白或者等待时间,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㊂这样更能让学生去深层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会更全面和完备㊂否则,学生为了快速给出答案,会 不假思索 ,几乎是表面第一时间想到哪便是哪,这样缺少 深度思考 的答案不利于学生的 深度学习 ㊂例如还是在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我们在提问 Why do shows? 这一话题时,如果我们老师急于让学生给出答案,给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站起来回答,而不给出足够的思考
时间,几乎很多学生的答案就是简单的 Because they are interesting. 而给不出其他具体的形容词,或者其他优美的句子㊂其实认真让学生思考,他们可以替换句型,如 Because they ved me. 等等让人耳目一新的句型㊂3.2.3 营造利于学生精心思考的课堂学习氛围
深度学习的发生是需要学生的深度思考的,深度思考问题势必需要一个安静㊁宽容㊁民主的氛围㊂在很多的英语课堂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热闹㊁急躁和浮在表面的轻浮,而没有让学生深思和全面思考的温暖和安宁㊂
我想我们应该尽力营造一个安静㊁宽容㊁民主的课堂环境㊂当学生在思索答案或者思维的激发点时,有安静的环境让学生沉思;当学生在答案即使偏离了老师的期望,或者错误时,能有宽容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勇于试错㊂当学生在有想法㊁有话说的时候能有足够的空间发挥㊂这样,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是精彩纷呈的提升核心素养的课堂㊂4 结语
深度学习是要求培养学生的全面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思维的迁移性的,需要我们老师们在课和创新,拓展相关话题的讨论,并且进行课后的拓展阅读和写作,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堂的提问时更多的留白,更多的提出有深度开放性问题㊂同时,在阅读课的设计中,更多地注重文本的挖掘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㊂
参考文献:
[1]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计算机教与学[J].现代教学,2005(5).
4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