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的澄澈歌吟
——评阿甲诗集《雪上的日子》
◆
冯晓燕
20世纪的西班牙,在毕加索之后出现的伟大画家
塔皮埃斯说过一句定义艺术的话:“给平庸的东西以威严,给日常的现实以神秘”。
阿甲
的诗集《雪上的日子》即如此,又让人想起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和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联合执导
的名片《云上的日子》。影片用四个不同的故事探究着人性的复杂、深沉和神秘,爱与罪的双声咏唱表达着人们内心的丰富、孤独和明亮。《雪上的日子》同样旨在幽暗的时间、历史和人心深处,探寻生命的奥秘。阿甲的诗歌语言明亮而剧烈、纷繁而质朴、多维而集中、雄辩而沉郁,用多种方式和声调,
用青藏高原的风清洗现实的泥垢,还词语以原初灵性的纯粹和深度。
▲
77
青海国土经略·2020年第4期
江源文韵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诗集《雪上的日子》开篇以一首回响着荷尔德林、惠特曼、帕斯和昌耀声音的诗歌——《河流汇聚之处》代序。这首诗以明亮的诗句“时间将我流放到这里——”开篇,所传递给读者的是关于汉语源头诗人屈原命运遭际的叩问,是对于写下宇宙、世界、社会和人的灵魂结构的佛罗伦萨诗人——但丁背影地投望,是骆一禾在他的诗歌《世界的血》中庄重、肃严而自信、明亮的琴弦的再次波动,也是早逝的天才诗人海子站在黑夜大地上向天空星发出的忧伤而灿烂叹息的再次约请和自我命令。阿甲在这首诗里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使命:“为了抵达一个明亮的核心——/人神狂欢的浩大时空。”而这个明亮的核心,即是澄明的语言的世界。因此,诗人必须在“语言创造了我”的先天条件中,以卓越的勇气和智慧再次重新擦亮与复活词语,给予语言以深度。只有这样,在诗歌中人与世界,人与灵魂才可能回到“这里:语言明亮的内心。”诗人才能凭借语言的复活而复活,进而“安于命运丰厚的馈赠……/倾听——/语言将我静静诉说”。阿甲的诗歌建立在语言的重构和歌唱之上,其基础则是个体在命运流转中的砥砺与洗礼,是敏感于诗歌中触及词与物、词与人的词根,是青藏高原高峻而凛冽的语言环境。
纵观中国诗歌新诗的创造者们,胡适、郭沫若、闻一多、冯至、穆旦等诗人大都学贯中西涵养丰厚。
而朦胧诗人们则多具有知识分子气息,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接受过正规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北岛、多多、芒克等诗人身兼唤醒生活与词语能量,复活诗人社会发声能力的双重使命,他们以良知、道义、情感与同时代虚弱地被规定的假民谣式诗歌和苍白的颂体诗歌角力。他们从两方面革新诗歌语言,使得汉语诗歌面目一新。第三代诗人在语言的深化和语言的直接表达两个层面反对朦胧诗,前者一脉以西川、欧阳江河、臧棣、王家新、翟永明等诗人为代表,借助西方现代诗而使汉语诗歌呈现出新的气象,另一脉则为重现中国古代诗歌为旨要,在万夏、赵野、宋渠、宋炜等诗人的作品中异常生动。与之相对的后者是以于坚、韩东、杨黎等倡导的口语诗,他们强调语言的瞬时跳跃,拆除知识、技术和语言之间的各种预设,力求直接地以语言呈现世界和内心万象。虽然如此,无论是强调诗与思来贯穿世界的诗人,还是在即兴、灵活,在瞬间爆发中舞蹈着的诗人,第三代诗人大多来自高校,两者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其实都可以在西方诸文学与哲学理论中到背景。而他们血的、原质的语言弹拨,相较于北岛们反而有所不足。阿甲恰恰在这二者之间,如同江河在横山峻岭中切出一条生路,他的诗歌带着浓厚的个体意味和青藏彩。同时其语言具有一种穿越西方诸多诗人殿堂,并在汉语流脉中到新的激涌点的气象。“我攥紧记忆,攥紧滚烫的沙粒——/‘让时间停顿,雨滴悬在空中/让破碎的镜子,重返一面湖泊的幽静/让我再摸一摸:未曾蒙尘的树叶/未曾定格在土层里的鲜活面孔!’”(《断裂的声音》)这样的修养必须建立在长久的对于诗意追求的基础上,更建立在保持诗人内心血质的基础上。在今天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博学的诗人众多,而在青海诗人中阿甲、郭建强、张正等却没有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阿甲的诗歌和另两位一样具有一种孜孜以求,并且努力自我发声
的特点。可能是这几位诗人在青少年时期已经远离高校,接受生活的锤炼和磨砺的缘故,因此在他们的诗歌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原质的、朴素的生命感觉。
阿甲把这种感觉和同样为生活磨洗所动的世界诗人联系起来,在他的诗歌里,我们不时会和一大批西方现代诗人的背影、面容、声调、气息相遇。阿甲更感兴趣也更能被激发的,是在严酷的时代和社会中那些能够看到“黄金在天空舞蹈,命令我放声歌唱”(曼德尔施塔姆语)的诗歌诸神——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索德朗格等俄罗斯与北欧诗人。他们诗歌中语言玉石般的清朗和内里炽烈的气质,与阿甲在语言的生动、强健和诗艺自由的成长中发生共鸣。而惠特曼,聂鲁达,帕斯等美洲诗人的宽厚、玄秘和蓬勃,是阿甲诗歌对应于青藏地区高耸、阔远的另一种语言生成。尤其需要说明的是,阿甲诗歌中对于尼采、荷尔德林、里尔克、保罗·策兰等德语诗人尖锐深邃的生命体验和语言表达,本能地显示了一种亲缘的关系。“现在我踏入了家门……”(《风中的柯柯》),“黑黑的车厢:结实,巨大/悄无声息地向后运行着/透过玻璃,你看不清/里面装的东西”(《反方向的列车》),“漂泊者的头顶/
7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冯晓燕,女,1980年出生,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工作。
作者简介
渐渐呈现一片清明/一种引领,一种光明/一种幸福,将要伴我一生”(《遥远的诵经声》)。阿甲诗歌中俯仰皆是这些具有人类共同处境和命运的诗句,这是对于里尔克“秋日盛大”的续写,也是对海德格尔“诗人何为”的青藏即时回答。
而青藏高原四布的如父如母的雪山、冰川、江河溪流、云山圆柏、雪豹牦牛也将一种清洁向上的品质回赠给了诗人。阿甲的诗歌因此奇妙的超越时空与荷尔德林的大地、河流、高山、森林的颂歌以及神灵和人类进取的颂歌形成了呼应。长诗《生长之夜》直抵生命与语言之核,从诗歌的体量、结构的别具匠心到意象的纷繁明丽、诗体流转的气势和灵动,可以读出这是一首融汇与创造的命运之歌。在《生长之夜》里,我们与神话、历史和当下同时迎面而遇,我们的身体和内心在一种既是具象又是抽象的境遇中,感受浓缩的诗意和永不放弃的探寻。这首长诗由“空心:人之挽歌”“深渊,灵之结构”“飞行:
神之探问”三大部分组成,隐隐与但丁的地狱、炼狱、天堂相对应,诗句直指人的命运的救赎和改变。饱浸西方诗歌经验中的《生长之夜》,还难能可贵地保持了阿甲个人体验、青藏彩和中国景象。“只有投身湘沅之流的楚国王臣/只有借那断头台的月光抚琴啸吟的竹林贤士/只有盛唐的秋风里挨饿受冻的瘦弱诗人/只有沿途布道,累累如丧家之犬的乡村教师/只有喜马拉雅山麓修行的僧侣/只有骑牛远遁于西天落霞的诡辩家/试图说出些什么。在古老的屋檐下”(《生长之夜》)这样的呈现可以说是建立在中国新诗百年来的自我体认和成熟的基础上的。我们在阿甲的长诗中可以看到骆一禾“屋宇”与“飞行”式的,对中国经验提炼为人类整体命运感的努力,也可以看到海子“土地”式
的生命的叹息和吟唱,而昌耀“明耀的,哭泣着追求”的形象和意象,也如七彩虹霓,成为诗歌的精神。阿甲的诗歌起源来自于一种至深的矛盾,所谓“我起源于大地和天空永恒的冲突、和解”(《生长之夜》)这是人类发展的永恒矛盾,是人类命运所面临的永恒矛盾,也是所有艺术家、诗人必须面对的永恒矛盾。因此,这也是所有诗歌所要面临的永恒的母题。
阿甲处理这些超验的经验时,所运用的材料有逻辑的抽象思辨,同时更多的是平凡的、平常的乃至在当下物质富庶的社会几乎被忽略的事物。他的作品中有大量以“劳动”“围墙”“力量”“书桌”等为核的诗歌,都显示了一种于普通中见本质的诗意。“一件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渐渐露出大地的颜”(《工作服》),“铁路边上的一间房子里/时常,我感到轰响的列车从头顶/轧辗而过——”(《书桌》)“但他依然站在那里,太阳一遍遍刻画着他的脸/诗行的绷带里,醒着,伤口般的眼睛”(《伤员》)阿甲笔下如
此的诗歌恰恰是劳动者(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思想者)对劳动本身的认识和尊重;换句话说,也是诗歌作为劳动的一种可感可触的预言。
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神谱,阿甲的组诗《像:生命的浮雕》以诗句刻画了梵高、伏卢贝尔、夏加尔、波洛克、毕加索、塔皮埃斯五位西方画家。这五位画家都有着在普通事物里锲取出神圣光彩的金手指,都有着对生命巨大而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他们绘画语言的精深、纯净和炽烈,这应该也是阿甲诗歌的追求。请让我再次重复塔皮埃斯的那句话,作为初读阿甲诗歌的结语“给平庸的东西以威严,给日常的现实以神秘”——这是艺术的神秘之处,也是艺术家的使命。
▲
海子的诗歌79
青海国土经略·2020年第4期
江源文韵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