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同步练习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不亦乎(    )        (2)吾日三吾身(    ) (3)四十而不(  )
(4)吾十五而志(    )  (5)学而不思则(    )   (6)思而不学则(  )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      )        (2)四十而不惑(      )
(3)学而不思则罔(        )      (4)思而不学则殆 (      )
(5)逝者如斯夫(      )          (6)吾日三省吾身(      ) 
3.翻译下面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一)典型例题
探究点一:翻译句子
例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和翻译能力,注意“三”表示多数,“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答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点拨:采用直译法逐字逐词翻译
探究点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题2:怎样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呢?
解析此题主要检测对文章中关键句的分析,要从句子的内容上分析。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为“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也会有害。”此句是讲学习方法的,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成。
点拨:从“学”和“思”两方面分析。
(二)探究问题
问题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积累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_ 
(2)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 省:_________________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_____
(5)学而不思则罔 罔: _________________   
(6)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_____________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_________________
(9)逝者如斯夫 逝:_________________   
(10)博学而笃志 : 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再课文,研讨问题。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各体现在文中哪几章中?试举出例子加以说明。
4.课文主要涉及了哪几方面的人生道理?请分别加以概括。
问题三:背诵全文,积累成语。
5.总结归纳《论语》中出现的成语。
1.看拼音写汉字。
曲gōng(    )    四十而不huó(    )    学而不思则wǎng(    )
一dān(    )食  博学而dǔ(    )      思而不学则dài (    )
2.课文默写。
(1)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饭)
B.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欢,爱好)
4.阅读1—5章,回答下面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③思而不学则殆(    )
(2)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五十而知天命
(3)曾子认为每天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自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三章中,我们知道“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不惑之年”指的是40岁;我们常说50岁已过半百,而60岁则称为________,70岁称为________之年,八、九十岁高龄则称为_______之年。
(5)本文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知”字的意思。
论语十则翻译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温故而知新(    ) ③诲女知之乎(    )
④知之为知之(    )(    )  ⑤是知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课时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是_________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录。孔子,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末期思想家、政治家、__________家,是______家的创始人。《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_________。
2.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不亦说乎___________      (2) 十有五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