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三中2020年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现当代文学史不应无视旧体诗词
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传统诗词类电视节目一度在各类媒体上“刷屏”,其高人气可见一斑。诗词类电视节目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生动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众基础,传统诗词背后所连接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从人们对诗词类电视节目发自内心的热情来看,旧体诗词的阅读、创作及评论仍然是当代精神文化生活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然而,翻开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却基本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一热一冷,引人深思。
传统诗词之“冷”,源自近现代以来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中国从来以“诗国”著称,绵延数千年的诗歌传统定义并深刻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姑且不论《诗经》《楚辞》的滥觞、唐诗宋词的辉煌,即使是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逻辑下通常被认为以小说、戏曲为代表文体的明清两代,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然而,这一诗歌传统在近现代出现巨大
的断裂。造成断裂的表面原因是战争后西学东渐的大潮以及白话文的提倡和推广,小说这一文体取代了诗歌成为中国文学新的“正宗”。其潜在原因是“进化论”逻辑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传统诗词因自身“不可避免”的落后与缺陷,“不可避免”地被“科学”“先进”的新诗所淘汰、取代。近几十年,在市场大潮挟裹而来的浮躁气息冲击下,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就愈来愈严重了。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学的兴起,大部分文体逐渐完成了由“文言”向“白话”的转换。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古典诗词不仅失去了文学主流地位,而且逐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
其实在20世纪的文艺舞台上,旧体诗词的身影一直未曾消失:从1909年成立的南社,到上世纪40年代延安时期的“怀安诗社”,再到1976年的“天安门诗抄”,乃至如今个性鲜明、自成一家的网络诗词创作,旧体诗词都展现着绵长坚韧的生命力。这些旧体诗词的创作者来自于广泛的社会阶层,郭沫若、鲁迅、郁达夫、、程千帆、王季思、齐白石、黄宾虹……他们将旧体诗词与自身所长结合起来,开拓了旧体诗词的意境和表现领域。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旧体诗词”作品并非与现代绝缘。比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些“旧体诗词”的用字、意象、意境,无不透露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它们是中国的,更是现代的,理应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之一,甚至可以说,它们更直观地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再创造。反对“旧体诗词入史”者多从旧
体诗词缺少“现代性”这点来立论,可问题在于:倘若用以立论的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暧昧含混、充满歧义的概念,且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近百年复杂的文学生态“水土不服”的话,那么这些反对的声音是否依然有效呢?此外,倘若我们的文学史写作无视旧体诗词创作大量且客观存在着的这一现实的话,我们何谈尊重历史、何谈学术研究的客观中正呢?
虽然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如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但是,正如学科规范的确立一样,学科规范的修改以及学界共识的调整还需要漫长的过程。我们目前距离“旧体诗词”真正“入史”似乎依然遥远。
(摘编自《人民日报》,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词类电视节目的大受青睐,可以生动地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众基础。
B.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里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
C.文学发展到了明清两代,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
D.诗歌传统断裂,它的根本原因是“进化论”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被取代无可避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从社会热点现象入手,层层推进,条理清晰。
B.文章在行文过程中兼顾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摆事实举例子。
C.作者列举鲁迅、郁达夫、、黄宾虹等人的例子,可证明20世纪旧体诗词并未消失。
D.文章末段在上一段的论证基础上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表达出了担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千年来延续的诗歌传统定义并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之一。
B.如果没有五四以后,“文言”向“白话”的转换,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失去文学主流的地位,而被排斥在文学外。
C.旧体诗词可以通过意象、意境等来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因此应该被视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
D.反对“旧体诗词入史”的观点无论从“现代性”有无的立论基础看,还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看,都很难站得住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宝统计显示,2019年,号称“带货一哥”的李佳琦赚了将近2亿元;网红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也赚了1.6亿元。如果以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看,2123家公司净利润不及李子柒。也就是说,全部A股公司有六成以上盈利能力不及一名网红。2019年可以说是网红经济的元年,这一年,很多网络红人创造出了各种“神话”也刷新了人们对“网红”的认知。
网红经济火爆,其背后的MCN公司也逐步走进大众视野。MCN全称“多频道网络”,可以理解成网红孵化器或者网红经纪公司。《2019中国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显示,MCN相当于内容生产者和频道之间的中介。MCN不生产内容,只是将众多力量薄弱的内容创作者聚合起来建立频道,帮助他们解决推广和变现的问题,最后再以一定的比例与创作者分成。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MCN机构数量已经超过6500家。MCN机构萌芽阶段,盈利主要依靠粉丝打赏
和广告收入,而2019年直播电商的兴起,则让MCN机构的盈利模式更加多元,加速了流量和内容变现。
(摘编中国青年网《李佳琦年赚2亿,李子柒1.6亿!六成A股公司盈利能力不及网红》)
材料二:
这两年,无论是顶级带货网红还是处于中尾部阵营中的网红都能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今年“双11”期间“淘宝第一女主播”薇娅在线8小时,吸引4300多万用户观看,直播间共给出78条商品链接。
社交电商每日一淘首席运营官淡焦成认为,网红带货是粉丝经济的产物,粉丝基于对网红的认可或者信任而产生购买行为,网红的人格特质以及专业能力起到信任背书作用,从而减少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时间。尤为引人注意的是,网红直播带货如今已从城市向乡村蔓延。根据淘宝直播数据,从10月21日天猫“双11”预售启动以来,仅用10天,农村网红主播们就卖出3万多吨农货。
“网红带货正在形成新产业链,带动就业创业,同时也推动内需市场,催生出新消费模式。”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B2B事业总裁戴珊说。
而网红不规范的带货行为也在侵犯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网红带货问题涉及多方利益主体,这意味着规范市场秩序、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需要多方合力,建立协同共治
机制。”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高度关注“网红”食品信息,梳理违法犯罪线索。要求电商第三方平台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并对“刷单”“假评论”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中消协律师团成员、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曙光认为,监管部门要多措并举,要求平台建立“网红带货”的资格审查机制及诚信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网红带货”黑名单,并严厉打击从事“数据”的主体。
“平台自身也要下大力气,严把质量关。比如对网红售出的商品应全程溯源;对于合作的网红与商家,要
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提高准入门槛。”淡焦成说。
11月14日,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谈及“直播带货”时说,“任何业态模式的运行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必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一道,推动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
而一些作为市场主体的电商平台,也已开始“查漏补缺”。比如,快手平台对于售卖过程实行全程监管,对于违规的商家和账号,实施商品下架、快手小店功能限制、账号封禁、保证金扣除等多种处罚。淘宝直播要求主播更专业,引导他们花更多的时间用于挑选、试用商品,保证消费者购物体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7日)
材料三:
《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对淘宝直播持续爆发的前景预测如下:
(摘自《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9年美食博主李子柒赚了1.6亿元,相比之下,六成以上A股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及她一人。
B.MCN的获利方式已由萌芽阶段的主要依靠粉丝打赏和广告收入向盈利的多元化、聚合化转变。
C.无论是顶级带货网红还是中尾部阵营中的网红,还是农村网红,其整体销售业绩都不容小觑。
D.2019年可谓是网红经济的元年,网红带货正在形成新的产业链,消费者也有了新的消费模式。
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内外部发展条件的成熟,如消费习惯的养成、内容的持续优化、技术的迭代将推动淘宝直播持续爆发。
B.直播受众持续扩大,用户直播消费增加,表明直播消费习惯正在养成,这利于未来淘宝直播持续爆发。
C.直播内容持续优化必将使明星、海外主播、PGC机构入淘,也使内容的制作更加精美,玩法更加多样。
D.5G时代到来,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技术迭代将为淘宝直播持续爆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6.从材料来看,网红经济火爆的原因有哪些?为规范网红带货行为,需哪几方合力共治?(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两个老骑士
马步升
见到宋德福老人时,我马上想起了堂吉﹒诃德。不过,堂吉先生是手执长矛与风车作战的,悲壮而滑
稽,宋老爷子却是抓起铁锨与风沙对抗的,没有滑稽,只有悲壮。他们都是骑士。滑稽的骑士也是骑士,悲壮的骑士则是骑士的本来风度。
这是古浪县海滩子镇上冰村,古浪绿洲处在沙漠最前沿的村庄,前面就是如大海一般浩渺的腾格里沙漠。乘车离开古浪县城,朝沙漠的方向走去时,和往年见到的情形大不相同。绿洲农田的庄稼已经收割了,空旷的田野却并不空旷,树木和各种沙生植物显得分外精神。今年的雨水多,大片大片气焰嚣张的沙漠老实了。沙漠是植物最厉害的杀手,风助沙势,沙助风狂,所过之处,摧枯拉朽,一切生命都要让位于死亡。同样,植物也是沙漠的死敌,而植物却是需要水的滋润的,水之于植物,如同战士手中的刀。沙漠中生长着梭梭、红柳、花棒、沙枣等等,这都是节水耐旱的植物,它们的阵容虽显得单薄,但也足可暂时绊住随风横行的沙漠的腿脚了。走完了绿洲,终于来到了抗沙前沿阵地上冰村。有上冰村,便有下冰村,两个村庄原来都属于冰草湾。冰草是一种草本植物,根系极为发达。人口繁衍,村庄扩张,只好一分为二。人在扩张时,沙漠在整装待发,人在为自己的些许成就得意洋洋时,沙漠趁势反攻,人不但把沙漠还给了沙漠,把绿洲也还给沙漠了。
冰草湾只剩下了名字,阻击沙漠的冰草已难觅踪影了。大风起兮,沙尘遮天蔽日,田园顿时黄沙漫漫,半截屋子沉没黄沙,一碗饭吃完,碗底落下半寸厚的沙粒。有些人携家带口,挥泪离开村庄,有些人四顾茫茫,徒唤奈何。但,也有人起而抗争。
宋德福老人就是一个。
在摧枯拉朽的沙漠面前,宋德福老人显得太孱弱,太渺小了。这是一场不公平,不对等的战争,战争还没有开始,战争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沙漠无语,但,沙漠就是这样认为的,它对横在面前的宋德福不屑一顾。宋德福无语,他揉一揉钻进眼里的沙子,抡起铁锨,在沙海的波峰浪尖上,剜出一个沙坑,栽上了一棵树。然后,他挺进大漠深处,一棵,两棵,成千上万棵,成百万棵。仿佛一根根针,将跑得飞快的沙漠牢牢地
钉在了大地上。
八年的时光,中国军民以简陋的武器,凭着一腔忠勇,一腔热血,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还是八年时光,宋德福老人仍然以简陋的劳动工具,凭着一腔忠勇,一腔热血,给万亩黄沙披上了绿装。外围是防风固沙的沙生植物,往里走,是果园。老人捧着猩红甘甜的大枣坏笑着说,我把亲戚朋友骗了一个遍,前多年骗,去年骗,今年照样骗,我骗他们帮我栽树,我没有钱雇工人,但,树不可不栽,沙不可不治。果子成熟了,我少卖一些,留下送给他们吃,他们高兴了,就帮我栽树,亲戚朋友的孩子来了,我给他们吃果子,哄高兴了,他们也帮我栽树。
万亩草木堵住了风口,逃离的人陆续回来了。凌厉的风照样可以透过防风林,可是,这是清风,是干净的风,饭碗里只有饭,没有沙粒了。诗人谢荣胜在这里挂职村支部第一书记,他给村里办起了阅览室。草木在这里扎了根,现代文明在这里扎了根。雨后不久,沙丘上的植物还带着露水,我爬上一个制高点,向腾格里沙漠深处极目远望,映入眼帘的是望不断的深秋季节黄绿相间的各种植物。
本来这里是被沙漠侵吞了的绿洲,现在又变成了绿洲,人们正在以骑士的姿态,从脚下的绿洲出发,挥舞绿洲向沙漠深处挺进。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悲壮的骑士则是骑士的本来风度”其实是对堂吉诃德式的滑稽骑士进行了否定,同时引出了下文对宋德福治沙的介绍。
B.第二段在描绘沙漠时,运用了比喻,如“大海一般浩渺”“气焰嚣张”;拟人,如“整装待发”“最厉害的杀手”,形象而生动。
C.“我把亲戚朋友骗了一个遍,前多年骗,去年骗……”骗亲友的举动写出了宋德福治沙的艰难和无奈,也暗示亲友不理解其治沙行为。
D.从宋德福老人治沙的行动来看,文中“骑士风度”的含义应是“悲壮”:既指个人面对强大自然的渺小,更指人类改变自然的坚定执着。
8.结合文本,从手法运用和遣词用语两个角度赏析文章的第五段(6分)
9.文章的结尾部分写到诗人谢荣胜在这里挂职和我远望腾格里沙漠两件事,看似与宋德福治沙无关,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两件事在文中的作用。(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
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窋zhú:动物在穴中将要出来。乃者:往日,上次。顜(jing):明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B.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C.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D.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泛指岁月。文中指人的年岁。
B.洗沐,沐浴之意,借指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休,唐宋时延为十日一休。
C.免冠,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后来也表示敬意。文中是用以表示敬意。
D.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理政务。后多以颂扬帝王无为而治,如垂拱而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参不计私怨,一心为公。他与萧何起初交好,后生嫌隙,但他没有因此废除萧何的政令,而是继续施行,成就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B.曹参善于用人,为将有功。担任丞相时,他从各郡国挑选质朴而不善文辞的人,不任用一味求名之人;他曾和韩信共同作战,功过韩信。
C.曹参审时度势,富有智慧。曹参即使醉酒也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在惠帝质问他庸政懒政之时,他从容应对,解释合理,打消皇帝疑虑。
D.曹参清静无为,百姓得安。别人有细小过失,曹参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安宁;百姓遭受秦王苛政后,他沿用休养生息之策,天下称颂。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当代诗歌(1)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5分)
(2)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幽兰操
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注】《幽兰操》又名《猗兰操》,最早相传是孔子所作:“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韩愈亦仿而作之。本诗写于作者因劝谏阻止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之后。觏(gòu):遇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全诗以兰起兴,寄托情怀。兰花生于幽境,默默无闻,一旦开花,幽香满谷。这样的兰花与作者性情心志颇有相似之处。
B.“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写出了自己行走四方,积时累年,却事不遇知,行不得安的人生境遇。
C.孔子借兰草比喻“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的境遇,韩愈则三“伤”兰草的孤芳自赏,比孔子思想消极。
D.本诗具有音律美:四句换韵,音韵流畅。具有情思美:寓意深远,耐人寻味。今读起来仍可感其审美意蕴。
15.诗中借助兰草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对那些为了孩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的人,做出的深刻评价是:“,”。(2)杜甫此生颠沛失意,经常陷入病痛孤独的境遇,《登高》中对此中境况有过直接的描述,这两句是:“,”。
(3)《离骚》中,面对看不到希望的肮脏环境,世俗把“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作为尺度,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