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歌
2023.02
1.中国受众的成长背景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受众内心的文化认同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根本原因
对受众而言,文化的浸润在其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浸润是潜移默化的,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双方甚至有时没有意识到交谈内容中文化的存在。有些人类学家坚持认为,文化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意义相似的语词。
文化是通过若干代个人和体的努力而长期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信仰(包括宗教)、价值观、处世哲学、赋义方法、社会结构、时空观念、社会角、宇宙观、世界观、物质财富及其占有表现形式,乃
至思维方式、思维定式等。总之,“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诗词大会》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中华经典文化其实深深地渗透在了人们的生活中,从小耳濡目染的诗词,可能随时间逐渐淡忘,但诗词之中蕴含的哲理,如家国情怀、孝顺父母、奋发拼搏等,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这些文化基因需要一些特定的信号和媒介去唤醒。《中国诗词大会》努力探寻人们生活中与诗词的关联,将隐藏在人们记忆中的东西再次唤醒,让它们焕发生机。
对于受众个体而言,文化当然是后天习得的。但文化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中,我们对很多传统文化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文化的这种顽固性,深深地影响着受众个体的心理。
正如贯穿第六季的宣传核心“人生自有诗意”一
样,《中国诗词大会》告诉我们,诗词并不止存在于课本中。正如陶渊明所讲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真正的诗意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粥一饭、一草一木之中。独臂少年彭超背诗千首,诠释了自强不息的诗意精神;外卖小哥在送外卖的路上吟诵诗篇,让自己平凡的生活平添诗意。诗词并不是只有文人墨客才能分享,每一个人都生长在这个诗意的文化环境中,都有被激起共鸣的可能。一档传统文化节目如果能够切中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软肋”,使受众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么它一定是成功的。
2.怀旧与创新并重,用创新的手段使传统文化迸发新的生机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关键
求新与怀旧看似矛盾,实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求新是“向前看”,具有“不确定性之美”;怀旧是“向后看”,具有“曾经拥有之美”。文化的本质是怀旧和创新。冯·雷斯托夫效应指出:“如果一系列刺激项目中的某一项有特别之处被‘隔开’,它就比不被隔开容易记住”。“人们倾向于记住那些与众不同的别具一格的事物、人、地点等”。因此“新意”显得格外重要。《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个传媒产品,如果没有新意,就无法吸引受众,更谈不上复兴中国诗词文化。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里的新,既指内容新颖,又指手段形式新奇。
在《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前,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媒产品主要有书籍、报纸、文创产品、纪录片和电影。而这些产品几乎清一是作者单方向的产出,或文字、或图像,都是已经完成的作品。拿同为电视节目的《百家讲坛》为例,请高校的专家学者,针对某一话题进行讲述,制作团队根据其所讲的内容去拍摄一些素材,它的核心是单方面的口头讲授,形式较为单一。而《中国诗词大会》引入了比赛机制,有嘉宾与选手的互
《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原因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邢哲睿
【摘
要】《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以诗词为基础、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文化艺
术类节目。自播出以来,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艺术化的节目形式、新颖的赛制成功地将国学类节目推入大众视野,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本文从传媒角度分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与当代价值,并探讨国学类节目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类节目
27
2023.02
动,有选手之间的对决。该节目组创造性地采用“以一敌百”和“击败体”的内循环竞赛机制,每场比赛以五名挑战者分别对抗百人选手团的模式进行。在一轮一轮的竞争中,悬念和未知性随之增多,更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是之前几乎从未有过的节目形式。
除了赛制新颖,节目组在增强节目观赏性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一个节目可以不止囿于一个演播室之中,可以走出去,走到诗词所描绘的大山大河之中。例如“身临其境”题
目中,嘉宾老师在录播前随摄制组走访诗词中描绘过的胜地——庐山、泰山、黄鹤楼……在这些诗词的诞生地点录制出题视频,在现场播放。同时,节目组还创新性地实施联动,深入各个场景,与文学泰斗、边防战士甚至是宇航员连线,在线上直播为选手出题。这些形式打破了传统文化比赛类节目的时空局限,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人们或许厌倦了几千年来只存在于书本上的枯燥的单一媒介,但并没有否认其精神价值,所以创新至关重要,冷知识在热背景下得以复活。《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地推动了诗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3.《中国诗词大会》从各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媒介需要
根据罗克希和德福勒的传媒依赖论,“一个人越依赖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扮演的角就越重要,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就越大”。首先媒体在“自我理解”的层次上给人们提供了关于自身的信息,并获得跟他人解释的同一性;其次人们在各种行动上可能需要媒体帮助定向;最后媒体给人们提供了游玩的机会和情境。也就是说,一个传媒是否能抓住受众,要看它能否给受众带来信息和价值,让受众体会到获得感。
其一,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能使观众增长知识。《中国诗词大会》有“诗词”和“大会”两个关键词,以无固定、有悬念的诗歌知识为内容,以“考试、竞赛”的模式展现其过程。当选手作答结束后,每位嘉宾
会就题目背后的故事进行解析,从“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陆游,讲到“看万山红遍”的,实现了知识的传递。
其二,观众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可以获得娱乐消遣。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形式,《中国诗词大会》将综艺的赛制、网络热词、音乐与诗词文化结合起来,寓教于乐。CSM 数据显示,“节目电视端观众规模达1.89亿人,多期收视份额超过3%,收视率位列同时段专题节目第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得以展示诗词才华、传递文化力量,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根脉。另外其播
出时间定在了春节档,正是人们休闲时间丰富的时候,很多人选择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来获得消遣。
4.发掘人物故事,与诗词相得益彰,提高受众黏性媒介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信息内容、公众注意力聚集、信息需求广告需求。《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文化为信息内容,而它连办八季收视率逐年增加的秘诀就是以丰富的人物故事,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
节目主持人董卿文化底蕴深厚,随便拿出她某一场的开场白都尽显诗意:“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林、秋雨、明月、清泉,还有那洗衣的女子,这一些看似平常的景象,在王维笔下,多了一份远离喧嚣洗去尘埃的意境。而诗人在文字背后寄情山水心志高洁的品性,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一份启示,当下又该如何诗意地生活。”
参赛选手最小的6岁,最年长的72岁,职业覆盖社会百行百业,有16岁夺冠的高中生才女武亦姝,还有连续参加四季最终夺冠的诗刊编辑彭敏。这些人以深厚的诗词储备“吸粉”无数,为公众呈现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变相地形成了“名人效应”。已经成名的选手再返场去激励和指导更多人参赛、靠自己的流量吸引更多人来观赛。
仅靠名人当然无法连续吸引受众,更重要的是从观众身边挖掘故事。保安、快递小哥、理科博士,一个个从普通大众中走出去的诗词达人,让观众意识到了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位选手,诗意也一直在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进而越来越关注节目,成为稳定的受众。
二、《中国诗词大会》的当代价值
1.《中国诗词大会》推动了中国诗词文化的复兴热潮,诠释了传播对传承文化的意义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种媒介节目,发挥出媒介传播的作用,起到为大众传递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从“知道诗词”向“热爱诗词”转变。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大,据统计,节目在青少年体中的收视率上涨24%,忠实度上涨46%。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答案是:应当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播中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的原因就是没有走进公众视野。能被大众记住,是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先决条件,媒介传播在其中的作用无法
被替代。《中国诗词大会》寓教于乐,将诗词文化带到大众视野中。节目播出后,各地都掀起了诗词热,也带动了汉服和国风音乐热潮。沉寂多年的诗词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中国诗词大会》功不可没。
2.《中国诗词大会》为其他传统文化类节目提供了
28
2023.02
范本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里的三重境界,对应的是三种受众,也是节目要做到的三个阶段。
第一种境界,强调要有所得,想成为大学问者、大文学家,最开始都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借鉴是吸收经验的过程,是研究和创作的起点。若想给大众传播精彩的诗词文化,必先对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有一个宏观的把控。首先要明确这个节目要讲什么,讲给谁。真正好的文化节目要做到雅俗共赏,因此节目定位很重要。节目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及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就必须兼顾文化层次较低的体。结合已有的节目制作经验,如《百家讲坛》一类的电视节目,再结合综艺的赛制和舞台效果,最终打造出一个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第二种境界,强调要有所思,要精益求精地打磨,努力追求完美。《中国诗词大会》为其他节目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作“精益求精”。幕后的出题人李定广教授常常查阅古籍,出题到凌晨两三点。身为主持人的董卿同样为策划、写稿忙到深夜。节目组确保每一道题目的每一个字都没有任何问题,每一个讲的故事都有据可考。为传统文化代言,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必须过硬,幕后功夫绝对不能省。相比其他一些节目不精雕细琢、对野史不加分辨直接采用的行为,《中国诗词大会》可谓是行业之标杆。此外,标新立异的节目形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诗词大会开创的赛制先河、精美绝伦的舞台设计,对日后的节目也有很大启发。更重要的是,《中国诗词大会》并没有原地踏步,每一季观众都可以看到更新颖的东西。如“组合飞花令”“身临其境”题的出现,还有识图题的创新:康震老师现场作画,选手在作画的过程中抢答,令观众看了后赞不绝口。
第三种境界,强调返璞归真的自然,大道至简。文化节目切忌故弄玄虚。“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在探
求如何能将诗词文化发扬光大时,终于发现,秘诀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让每一个身边的人都有诗意、都对诗词有了解,就是真正的传承。《中国诗词大会》所讲的内容雅俗共赏,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听懂,都能理解其中的诗意。而它的思想文化内核其实是非常有深度的。将海纳百川、浩如星汉的诗词文化通过一道道题目、一个个故事给观众讲出来,让全民参与到诗词热中,才是其传播的“大道”。这一点是现在其他传统文化类传媒产
品所欠缺的,很多节目浅俗、没有深度、故弄玄虚,难以深入人心,需要向《中国诗词大会》学习。
3.改变了媒介消费市场结构,提高了人们对同类产品的注意力
媒介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体,是共性或同质性、个性或异质性纠缠在一起的体。在各种市场细分的变量中,最主要的因素为地理变量、人口统计变量、心理变量和行为变量。
《中国诗词大会》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大门,媒介市场上从此有了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标杆。后续播出的《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同类节目也很受大众欢迎。“国学”“文化”已经成了各大视频平台上的固定标签,《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地为后续的传媒产品打开了市场。
三、不足及未来发展建议
1.平台单一,应该融合新媒体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中国诗词大会》归根结底是一档电视节目,电视节
目在当下互联网新媒体大火的形势下影响力终究是在减弱的。采取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方式,创新媒介传播手段势在必行。《中国诗词大会》也可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意IP、文创产品,让实体产品打入市场,形成独有符号,在民间广泛传播。
2.赛制形式发掘将尽,需要转型升级
《中国诗词大会》主打的“诗词故事”“背诗竞赛”等风格体系经过八季的播出已现颓势。《中国诗词大会》不应只是一个考验背诗记忆力的比赛,随着节目组挖掘出的故事渐渐被讲完,其背诗的本质愈发凸显。可尝试利用自己的流量、专业的资源、黏性强的受众,为诗词写作节目开辟先河,复兴诗词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诗词大会》是近年来最好的传统文化类传媒产品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核、极具艺术魅力的形式,大大提高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创造了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为经典文化这一类别打开了媒介消费市场,是传媒界极具典型性的传播范例。虽然已经足够成功,但仍存在核心内容发掘将尽、传播手段单一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需要在未来进一步转型升级,将内容、创意、传播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作者学校: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适.胡适文存三集[M].黄山书社,1996.
2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