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
【摘 要】杜甫是七言律诗的集大成者,唐七律在他那里得到了空前发展,本文先从七言诗的发展谈起,接着对杜甫对七言诗在题材内容的拓展,形式结构的发展和表达技巧上的特殊做了浅略的探析。
【关键词】杜甫;七律;语言技巧;表现手法;联章诗
一、从七言诗的发展谈起
在《诗经》中出现七个字的诗句,汉代的民间谚谣,铜镜铭文都有七言的句子,汉代民间谚谣对七言诗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一篇成熟完整的七言诗应是曹丕的《燕歌行》,鲍照写作《拟行路难》十八首,在诗歌内容,平仄和结构上都有所拓展,使七言诗开始发展。南梁简文帝,周朝庾信,陈代江总和隋代的陈子良,都有七言诗的创作,使得七言诗已经初步具有了七言律诗的形状,七言诗飞速发展是到了初唐时期,七言歌行大力写作,在这方面初唐四杰功不可没,在七言歌行发展的基础之上,七律的体制渐渐完备,初唐诗人中的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人都尝试写过一些七律,除了平仄等不完全协调之外,用韵上已经合
律,这是唐代七律发展的开始阶段。进入盛唐之后,七律的写作增多,在题材上有了较大的拓展,由先前的奉和应招酬答延伸到抒怀言志,送别赠友,登临怀古,田园山水和边塞战争等,在诗歌的意境、声律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具有了盛唐的大气华美之风,这个时期的主要诗人都有七律的创作,并且都具备自己特有的风格,或清新自然,或雄浑大气,声情并茂,与盛唐之风是相一致的。到杜甫大力创作七律之后,七律才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分析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是了解七言律诗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二、灵活多样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陈子良除了在思想内容,意向境界上杜甫对七律有着全面的创造外,具体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也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杜甫善于在格律之中求变化,呈现出了灵活多样的艺术特。杜甫七律的句式多样,如应用散文句式、词序颠倒和重复等方面。律诗对语言的要求是极高的,但是杜甫的七律中却有一些散文句式,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诗中桃花轻轻点点的追逐着杨花飘落,黄鸟不时地同白鸟一起飞翔,显得纷繁却又十分清新,有自然之美。杜甫还善于运用叠字,在七律中运用叠字次数之多,表达又
如此之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如“寒衣处处催刀尺”(《秋兴八首》其一)这是单句的叠字,又如“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是联句的叠字,这些叠字基本上都是日常的口语,亲切上口,气氛渲染的恰到好处,能使人感受到作者细腻又深切的体悟。除了使用叠字还有词序的颠倒也是常见的,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其八)只为了强调“香稻”和“鹦鹉”。另外如《堂成》诗中,“缘江路熟”“笼烟和竹”等词语的倒转,使得这首看似平常的小诗变得不平常起来,使用语词的倒装就避免了诗歌的平板浅露,使得诗歌意象错综倒置,具有奇特的效果。此外还有交互句法,如“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秋兴八首》其六)综上所说,杜甫是不为绳墨规矩所束缚而具有不倦的创新精神,努力探索并完善了律诗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水平,杜甫这些变幻多姿的七律句法,大大的增强了七律的艺术表现力,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典范之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