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点成线 织线为面
平面构成中有三个抽象形象:点、线、面,如果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点积成线,线织成面。或者使画面产生节奏、运动、进深、整齐等效果,也可以产生重复、近似、渐变等变化,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不同感受。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如果,我们将上述的点、线、面体系引入到作文教学中,那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事物的直观感知可视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彩片段,将这无数的在大脑中进行筛选、构思、润、升华的过程则是线的构成。点、线的交织纵横就是,即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的文字性综合表述。如此看来,作文教学要着重处理的就是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全面的积点,巧妙的织线,就能构成一张美丽的
1.积点六法
1.1 教材范文——重要的写点。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不错,语文教材只是我们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桥梁和凭借,它虽然是个例子,但却都是文质兼美堪称典范的文
章。他们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典范性的时代感。这当中自然隐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主要表现在范文内容和范文写法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将范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挂钩,在对范文做精辟的分析之后,稍加提示,其材料其思路就成为写作教学的重要资源。另外,范文中的俗语、诗词、精美片段等可直接运用到作文中,教材所选的散文、诗歌、小说、剧本样样俱全,为学生写作各式体裁的作文提供了蓝本。
1.2 走进自然——独特的写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惜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它能自然停留在学生的头脑中,而需要表象的积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让他们在更大范围的实践中,学会全方位的接受信息并养成认真思考的品质和习惯。解放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充分体验,利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感触。把所听到的、看到的、感悟到的及时写下来,从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