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文化自信:
2.语言运用:
能根据课文描绘的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3.思维能力:
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4.审美创造: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是如何通过关键语句表达情感的,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首古诗词构成,前两首分别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及杨万里的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选自《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共有六十首,全诗都是写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诗句浅近通俗,却意境悠远。《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整首诗给人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曲调、句数和字数,“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整首词清新质朴,浅显易懂。
本课既有诗又有词,词是首次作为精读课文来学习。为了更好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主读诗,继而抓住诗中不同景物的特征展开联想,体会乡村生活的情趣。
教学目标:
1.会认“杂、篱”等6个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主识字,会读“杂、篱”两个字,会写“杂、稀、蜻、蜓、蝶”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导入
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眼前的这些美丽的乡村图景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呢?是啊,独特的风景常常让我们的心头为之一震。你们知道吗?纯朴的乡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是一幅和谐的画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感受一下诗词中的田园风光吧。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板书诗题。
(设计意图:由单元主题导入课文,谈话切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二、理解诗题,走近作者
(一)请同学来读诗题。教师相机指导“兴”的正确读音,强调应该读第四声。
(二)教师指导理解词语意思。
四时:四季;田园:田家乡村;杂兴:随性而写的诗。
(三)教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
(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其中的第二十五首。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简介作者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家”。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三、初读古诗,指导写字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听范读,注意古诗停顿节奏。
2.学生活动:小组比赛齐读古诗,注意读好句子,读好诗歌朗读节奏。
(二)指导书写生字。
杨万里的诗有哪些 “蜻、蜓、稀、蝶”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