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唐代著名诗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并被誉为中国诗史上的绝世佳作。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北固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和对名利的憧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欣赏和研究这首诗,本文将结合教材内容和自身教学实践,设计一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掌握唐诗特定的艺术形式,领会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品味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3.通过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在情感、思想等方面得到启迪和提高,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4.通过讲述辛弃疾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唐代诗歌与辛弃疾的作品在其中所处的地位。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详细解读诗歌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领悟唐诗优美的音韵与句式;
(3)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教学难点
(1)理解唐代社会历史的背景,了解唐诗创作的文化和艺术特点;
(2)熟练掌握唐诗中的文学技巧和语言表现手法;
(3)体验和把握唐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唐代名士辛弃疾的生平和作品介绍(10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作品,让学生了解他作为名士的文化背景和唐代文学的特点。
2.整体阅读与理解(20分钟)
背影教学设计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生自主朗读,同时老师进行语音模仿指导,并分别解读每句的意思和形式,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结构。
3.诗歌形式的分析(15分钟)
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歌形式,包括诗歌的音韵、韵律、篇幅、结构等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唐诗的独特艺术形式和语言特点。
4.意境解读(25分钟)
解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分析其对祖国、人民、时代的关注和思考,引导学生领悟其作品所表达的审美价值和深刻内涵。
5.个人感悟与自由发挥(15分钟)
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和领悟后,个人发表对诗歌的感悟和思考,对于学生所提出的不同看法和理解,让其他同学自由发挥,以多元化的态度和思路来审视一首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策略
1.多媒体辅助策略
通过多媒体形式的讲解和展示,帮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
2.问题引导策略
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
3.情感教学策略
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在情感和思想方面得到启迪和提高,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文学
品位。
五、教学评价方式
1.教师评价:对学生在阅读、分析、掌握唐诗技巧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
2.自我评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个人发言和书面表述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
3.同伴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和建议,共同促进学习的进步。
六、教学反思
通过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我认为这堂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方式是比较合理和有效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很多学生对于唐代文化和唐诗的鉴赏是比较薄弱的,在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方面缺乏系统的知识点。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加强对唐代文学和文化的介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了一堂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提
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唐代文学的认知水平。通过多媒体辅助策略、问题引导策略和情感教学策略的运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独立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同时通过个人评价、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本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比较合理和有效,但也要注意学生的现实认知水平和针对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