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荷塘月》。文连读课程教学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研究两篇写景抒情散文的佳作《故都的秋》和《荷塘月》。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感受自然美和作者的人生思考,研究写景手法并写作写景抒情散文。重点是比较阅读,提高审美能力。
我们将采用整体感知、朗读品味、比较鉴赏和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本节课共计三个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我们将进行朗读和整体感知活动。我们要求学生读准正音、读出感情,并出两篇文章的文眼和脉络,初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故都的秋》,我们将讨论作品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对于《荷塘月》,我们将探讨哪些段落描写了荷塘和月。
在活动二中,我们将进行自主合作师生交流。以《荷塘月》为例,我们将分析文眼和脉络,以及作者的渴求宁静和自由的心理状态。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感受到写景抒情散文的自然美和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同时也能够学会赏析并写作写景抒情散文。
在碧绿的天空下,秋晨的光影中,作者沉醉于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光缕和观赏牵牛花的蓝朵中。这流露出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虽在“皇城人海”之中,但独居于“一椽破屋”,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然而,这隐逸之中难免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虽“赏”到“十分的秋意”,但只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
落蕊像花又不是花,早晨起来,会铺满地面。脚踏上去,没有声音和气味,只能感受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种清静让人感到悲凉。虽然别人写秋时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但郁达夫笔下的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
北平处处可见秋蝉,时时可听残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虽然他们的眉目已被忽略,但他们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和“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
难品出一份“闲适”和潇洒的气息。
天空阴沉,秋风伴着秋雨落下,街道静谧,描绘了北国秋雨的特点:奇、有味、像样。秋风过后,云彩消散,天空晴朗明朗,来去匆匆。
我们可以改写第一句,“啊,天终于凉了!”来表达作者期盼秋凉的情感,与原句的惆怅惋惜之情不同。
秋日胜果”代表着丰收和喜悦,然而淡绿微黄的颜却典型地展示了秋的衰败。在“秋日胜果图”中,作者透露出了悲凉的心境。
这段文字描述了院子里的果树,去年采摘时,龙儿站在树下,我摘下一颗枣子丢进他的大衣口袋,引起了他的哄笑声。现在,我已经离开了北京和龙儿,孤独一人。在这个时刻,最令人害怕的是听到树上枣子滴答落下的声音。
在第四段中,作者描写了月下荷塘的美景,包括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写出了荷叶和荷花的动态美和神韵,激发读者的想象。
本段描写荷塘上的月,难度较大。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描写叶、花、树等物体,表现出月朦胧飘渺的特点。动词的运用也非常传神,如“泻”“浮”“洗”“画”等,生动地描绘出了月光的形象。其中,“泻”这个词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可以尝试替换为“流”,但“泻”更能传达出月光的流动感。
本文是一篇关于描写月下荷塘景的文章,通过运用动词、叠字叠词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荷塘、树木、荷花等景物的特点和美感。
在第一段中,作者用“浮”来形容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的场景,描绘出荷花的缥缈轻柔的姿容。在第二段中,作者用“洗”来形容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的状态,展现出一种奶白而又鲜艳欲滴的美感。在第三段中,作者用“画”来形容人为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背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