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教学设计
设计一:孔祥坤设计二:唐忠义
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散文阅读,特别是散文细读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①用类似说话又比说话做作一点的“腔”,不要音乐化也不要表演,自己读给自己“听”。②“要分辨语气的轻重,要使声调有缓急,合于原文的意思的发展的节奏。注意文本的意思,不要被声音掩盖了,滑过去。”(朱自清语)
2.从关键句入手初步体察课文
①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念一念,说一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圈出文中行文线索的句子。
③文章第二段末尾说“今晚却很好”,联系第三段和自身经历,你能跟作者到精神契合点吗?
④文章写的是荷塘月,为什么要在最后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里的句子?
二、鉴别情景交融的类型,赏析意境
1.小组研讨
①读第四自然段,细心体会作者的写景手法及意境表现方式。
②用绘画和自己的语言,试着描摹“月下荷塘图”。
③本文的情和景的关系是?
A.因情生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B.借景抒情,以景寓情,情景交融
2.小组交流
三、反复揣摩语言形式,赏析意境
分小组,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学习(提示:可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如通感、博喻、叠词等),最后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
材料提供(每小组一份):
1.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
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的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明喻、暗喻、借喻等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3.叠词的作用: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②起强调作用。
4.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
5.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特别工细。朱自清不像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的景象笼统写出来,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把这个荷塘与月本来是水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月下的荷塘,一部分是
荷塘上的月。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而以月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的种种变化,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这种描写,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不仅如此,朱自清在表现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做了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杨昌江《工笔画,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四、主旨探究
补充《荷塘月》的相关资料(每小组印发一份),小组再读课文,讨论:如何理解课文中的“自由”?是政治的自由还是伦理的自由?
教师引导: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理解散文的价值观念基本是一元的———社会功利的
价值,即这样的理解模式———时代是苦闷的→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绝对苦闷→他写出的每一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由此得出的结论,其偏离于作品描写的实际,就几乎是难于避免的。这种阅读观念影响了几代人,现在也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所以,我们需要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不受某些既定观念的影响,这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审美体验。
所谓政治的自由,即社会的、普遍的、共性的自由;伦理的自由则是个人的、特殊的、个性的自由。
下面是我给大家提供的资料,每小组一份,请大家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1.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笼罩中国大地,这时,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来革命,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于是,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
2.介绍朱自清于1920—1922年间,生活困窘,与父亲、继母之间的矛盾等相关材料。(略)
3.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4.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5.《荷塘月》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程翔《〈荷塘月〉的主题思想》)
6.无可讳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党政府的。
在“七七”前夕,“一二·九”运动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记云:“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王瑶《念朱自清先生》)
五、课后阅读建议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一中)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的语言美、情韵美、意境美。
2.鉴赏本文写景状物的艺术手法,触摸作者独特的心灵世界。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一段“凤凰传奇”组合传唱的流行金曲(《荷塘月》)的旋律。(请同学猜猜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还可请喜欢这首歌曲的同学谈谈此歌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无论此歌流行的原因是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在有意无意之间借助了一篇脍炙人口的现代同名散文来为自己张本扬名,那就是我们早已熟知的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
二、朗读指导
1.集体诵读全文,初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正音:煤屑(xiè)路幽僻(pì)踱(duó)着霎(shà)时脉(mò)脉峭楞楞(lènɡ)嬉(xī)游……
2.在朗读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师生交流)
①读准字音,把握情感基调,读出文中的情味。(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直抒胸臆,引领全篇,顺势而下,字里行间交织着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愁。)
②处理好抒情句或写景状物的长句在音节轻重、语速快慢及语气强弱等方面的变化。(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可谓传情婉曲,跌宕有致。)
3.学生散读,感受文中自认为写得最美的句段,并请学生代表朗读。(学生散谈,片段朗读。例如:直接描写“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的第4、5两段,写景状物,精雕细琢,美不胜收。)
4.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朗读,让学生沉浸于声情并茂的朗读,进一步体会文中的语言美、情韵美和意境美。
三、品读指导
1.通过朗读、听读,体会到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师生共同讨论并概括)
①多用叠词,富有音乐性。(口头举例说明,如迷迷糊糊、蓊蓊郁郁、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缕缕、脉脉、静静、薄薄、淡淡、重重、隐隐约约等。)
②多用修辞手法,语言清新优美,富有抒情性。(口头举例说明,如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抒情性句子的运用等。)
2.本文在叙述、写景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请出全文直接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追寻作者的行踪与情感线索,完成下表,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其中括号中的内容可要求学生当堂完形):
行踪 | 反映情感变化的抒情性句子 | 情感归结 |
家中乘凉 | 心理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 思静 |
(走向荷塘) | 今晚却很好……(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好了) | (求静) |
来到荷塘 |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 得静 背影教学设计 |
(离开荷塘) |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出静) |
回到家中 | 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 ? |
3.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试初步推断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作者“出静”之后的心境究竟如何,暂此存疑。(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有关背景材料,进一步引发思考。)
①联系写作时间和地点——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时期的社会现实环境。)
②联系作者生平经历——一个富有社会良知、一心追求进步向往自由生活的知识分子,一个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狷者”。(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对朱自清的赞美。)
讨论不求统一答案,试以下面两副对联来归结:
家忧国患何时尽,荷风月朗且自清!
天下炮声家中歌声声声乱耳;忧心国事烦心家事事事关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现代散文按照表达方式可大致分成抒情性散文(写景状物)、叙事性散文(记事写人)和议论性散文(评说事理)等。本文无疑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典范。作者满怀“不静”的心绪,为求暂得“宁静”,着意淡化生活背景,融情自然美景,使本文达到了如古人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进一步赏析本文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
二、赏读
1.根据初步的朗读和品读,你认为本文以“荷塘月”为题有何用意?师生散谈后,教师归纳如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