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创作里的民俗文化“透视”
141279030 孙梦林工程管理学院
摘要:
从历史角度看,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民俗文化在整个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相较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它一直生存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边缘地带,表现无所为而为的状态,像河滩之卵石,但民俗文化所标识的价值、经验在具体行动过程中流露出了当时正统文化的侧影,而鲁迅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精神正得益于古老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对鲁迅来说,近代社会的民间既是一个可改造的文化主体又是乡土情结的聚集之地,显现它的主观性、情感性。鲁迅文学世界所传达出来的民俗理念是一个感性的存在体,隐含着鲁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性、民族心理的多重透视,是多重视角的整合体。而在鲁迅文学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乡土文学,正是继承了这一精髓。
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民俗观
阅读鲁迅的作品,不难发现,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思考虽缺乏专业、明晰、严整的理论体系,但在其作品中许多看似破碎、零散、感性文字描摹中,却可以洞察出超越当时历史的独特与深刻。鲁迅的思想确实像他的弟子冯雪峰所言,有着较为明显的“逻辑上的不完整”,比较零碎、分散,但由于其涉略到了现实和人生的许多基本且重要的问题,而且于具体问题的论述,又往往能独出心机,别有洞见。
对鲁迅的评价
勿庸讳言,从严格的专业眼光看,鲁迅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民俗学家,但由于鲁迅思想境界之深,加之鲁迅作为文学家在思想表达上的抽丝拨茧,因此虽然是文学表达上的旁观和客串,但在其中关于民俗文化认知的问题上,反而可以看见鲁迅的许多令人深刻印象且极富启示意义的思考。鲁迅常以“旧的经验和习惯”指称民俗,但这种指称更多源自于他对民俗文化和封建传统文化之间一体化关系的勘正,而在更为基本的意义上,他之所以会对民俗文化深入刨析如此,并将其用之于自己的文化和社会批评,即在于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他发现民俗作为规范民众个体日常行为的文化,它绝非许多人所以为然的一种过去的知识性的存在,相反,它其实更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是一种当下正在随时随地生动展开着的人们的现实生活。通过他的写作,鲁迅首先向人们揭示了民俗文化在信存一层面所具有的社会集体属性,揭示了它借助于体成员普遍的道从而往往先在地成为一个人存在的文化环境的具体社会功能。譬如对“寡妇”的禁忌,有身份的人如鲁四老爷、四婶等自然是忌讳很深的,所以即使祥林嫂捐了门槛,他们依然不许她摆放祭祖的供品和器具没有身份的人如柳妈甚至祥林嫂本人,对于寡妇的不洁、不吉祥又何尝能够超越他们的环境。祥林嫂再婚时的寻死觅活,表面看起来很像勇敢的反抗,但究其根本,反抗的背后却是更为虔诚的遵循和不得不违反禁令的恐惧。没有人明确主张,但禁忌这种空气一样“视之无形,`搏而不得”的存在属性,使鲁镇上的人们因此在面对祥林嫂时,没有不心存疑虑的。
民俗文化对鲁迅写作的影响
通过对民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表现的仔细观察与缜密的思考,鲁迅意识到了由于民众主体的缺乏自觉,因此在封建统治者长期的思想禁锢和控制之下,民俗文化和封建正统文化同流合污的一体化属性,缘此之故,很多情况下,他便将民俗文化归结到传统文化之中,并因其与主流传统文化相比较,对于民众精神更为紧密、隐蔽和巧妙的控制属性,所以给其以异乎寻常的批判。但是内容是内容,鲁迅关于民俗文化的论述,虽然远远没有达到系统、精致的理论建构要求,但是由于他的认知总是以他的创作经验的支持为基础,又在总体上切实地推动和促进了他的写作实践,所以,和一般的民俗文化学者的理论相比较,它们因此又具有了极为难得的理论的鲜活属性。真实的情况也许的确如他的弟子冯雪峰所言,鲁迅并不是“要创造一个思想系统或一个主义”,“在他那里,一切新的和好的思想,一切真理,不是要拿来砌造自己的学说,而是要用真理之光,来照彻现实和前进的道路,要把一切新的和好的思想用到现实的战斗上去。
乡土文学——鲁迅民俗观的射影鲁迅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现象,他所创作的白话小说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彻底的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对国民劣根性的解剖,和对劳苦大众的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是鲁迅乡土文学最为令人深刻的三个方面:
反封建精神
首先,彻底的反封建思想贯穿鲁迅全部小说,也包括他的每一篇乡土小说。他的每一篇乡土小说几乎
都是对封建主义的血泪控诉,从而形成了他小说强烈的批判彩。从五四运动一开始,鲁迅就顺时代承担起反封建思想和改造国民性的重任,创作了《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 正传》、《祝福》、《离婚》七篇乡土小说,这是他的首批乡土小说,展示了犀利的文化批判精神。《孔乙己》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坑害;《祝福》则揭露了传统道德规范对人的压抑、扭曲和扼杀。《故乡》中闰土的一声“老爷”让人想起封建等级制度是何等的森严!鲁迅的这些反封建的思想犹如一把把匕首和投直指向万恶的封建社会。
国民劣根性的解剖
鲁迅提出了“立人”的主张,而“立人”的精神实质即为摒弃国民劣根性。鲁迅终其一生,选择了“改造国民精神”的“立人”主张。他面对的是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广大的具有愚昧落后等劣根性的国民。鲁迅的乡土小说对造成国民劣根性的愚昧落后的原因给予深刻揭露:《孔乙己》点出了封建科举制度如何扭曲一个人的性格;《药》通过茶馆主任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道出了古老旧中国国人的愚昧;《祝福》则揭露了传统道德对人的压抑、扭曲和扼杀。《阿Q 正传》代表了中华民族劣根的象征,成了中华民族国民的人心史。鲁迅一方面让人们看到阿Q 这个弱者处处受压迫和奴役,他的命运是值
得同情的;另一方面,鲁迅更多的关注着阿Q 的灵魂,他的灵魂是可鄙的,面目是可憎的。他自己被人欺负,却乐于欺负比自己更弱者;他也积极革命,但目的却是为了杀掉王胡,小  D 和未庄的,
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搬进土谷寺……然而最能揭示国民劣根性的是阿Q 的精神胜利法,他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这是精神胜利法的核心。只记得祖先的荣耀,即使连姓名也被剥夺了,也认为“我的老子比你强多了;虽然被人打,但是仅用“儿子打老子”就足以让他消尽现在的困窘。这里,鲁迅画出了国人的灵魂,并尖锐地对国民劣根性的弱点给予鞭挞。
同情下层人民
鲁迅是我国文化革命的先驱,这样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弃医从文,一直在探索国民性的问题,“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他的乡土小说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人们的挣扎与不幸,塑造了阿Q、闰土等鲜明而典型的人物形象,描述他们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对阿Q 等小人物的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和关怀。象闰土这样勤俭的人,全家人都劳动却还是不够吃,他老实木讷,在现实面前,还是弯腰曲背,恪守着老规矩;祥林嫂,一个安分守己的女人,只想着老老实实做工,本本分分做人,却也逃不过祝福之夜凄惨死去的命运;阿Q 受尽凌辱,却不用实际的斗争取得尊严,而在虚幻的精神胜利法中打发日子……如此等等,最终逃不过悲剧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