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过客》人物形象探微
作者:尹玲玲
来源:《文学教育》2019年第06期
        内容摘要:在困顿犹豫中踽踽独行,明知无路可走而毅然前行的过客形象恰是鲁迅的自我写照,成为其“反抗绝望”生命哲学的体现。过客的“犹豫”与“孤独”使其形象更真实、悲怆又崇高。过客与老翁看似两个截然对立的个体,实则为作者矛盾心理的外化,实现过客自我灵魂的拷问,体现了一位启蒙者的社会责任与探索精神。
对鲁迅的评价        关键词:过客 老翁 内心冲突 象征 启蒙
        郭沫若曾评价鲁迅:“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鲁迅先生著有散文诗集《野草》,《过客》为其经典篇目之一。
        本文是一部对话形式的诗剧,对话围绕如下三个层次展开:(一)翁、孩——看与不看;(二)客、翁、孩——回转与前进;(三)客、翁、孩——接受(布施)与拒绝(布施)。
        不妨先看文本描摹的过客形象:困顿——衣着破烂、口渴、受伤、流血;执着前进——要
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孤独——一个人,人们随便称呼;迷茫——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犹豫——前进还是休息,接受还是拒绝(布施)。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位执着前行的倔强壮年形象。我们更多要关注的是他的“犹豫”和“孤独”。
        过客的“犹豫”源自两个方面:前进还是休息?接受还是拒绝(布施)?
        过客明知前面是坟和未知的远方,为何不听从老翁的话选择回转或休息而却继续前行?研读文本,可归结为如下原因:(一)不愿意回到“那里”去。“那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所在?“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由此看来,“那里”有剥削压迫、有对自由的禁锢,有虚伪的笑容,有痛苦的眼泪,是一个黑暗的社会;(二)前方声音的催促和召唤。“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喚我,使我息不下”,这是理想和希望的鼓舞;(三)如鲁迅所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即便前方是坟与未知,也依然要踏出一条路,探索出新的生存方式。过客在“休息”与“行走”间的彷徨使我们看到了其内心痛苦的争斗:前者渴求安稳休憩,后者期待开拓变革。在彷徨之后过客挣脱了前者的诱惑,毅然选择了后者。“一直走”是属于他的反抗方式,他不能放弃“走”,一如战士不能放下自己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