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书馆资料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1-06-01T15:51:01.20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5期作者:赵卫东[导读] 随着高效课堂的深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赵卫东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二中学  076450随着高效课堂的深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其中图书馆的导向和辅助功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广泛的平台,那么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下面结合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悟。
一、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语文课堂上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机械的分析导致重知识而轻能力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中学鲁迅作品的学习也不例外。而新课标的精神就是强调了,知识,不是仅仅掌握概念、原理,记住教师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应用语文、研究语言文字或文学文化的能力。
看看现时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课文分析太碎,训练题刁钻古怪,匪夷所思,决意与人为敌”的现象在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领域实非个别。一讲到鲁迅杂文,就大谈“杂文”的文体特征,还要讲清楚杂文与议论文、小品文的区别。一篇文章学下来,所得无几。
(二)片面的处理教材导致重结论轻过程就教学过程而言,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存在问题是容易走向两种极端的错误的教学理念。
一种情况是,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解读。一篇课文,如果教师讲得太少,学生总觉得心里空空的,而教师们呢?倘若不把课文分析得透彻,似乎也觉得不放心。于是乎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就成为理所当然,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是鲁迅作品教学的通病。
另一种情况便是由学生讲、老师完全退出。为了响应新课标的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告知”是落后的教学方法,但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得靠学生去探究,应该告知的而不去告知不对。师生在学识素养和阅读技能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当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学生去探讨。
(三)主题的落后导致学生体验情感而不得由于传统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着一个不易察觉、而又根深蒂固的弊端,就是相信课文中的意义是作者早就赋予的、永恒不变的。而所谓的理解课文,就是帮助学生到一种方法去挖掘这已经存在的意义。
综上所述,根据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图书馆资源,探究利用图书馆资料来对鲁迅作品进行教学辅助的新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出一些较新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图书馆的开放性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是学生阅读的最好的途径。那里环境温馨,提倡无声阅读,学生走进图书馆中,就像置身于知识的海洋,既获取了知识又陶冶了性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在语文课堂中享受不到的另一番情趣。因为课堂教学势必有局限性,课堂上没有拓展的内容,可以在图书馆中去查阅搜集。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能够从资料中了解到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回忆了鲁迅熟知的很多趣事,那么其他的故事情景便引起了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同学们纷纷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的资料,借阅这部散文集,从中拓展了自己的阅读视野。在这种阅读的大背景下,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查资料,去借阅与本课相关书籍去阅读。这种做法虽然费了一些时间,但大多数学生已经充分做好了课前预习,甚至了解了许多课本中没有的内容和知识,为正式教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课上教学变的轻松起来,气氛也活跃起来,学生争相探讨问题,甚至举一反三补充了许多知识,例如:有的学生通过图书馆图书补充了“三味书屋”名称的来历:“三味书屋”这个词语。“三味”是有所指的:“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讲的是读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书籍如同吃饭,读《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书如同吃菜,读孔子老子孙子读墨家兵家阴阳家等著作如同尝了各种佐餐的调料(醯醢:醋和肉酱)。一句话,读书就是享受精神食粮。不过同是吃的东西,重要性还是有分别的。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的同学甚至还到了关于寿镜吾先生和少年鲁迅的资料,还进行了分析:在儿时鲁迅的眼中,严厉方正的老先生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没有什么教学方法(只读书),也很乏味,也不会和长妈妈那样讲美女蛇故事,更不会象闰土父亲那样教
小孩捉鸟。你是否能从中出他也有挺可爱的一面?寿镜吾老先生的私塾“全城最严格”,但对学生还“和蔼”,比较慈祥,且酷爱读书,每每沉醉其中。他是矛盾的集合体,新旧交替中传统知识分子的写照:开明博学而又迂腐可爱:没有孔子牌位,不大体罚,怪哉虫,读书时神游其中不知学生贪玩……所以鲁迅先生在“恭敬”他的同时,也有隐隐的批叛和调侃。寿镜吾先生的爷爷做生意失败,不满官场腐败,宦海险恶决定开办私塾为生,他很讨厌“应试教育”(为考科举而教学),决定在“三味书屋”里只教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古人留下的文学古籍,进行素质教育,不准教授试帖诗、八股文一类考取科举功名所需的知识内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利用图书馆资料,引发了学生的积极的阅读,培养了他们阅读习惯,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真正做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图书馆的导向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解读,已经逐步破除了以前以主题分析为主的解读模式,这种解读视角的变化,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大背景,为每一位读者和作品之间提供了平等对话、彼此尊重的可能,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一方面要给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的文学解读,体验阅读的乐趣。
对鲁迅的评价
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前安排阅读材料,提前向学生推荐关于鲁迅的文章或周边图书,介绍图书的内容,让学生对写作背景、对鲁迅的从小到大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们互相切磋阅读
的感受,相互交流借阅图书的内容,并养成摘抄优美语句,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按时检查积累本,评出摘抄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学生渐渐地养成了阅读的自主性,感到了“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