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心理特征
1·求爱心理
求爱心理是一种特殊的沟通心理。求爱伴随着求爱者和被求爱者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由于求爱者和被求爱者承担的角不同,所处的地位也不同,因此他们的心理感受也就不一样。对于求爱者来说,了解被求爱者的心理会有助于调节和控制求爱行为,而被求爱者了解求爱者的心理会有利于理解爱、接受爱的信息,作出爱的决策。因此说,求爱心理对求爱活动及其结果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个男人应该在不失去男女自尊的条件下,一个女子在不失去女性的诱人之处的前提下,到表白感情的方法。这要求他们有深厚的情感、真诚、内在的亲切、温柔以及……分寸感。”当然,求爱的具体表现形式往往取决于求爱者的个性和对方的特点,是极其复杂的。
求爱前的心理准备
求爱是一种全面的深刻的心理沟通,沟通者在发出信息之前,必须有所预测,这种预测以“知己知彼”为基础,只有知己知彼,才能作出是否应该求爱和如何求爱的正确决策。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们在作出某种行动之前,总须对自己的各种情况和条件进行自我认识和判断。如自
我形象、思想感情、学识才华、工作职业、经济状况、家庭条件、社会地位等等。对这些方面认真地、客观地分析,自己应该一个什么样的对象才能“匹配相当”。有些人往往把自己看得很高,从而对别人要求也就高,似乎自己很了不起,非得一个条件很好的不可,对一般人不屑一顾。结果高不成、低不就,以致几年后还是孤身一人。另有些人则相反,往往低估自己的价值,把别人看的很高,自卑感很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以致不敢去追求自己完全能得到的爱情。这两种人都没有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自知之明,因而选择和求爱就不会成功。所以,自我判断要全面客观。不要夸大自己的优点,而忽视缺点;也不能忽视优越感,而只考虑自己的不足。
求爱仅自我判断还不够,还必须有对象意识。求爱者第一项准备就是对被爱者作客观的判断,求爱之前应尽可能收集对方的各方面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对对方的判断还要多一条主要的信息,那就是对方是否有了朋友或另有所思。有些人对自己追求的对象一点也不了解就贸然而进,结果是碰得头破血流。有些人只了解表面情况,如学历、年龄、工作职业、家庭情况等,但是并不知对方的心理状况,缺乏恰当的心理分析,结果也是不欢而散。因此说求爱前做好心理准备,正确估计自己和对方,是求爱取得成功的保障。
求爱方式
人类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分为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两种形式。言语交流主要依赖于声音和文字两种手
段,而非言语交流是一种不用语言传递信息的途径,比如面部表情、姿态、辅助语言、目光接触以及个人空间的运用等。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在人类的爱情生活中对一对男女由陌生人发展到情侣的过程中的初步了解、感情的递增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口头交谈的意义富有直接现实性。它不仅仅是恋人了解对方的主要手段,也常常在求爱工作中运用。因此人们求爱多用言语交流手段,而非言语的交流多用于两性的接触初期。当然,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常常互相揉合,密不可分。
书信求爱是求爱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求爱方式。当求爱者想向对方表达自己爱意的时候,一时又不知如何开口表达自己的感情时都采取用书信的方式进行求爱。这种方式表达爱的心情比较含蓄和隐秘,一般来说,要寻两人之间的共同点为突破口来加以艺术发挥。通过对两人的交往历史和对方给本人留下的深刻、美好印象的描写,来激起对方的热情,唤醒沉睡的爱神。
约会求爱。首先必须选择比较恰当的时间,比较适宜的地点。约会求爱是用语言表达爱慕之情,因此谈话时必须讲究语言艺术。说话的语气和表达方式要适当,另外表情动作要巧妙,要让对方理解,又不能让对方不好回答。因为在约会之中,有的是已经有思想准备而来,知道了约会的用意,并已经决定了同意或不同意。因此,在表达爱意时要有思想准备。
有的人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双方建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关系发展到了一定深度,一旦在某次活动
中,情境具备了,两人的感情激发了,双方都进人了兴奋状态,就自然而然地跨进了爱的境界。还有的人是在共同的娱乐活动中,进入角以后就点破了爱的关系。比如在舞会上,在一些集体组织的游艺活动中,
双方可以在过去的感情发展的基础上,用十分巧妙的方式表达各自的爱。
一般性格直爽,表达思想感情毫不含糊的人多采取直率式,开门见山讲明自己的意思,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这样人很少考虑到对方是否接受和如何反应,只顾把自己心底的爱抛露出来,缺乏对对方的召唤力。这种方式很不保险,往往给对方不知所措。对于交往较深,相互了解,并且各自平时都互相有好感,而只须点明的人来说,采取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但是,如果双方的感情投有达到一定程度,用这样简单的方式求爱,效果是不会好的。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撞击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不激发对方的情感,两颗心就无法共同撞击。求爱的目的在于激起对方的情感,使对方进入爱的境界。
有的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只在很短的时间就爱上了某异性,这是一种单方的一见钟情。有的异性两人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中由于某种特殊的信息沟通起到了一种爱的感受,进而相互之间产生了爱慕之情,这就是平时所说的一见钟情。一见钟情的主要导火线是第一印象,对方的某种表情、行为、美貌、气质、风度都可能给人以特殊的刺激,形成良好深刻的第一印象。而这个印象所包含的内容恰好符合自
己的心理平衡的主要方面。因此,对方就成了自己理想的对象,于是一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一见钟情的信息传导中介和途径主要是眼神和动作行为。一般说来,钟情者久久的凝视和嘴角的微笑,对视之后的低头再抬头,一个转身以后的回身都是钟情的表示。一见钟情是一种爱的奇迹,是认知选择和求爱的合二为一,是一种“爱的灵感”的突然发挥。不过,爱的偶然性中包含有必然性,爱的瞬间激发包含了潜在的爱的心理平衡,它表现出各自心理和思想的不谋而合。但是,钟情者本人也许是毫无思想准备的。一个多次设想并准备一见钟情的人决不会如愿以偿,一个充分理智的人也不可能一见钟情。
在求爱的方式上,男女之间是有差异的。一般男性总是占主动地位,女性较为被动。男性更多的是倾向于动作和语言,女性则往往直接流露感情,或一个行动,或通过一个眼波。当一位女性被异性吸引并产生爱恋之情时,她会情不自禁地垂下头去,向他凝望,进入一种娇羞状态,充分显露女性的温柔。微笑是常见的追求信号,代表温柔可亲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示爱行为越来越由暗示性而趋向直接的亲呢动作,而且男女的个性差异在一部分开放型女性中似乎正在消失。他们求爱常常在一定的情境和范围下,直接表现在性爱的冲动中。这样,便有了冲动性求爱。便有了先拥抱后表白或者先接吻后表白的求爱现象。这种求爱的好处是避免了求爱前的心理负担,过多地思考和设计表达方案,而且行动的方式也具有直接现实性,无须转弯抹角,也不必担心来自外界的阻力,只要瞧准机会和对方本人同意就行了。这种方式常常可使恋爱速成。
坚贞不渝地追求,以得到一个眼下还较为冷漠的姑娘的爱,征服她的心,是一种崇高而极有意义的精
神。因而,反复求爱也是爱情领域中时常发生的现象。这类恋人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尽管狂热的高潮已被冷淡磨损,但他们的心却始终不渝。进攻的火力猛烈到足以融化冷漠的冰块,同时行动的方式也不失优雅适度,也并不惹人生厌。因此,被追求者,特别是姑娘,常常被这种忠诚所感动,求爱者在初期只是痛苦的单恋,而最后往往能创造奇迹,以心满意足为结局。这也有两种心理状况。一种情况是,男女双方具有一定的爱情基础,但对方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处于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境地;第二种情况是,男方或女方的执着的“憨”劲使对方为之感动不已,并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追求者的真诚的品质。
总之,求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必须真诚地表达感情,如实说出自己的情况。设法激起对方的情感而把对方带人爱的境界》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求爱的文明礼貌和道德规范。
求爱者的心理
在求爱过程中人们总是对谁先开口求爱的问题十分关心。一般认为,男性主动进攻的多,而女性“守株待兔”的多,那么,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呢?
首先从生理因素来看,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表明:男性激素是男性进攻性和主动性行为的生理基础,因此男性激素与攻击性行为相关;女性激素是女性期待性行为和受动性的生理基础,因此女性激素与保守防护、接受性行为相关。此外,由于男子性腺分泌比女子频繁,男子每月遗
精次数5—6次,而女子一月一潮且只排卵一次,因此男子性冲动比女子强。所有这些表现在爱情生活中就使男子比女子主动积极。
另外在社会活动中,男子总是居于主导地位,而女子的地位次之。社会期待男子扮演开拓的、主动的、大胆行动的角,而期待女性的角多半带有保守性、依从性。从小到大的男女交往活动中,男性一直都
是比较主动积极的,而女性恰恰相反,在习惯上就形成了主动与被动的分工。
由于上述的因素所决定,男性在性格上往往要比女性大胆、外向,并且感情容易激发和表现,男性多数都比较容易激动、勇敢,女性与之相比就比较羞怯、含蓄、情感内向、不易外显,自我压抑本领、自控力本领强于男性。因此,常常都是男性先打破坚冰,播下爱的种子。
当然,上帝并非单单偏爱男性,而赋予他们冲锋陷阵的本领。并非只有男性才有求爱的权利和义务,女性同样也可以并应大胆主动地追求爱情,向自己所爱的人发起进攻。只要是两人真心相爱,谁先开口求爱都是一样的。因为求爱并不是什么有失身份的勾当,相反,它是一种勇敢的行为,常表现出爱的强烈性和主动性,并不象别人想象的那样:先求爱的人容易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最终由主动到被动。因此,即使有的人先发出了爱的信号,也不敢于承认,特别是一些女性不但不撕破本能的羞怯的面纱而爱其所爱,而且还有较为严重的虚荣心。
在爱情的道路上,对于谁先点燃爱情之火,是没有明确的规定的,只要到了火候,就应勇敢地行动。一个人情感在没有达到炽热化的程度的时候是不会发出爱的信号的。求爱者的心中燃烧着爱的火花,情感的发泄和渴望求得补偿的要求是如此的强烈,以致于不得不向对方诉说、而对方在求爱者的心目当中,是十全十美的,一切美好的希望都与此相连,对对方的向往和爱慕是使他进攻的内驱力。求爱以前,求爱者的心情是相当激动的,好像全身的细胞都成了爱神的使者,满腔的热血汇成了一股爱的暖流,就连自己本身也弄不清楚是高兴还是焦虑,是愉快还是烦恼。而正是这个原因,求爱者的情绪常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先是迫切希望自己的爱具有吸引力,接着就是殷切地期待对方作出肯定的回答,再次是漫无边际地加以想象,设想着对方能和自己心心相印、相亲相爱的种种情境。这是一个高度紧张的心理过程,希望和期望总是有紧张和急切相伴随。求爱者是何等地担心对方会无情地拒绝自己的爱!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爱能唤起对方的爱,达到爱情的成功。
与此同时,求爱者还为自己设计了恰当的求爱方式,为此而费尽心机。所以求爱者免不了左顾右盼、前思后想,自己拿出一个个方案,又一次次加以否定。正象一个正准备求爱的人所透露的那样:“你可能根本无法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她几乎把我扰得一团糟,我真的不知怎么办才好,更不知道如何才能表白我对她的爱,向她诉说我日夜的思念和爱慕,希望她爱我象我爱她一样。”
在求爱的那个时刻,求爱者心砰砰直跳,非常紧张地况完那几句早已背熟的“台词”,于是便不知所措,很难为情地等待着对方的回答。当听到对方肯定的语气时,求爱者的忧虑就立刻被兴高采烈的情绪所
代替。这时两颗爱恋的心会进发出同一种节拍、同一种旋律和音频的爱的声音,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真正地感到了是亲切还带有羞怯的甜蜜而愉快的爱情的滋味。这就是爱情萌发时的奇妙的感觉,从此两个生命联系在一块了,两颗心开始了和谐的搏动。
如果求爱被否定了,那么求爱者的心情就会有难以想象的难过和不安,就会觉得一切希望都会化为泡影,因此而变得心灰意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
被爱者的心理
尽管说求爱是求爱者发起的行动,但并不是说它与被爱者是无关的。恰恰相反,求爱的成功与否,还要取决于被爱者的态度反应如何。被爱者的反应主要取决于与求爱者的关系和求爱情境,无论是怎样回答,这对于被爱者来说都是相当复杂的、困难的。因为答应于否直接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向和角的改变。所以被爱者在表示之前总是要反问自己:你了解她(他)吗?今后会如何待我?他(她)值得我爱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会不时涌上心头。被爱者所要作出的决策是一项复杂的、意义深远的、有关自己一生的,因而决不敢轻易答应,会感到万分的为难,担心一失足成千古恨;但也不愿一口表示回绝,因为怕错过良机而追悔莫及心所以说,被爱者总是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
如果被爱者答应对方的求爱,那么就很可能提出一些值得考虑的长远问题和现实问题;于是就要试探一下对方是否真心诚意地爱自己,是否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全面的考虑。如果被爱者不同意,那可能会说明原因、表明态度,进行比较委婉的拒绝,有时还会作比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过对被爱者来说,若接受应严肃考虑,拒绝也应认真思索,想出对方易接受的拒绝方式和语言,要注意对方的心情,设身处地为对力‘着想,尽量做到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爱的勇气。
每一个人都有爱的权利,同时也有拒绝别人爱的自由,关键在于为什么拒绝和怎样拒绝。更重要的是拒绝以后千万不要张扬出去,也不要以此来炫耀自己。因此说,如何拒绝别人求爱的问题直接反映着一个人的恋爱观是否高尚的问题。
2. 初恋心理
一般来说,只要是有爱情体验的男女,初恋往往都是难以忘却的,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它留下的是甜蜜的回忆还是痛苦的回忆。在爱情生活中,初恋是最有味道的,也是最难驾驭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过程。
含蓄、委婉、羞涩的情感
初恋是恋人完成爱的第二次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初恋者往往表现出不同于热恋阶段和单相思
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初恋者一般都以比较含蓄、委婉、羞涩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初恋者之间大都通过看电影、散步、跳舞、交心、旅游等活动来表达各自的感情,或者是两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相互帮助来建立关系,而这些活动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表情都成了爱的信息载体,表达、传递着爱的情感。
初恋者一个明显的心理特点是冷静、羞涩、含蓄,他们—般都是冷静的观察、了解对方的情况,采取比较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对方的信息。正是由于情人的恋心被深刻的羞涩所缠扰,因而爱的行动就常表现为过多的犹豫、寡断,往往容易错过时机。
在恋爱的过程中,眼神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它是最能表露一个人的情绪情感的,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在求爱钟情阶段,眼神是打开两颗心灵的一把钥匙,有时凭借某种眼可以看出对方是否有意于自己,有时传递一个眼神就可以唤起对方的好感和爱慕。在恋爱阶段,眼神的作用不亚于其他器官的作用。一见钟情,往往就是两种特殊眼神相撞的结果。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过:对于恋爱对象来说,最大的幸福就在于以爱情自身的存在而使他(她)感到快乐,就在于爱情能够让人直观它。恋人之间的确有一种特殊的只有恋人相互之间才能体会出其含意的眼神,旁人是无法享受到的。因此恋爱是可以通过直观直接感受到的,这是一种幸福的、甜蜜的感觉,也是一种特殊的爱的关照或爱情直观。
男女爱情通过各种中介性的活动和眼神表达、进行交换感情,是初恋的又一个特点。初恋者的情感是刚刚萌发的,是连初恋者本人都有点莫明其妙的爱的情感,他们只是隐隐约约地觉得有个可爱的形象进入到自己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对这个形象的爱慕,并且相互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追求和向往,而想见到对方是最为迫切的心理需求。恋人之间真有一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可是当两个人果真到一起的时候,就又都会感到有些紧张和难为情。这样,因为爱而使两人急于相会,因为爱又使两人心理紧张。
迷醉感
迷醉感也是初恋者的一个心理特点。这种迷醉感是由对方的气质、身高、长相、姿态、语言等组成的魅力所激发的一种近乎于幻觉性的思念情绪,它具有一种综合性的情感效应,占据了初恋者的心,使他们陷入一种强烈的恍惚之中,被爱者时常萦绕在自己的脑中,并想象着对方的一切,常表现出不可抑制的亲近欲求。有一种飘若仙境、神不附体的迷醉感使内心情感愈来愈丰富、激烈。因而,真正的爱情往往是与心灵的激荡联系在一起的。
初恋者具有特殊的爱的信息处理和存贮功能与方式,有着不寻常的想象力和记忆力,特别具有奇特的推测精神。惊人的想象力和记忆力是初恋的伴随物。初恋者经常在过去的基础上想象未来。约会相见之后,初恋者的脑海里会出现相见时的细节和情境,回忆所发生的一切,而且这种回忆是全面的,甜
蜜的。对方的每个动作、每一句话以及每一种表情,都会在他(她)的心中记忆犹新。初恋者通过回忆和想象的循环运动,既感到了愉快,又有几分担心和忧虑。根据种种的回忆和想象,初恋者还会对对方作出各种各样的怀疑、猜测、分析和推理,对对方无意的言行作有意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认识的结论。有时,他(她)可能会无风起浪或小题大作。有时,会突然对对方百思不得其解,难免要自言自语:他(她)究竟对我如何了他(她)为什么会对我这样呢?初恋者常常在这些问题上花费很大的精力。
恋人效应
初恋者的心理活动有着极大的主观性,有时会因为某种主观的推测和想象而高兴;有时又会因另一种想象和推测而忧愁和烦恼。
由于初恋者对恋人感情的迷醉、专一、不安和羞涩等情绪,所以容易疑神疑鬼,对对方的微小变化反应十分敏感。过分的敏感使情侣们的疑心特别重,一方稍有不慎或者是可疑的行动,就会引起另一方的忐忑不安。其实,韧恋的疑惑尽管有真正来自于对方的“外疑惑”,但是更多的是“内疑惑”,就是自寻烦恼。初恋者的条件反射和五条件反射功能特别强。初恋者的情感情绪总是围绕着对方的心理变动和两人关系的变化而变动。他(她)的情绪高涨和低落不仅表现在自我态度和对对方的态度上,而且还会表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发生特定的“移情作用”:或爱屋及乌,或怨天尤人。恋人的这种因为自身的情绪情感的迁移而形成的对他人和外界的异常态度即称为“恋人效应”。
恋人效应,按照它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正负两种效应。爱屋及乌属于正效应。恋人因为对方对自己好,为两个人交往顺利而感到愉快,并且把这种愉快的情感表现在对别人或者他物的态度上,从而比较友好地对待他人,特别是对那些与对方有密切相关的人和物上。怨天尤人则属于负效应。有的恋人因为对方对自己不太好,就感到苦恼和烦闷,并且对别人和他物进行无端的发泄,否定地评价一切恋人效应的发生是特殊移情作用的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移情即情感转移,在这里表现为特定的情感发泄置换。当初恋者心情愉快的时候,就有一种幸福的情感需要发泄,可是又不能全部毫无顾忌地对对方发泄殆尽,因而不得不通过别的途径或别的对象发泄,这就表现在对他人的友好、对外物的肯定,呈现出正的恋人效应。相反,当初恋者的恋爱不顺利的时候,就会产生出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比如烦恼、忧虑、忿慨等,而这又不便于直接向对方发泄,只好别的途径置换宣泄,因而就迁怒于人,产生负的恋人效应。
由于初恋者的恋人效应相当奇妙,所以承受它的人有时会感到莫名其妙,摸不到头脑。一个多次承受过她女儿的恋人效应的中年妇女回忆说:“在我女儿刚交男朋友的那阵子,她的脾气就如同春天的天气一日三变。有时,她回到家十分高兴,主动帮我干家务活,还常常向我说她的男友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有才气。有时候则遭透了,她进门后一声不吭,把自己关在她的房里,喊她吃饭都得不到回答,我们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不想吃,不用别人管。甚至是凉台上的小鸟都跟着倒霉,她说鸟叫干扰她的休息,好几次竟把鸟笼抛到楼下去了”
这就是初恋者的恋人效应。恋人效应是反映初恋进程的晴雨表,从中可看到初恋双方的感情关系和心理状态。
总之,初恋者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初恋心理的秘密及其根源,就连初恋者本身也会觉得莫名其妙,无以言表。初恋者必须注意心理健康,应在全面客观地了解对方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估价,而不应主观推想、猜测和怀疑对方,更不应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胡思乱想。要通过生活和事业上的相互促进,互相帮助,真诚地对待对方,达到爱的境地。
3.热恋心理
热恋意味着恋人之间如火如荼的爱的交往和体验。热恋无论从形式上说还是从内容上来讲,都是初恋的全面化和深入化。和初恋的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恋人之间有了一些非常亲密的动作。正是因为恋人之间感情交往的不断深化,双方就会把对方看得无限的美好,“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热恋中情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情人看来,对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可爱的,是集崇高和优美于一身,容真善美于一体的,根本看不到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而且还会把周围的环境都看得无限美好,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是对自己爱的颂扬和肯定,都体现了爱的情意。总之,恋人通过自己的想象而将自己的情感对象化,将情人和外界事物视为自己的情感的对象和寓所。与此相反的是,当两人出现不和或者矛盾的时候,所有的一切突然之间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情人和外部世界都由真的变成了假的,好的变成了坏
的,可爱的变成了可恨的,美的变成了丑的。所以有人说,热恋情人具有着一双魔术大师一样的眼睛,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变成丑恶的。
另外在初恋阶段,恋人之间的心思和情感还有所保留,到了热恋阶段,双方的各种意见、思想、设想甚至是梦幻都会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倾吐。心中的喜和悲、爱和恨、欢和愁都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倾吐、诉说,真可以说是以心换心了。除此以外,热恋还伴随着海誓山盟和甜言蜜语,双方已进入了无话不说、无所不谈的境界。
在热恋者的心目当中,不仅外部世界和对象是两极的,而且时间观念也是相对性的。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针对这一点曾作过这样的描述:如果两个热恋者在一起的时间即使是呆了几个小时,也会觉得只有几分钟;如果某人在—个高温炉前工作,尽管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那也会觉得呆了很久很久。热恋者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