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小敏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读图法,归纳法。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实施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导语设
复习题提问
学生回答
了解我国的地形
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学生合作学
山脉纵横交织,把我国分成若干地形区
1.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2、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①分别让学生指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并让他们说出各条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②分别让学生指出天山、昆仑山让其说出其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③分别让学生指出太行山、武夷山、巫山让学生说其东西两侧行政区的名称。
④指出其它一些山脉让学生说出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三、四大高原
学生读
名称
内容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方位
西南部
北部
中部
西南
边界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
大兴安岭-祁连山-长城
祁连山-太行山-长城-秦岭
贵州全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
特点
地高天寒、高原面起伏不大,冰川雪山广布,最大、最高
地势平坦,戈壁、沙漠广布,第二大
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1页“读一读“,在解释黄土高原成因的同时,简单介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成因及其它特点,以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的求知欲。
强化学生探究能力
四、四大盆地
学生识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准葛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外围山脉
天山、昆仑山
阿尔泰山、天山
祁连山、昆仑山
邛崃山、大巴山、巫山
所在省区
新疆南部
新疆北部
青海西北部
四川东部
 
平坦,沙漠分布最大
平坦,沙漠广布
高原荒漠盆地,多盐湖
底部多丘陵,低山广布,西部有成都平原
比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特点。请学生思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
解四大盆地
五、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学生比较平原与丘陵
1、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东北平原示意图”。请同学在黑板前指挂图说明东北平原的位置、范围。
2、主要丘陵(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5页图3.21及彩图12,在丘陵地区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的?课本中提到的丘陵地区的果园、经济林木具体是指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板书总结)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  2.我国的四大盆地利用及发展:梯田、果园、经济林木、风景区
学生讨论、回答: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松嫩平原是由松花江和嫩江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辽河平原主要是由辽河携带泥沙充饥而成
读图,判断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活动,了解我国的地形,能进行汇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