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练习题
练习题一
(一)阅读“林尽水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2)咸来问讯。 咸: (3)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
2.联系上文推想,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二)阅读“见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子来此绝境 绝境: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⑴乃不知有汉 乃: ⑵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余:
3.请写出“不足为外人道”中“道”字意义相同的成语____;意义不同的成语_____。
4.请出一个体现桃花源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 “晋太元中,……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并怡然自乐。
⒈解释加点词:⑴武陵人捕鱼为业 ⑵缘溪行 ⑶渔人甚异之 ⑷欲穷其林
⑸屋舍俨然 俨然: 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sbr是什么材料⒉解释加点词:(一词多义)
⑴①初极狭,才通人 通: ②阡陌交通 通:
⑵①屋舍俨然 舍: ②便舍船 舍:
⑶①中无杂树 中: ②晋太元中 中: ③其中往来种作 中:
⒊概括这两段文中的两人成语:______、________。
⒋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四)“见渔人,乃大惊,……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⒈解释加点词
⑴①寻向所志 志: ②处处志之 志:
⑵①寻向所志 寻: ②寻病终 寻:
论文⑶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②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延: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⒉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
语:________,出自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美好的境界的一个成语是___。
⒊渔人临走时,桃源人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其用意是什么?
⒋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来回答
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_____ 今义:______。
绝境:古义:_____ 今义:____
⒍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余 人 各 复 延 至 其 家
练习题二
一.背诵默写。
比尾巴教学设计1.能够表现桃花林景优美的句子:
2.能表现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
3.能够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
4.表现桃花源社会环境安静的句子:
5.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幸福恬适的句子:
6.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7.本中侧面描写桃花源不易为外人所发现的句子:
8.本文中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句子:
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之句,本文中与其意思相似的句子:
10.文中写老人及孩子肖像、神态的句子:
梦见穿新裤子二.问答题。
1.第一自然段描写桃花林之美有何作用?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源中的人为什么“叹惋”?
3.与当今社会相比,你是喜欢桃花源,还是喜欢当今社会,为什么?
4.请归纳本文中的成语。
5.为什么桃源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6.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时,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7.作者虚构了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反映了他怎样的理想?
8.请就你喜欢的段落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9.本文中作者虚构的美好境界就是作者的理想,你认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10.如何评价陶渊明的“桃花源式”的理想?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12.请你分析一下太守和刘子骥求访桃花源各自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他们后来都没有到桃花源的原因又是什么?
13.作者在文中寄托了自己的一种美好理想,这种美好理想是从哪些具体描写中体现出来的?
14.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写无论官司府还是“高尚”的人士,都无法到进入桃花源的路?
15.“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16.你认为这种世外桃源能否实现?
练习题三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的( ),名( ),字( ),自号( ),后人称为靖节先生。是我国( )诗派的创始人。
2.填入省略的成分
A:(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便要还家 鸡犬相闻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无论魏晋 落英缤纷 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屋舍俨然 便舍船,从口入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诣太守,说如此 如此:
4.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描写了一幅理想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就是常说的“世外桃源”。
B:一进入洞口,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境界,这就是桃花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