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试题卷
语 文
考生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文本一:
闻,谈话内容毫不相干,这也使村民的社会化过程被缩短与简化,几乎没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相对静止,礼教与宗族文化从古代传承至今;而在同一村落内,文化背景相同的人的相互交流又在不停地强化人们的文化模式,使其更加固定,就像天坛里的回音壁。如果没有外部的新文化输入,则这片村落中大概只有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就像《桃花源记》里的世外之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中的文化环境与当下我们在互联网上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些相似。在此不妨将乡村中的文化传播环境与互联网上的作一些对比。由于大数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愈发受限于“信息茧房”。通过算法分析,应用程序向每个用户精准推送与其偏好一致的内容,推荐与其意见一致的其他用户。在这个“信息茧房”中,尽管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获知天下事,但手中握着的选择权却使我们更多地关注与自己观点相同的言论和内容。不仅如此,由于碎片化信息能够被快速理解与传播,更适应网络时代需求,网上的表达也趋于简单化。判定一个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不在于他的论据及论述过程,而是他的立场。这样,就形成了文化闭环,相似的声音回荡在其中,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使各种有门槛的、相互之间不甚了解的亚文化社林立于互联网土壤之上。
这种物以类聚的行为模式也催生着社语言体系的适应性变化。语言和符号是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人们使用的语言已不仅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同时也是社会的语言。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无法翻译的字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农村中出现了属于各村、各个家族的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迭代速度极快的网络流行语。网上的各个亚文化圈中也流行着属于自己圈子的“行话”。
综观互联网“信息茧房”与乡村的“文化回音壁”现象,我们会发现两者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不谋而合,即主体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跳出信息限制的怪圈。在互联网世界中,网民个体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点击新话题,降低“乐”内容点击率等行为自发跳出文化闭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就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对于乡村的文化用环,由于其是因血缘,地缘等因素限制而产生的隔膜,在信息传播全凭口口相传的时代。村民们对于这种局面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改变,但随着乡村振兴的加速、人口流动性的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常居乡
村的人们已经可以挣脱“文化回音壁”的束缚天南海北发生的事情尽在某个小村人们的谈笑间登场,身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几乎都对想查的信息唾手可得。由此,乡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也被动摇,甚至被打破,人们对于中国乡村所抱有的一些刻板印象已不适用于今日。
在现代化发展帮助人们逐步冲破文化闭环的同时,这片地域上的淳朴亲情与中国乡村的特性并未随之被稀释。村民们会热情接待回乡的游子,乡邻之间会相互邀请对方来自家分享刚出炉的美味。乡村中并未变得人情冷漠。同时,人们的“乡愁”也不再局限于中国乡村而是随着人口的流动扩展到全世界。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存在着扎根于中国乡村的乡土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和城市并没有完全割裂。在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削弱与消失的是封闭、愚昧和落后,存留的是亲情、乡情和家国情。乡土性并不围于“村落”这个物理地域内,乡土性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民族性。
虽然中国现代化的脚步不可阻挡,但它的乡土性同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磨灭——这个国家的根还留存在这片土地上。
(摘编自钰鉴咖《信息时代:乡土中国的存与失》,有删节)
文本二: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与现在的乡村不同,以往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
B.人们越来越受“信息茧房”的限制,是因为大数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
C.文化闭环只要形成,就会使闭环内的人文化观念固化,使亚文化社之间互不相容。
D.只有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依赖,才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
2.根据文本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乡村,地理上的阻隔可能使两个村的村民的社会化过程被缩短与简化,几乎没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
B.原文第三段所引用的《乡土中国》的内容,可帮助我们理解农村出现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出现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C.互联网的“信息茧房”与乡村的“文化回音壁”现象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有相通之处。
D.乡村的人们可以冲破文化闭环,人们出行天南海北十分容易,因而乡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甚至也会被打破。
3.结合文本一的内容,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
A.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互联网应用在农村流行,这可能有助于一些村落突破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的局限。
B.人们使用的语言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这意味着研究语言的变迁可以联系人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
C.过年的时候许多打工人都要回到农村老家,既是因为眷恋乡土,也是因为想要暂时离开城市的“信息茧房”。
D.费孝通在写作《乡土中国》时也举出了一些乡土社会之外的概念,费先生的研究方法与本文不乏相似之处。
4.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述思路。
5.试结合文本一的相关观点,对文本二的观点进行点评。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
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柏树,红叶落后,还
有雪白的柏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草顶多成了赭,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四段中写芦花冬至不败红叶三月不落、乌柏子着在枝头、草仍带绿意,表现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形成了江南独特的冬景。
B.第五段中“人到了这一境界, 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是说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C.文章的标题为“江南的冬景”而不是“江南的冬天”,说明吸引人的是江南的“景”,而不是江南的“季节”。
D.作者在文中依次描绘了晨霜街景图、寒江草木图、江南雪景图、寒冬信步图、农村冬雨图五幅图画。江南的冬景
7.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从不同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作者觉得江南冬景抵得过北方夏夜,是很可爱的,对北方的冬天生活也是很欣赏的。
B.芦花、红叶、柏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到处可见充满生机的绿意,有一种明朗的情调。
C.江南的冬天,天气不冷,芦花不败,树叶难凋,草不枯,因而在江南既感不到岁末的肃杀,似乎也缺少一点悠闲的景致。
D.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淳朴,和江南的冬景相得益彰,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