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怀”主题下的文阅读——特别的景,特别的情》教学设计
一、议题缘起
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情怀”,包括《故都的秋》《荷塘月》《我与地坛》三篇现代写景散文和《赤壁赋》《登泰山记》两篇古代写景名篇。“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要关注作品中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i单元导语凝聚着本单元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习时要关注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从词、句式等方面细加品味,体会作者不同的情感,深入理解作家不同的人生感悟和生命思考。
其中,写景散文的共同特点是情景交融,但是作家情感不同,选择的景物,描绘的画面,渲染的意境就不相同,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情感,学生还停留在初步感知、大体了解这一阶段,没上升到规律性的、理性的、系统化的认识。而鉴赏作品语言、把握作者情感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无论从学情角度,还是从高考考点出发,探究“写景抒情散文中,如何通过景物更好地表达情感,以实现情景交融”这一议题都非常有必要。
江南的冬景
同时,选择这一议题也在达成“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学习任务。新课标提倡读写一体,以读促写。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深入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完成这一议题,不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形成规律
性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写作,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议题选文
根据选择的议题、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笔者选取了课内的三篇现代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我与地坛》。现代抒情散文具备情景交融的特点,其次它们的篇幅适中,较之古代写景散文,学生更容易理解,不需要解决“言”的难题,更有利于探究这一议题。为贴合高考,加入了《萨丽娃的春天》(2019年天津卷),《浙江的感兴》(2013年北京卷)。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书中最先提出“互文性”的主张:“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任何一篇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它的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的过程中产生的。文阅读的文本要有共性,又要有所区别,更加强调它们之间的互文性。作家间的审美观点和写作风格各不相同,选取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学生体会不同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补充了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北平的四季》、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病隙碎笔》等,在第五课时学生展示交流课上,汇报“修辞语对情景交融的作用”和“修辞对情景交融作用”的两个小组又向大家推荐《春》和《西湖漫笔》两篇散文。
三、议题实施
(一)课时安排
学习时间为6课时。师生精读示范《故都的秋》(2课时)、合作探究其他篇目(2课时)、展示交流议题(1课时)、高考练兵(1课时)。
(二)任务安排
1、课上阅读《荷塘月》《我与地坛》,课下配合阅读其他文章。
2、合理分组,四个小组领取任务,制订各组实施计划。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探究,明确分工,制订活动程序。
3、搜集并阅读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及资源。
4、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展示报告,其他成员协助准备展示的文稿,制作课件等。
四、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涵泳咀嚼,感受散文的文辞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对含蓄美、意境美的审美追求。
审美鉴赏与创造: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思维发展与提升:关注散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
第一、二课时《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自查词典解决生字词,理解生疏句段。
2、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审美观,知人论世。
3、出文眼句,体会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
4、概括出“故都的秋”的五幅画面,并拟写小标题。
二、重点研读
1、品读文章中的抒情段落,理解作者写“南国之秋”的用意,体会
作者对故都深沉的眷恋之情。
2、品读文章多处排比的段落,分析其表达效果。
3、作者没有详细描绘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北平著名景点,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等事物,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探究其原因。
4、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
三、合作探究
散文在写法上有情景交融的特点,从选景、调、修辞、修饰语四个方面分析文章中景与情完美融合的方法。
四、总结提升
老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补充,归纳情景交融的手法。
五、推荐阅读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北平的四季》
刘海粟《漫论郁达夫》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至九
第三、四课时合作探究课教学设计
任务一:文本研读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荷塘月》《我与地坛》描写的也是北平的景物,却呈现出多姿多样的美。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反复朗读,细加品味,写一段评点文字。
2、梳理文章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从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完成表格前三列:
任务二:探究方法
这三篇散文都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景与情融合在一起的方法,完成表格:
共同选定“秋晨小院”“月下荷塘”“沧桑古园”三个文段为研究对象,从选景、调、修辞、修饰语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任务三:体悟情感
1、了解作家生平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推荐阅读:朱自清《一封信》《哪里走》;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病隙碎笔》。
2、品味作者的不同人生感悟,学习史铁生用生命书写生命的创作精神,学习他的人格力量。
第五课时交流课教学设计
——特别的景,特别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