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积累(12分)
1.下列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饱尝(cháng) 疏落(lào) 嗽叭 息列索落
B.落蕊(ruǐ) 混沌(dùn) 点缀 缓慢悠闲
C.譬如(bì) 潭柘寺(zhè) 赔衬 平平仄仄
D.折去(zhé) 椽子(chuán) 细腻 回味不咏
答案 B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特别能引起深沉,________,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2)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________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3)秋蝉的___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悠远 领略 微弱 B.幽远 领略 衰弱
C.幽远 体会 微弱 D.悠远 体会 衰弱
答案 B
解析 “幽远”与“深沉”“萧索”搭配;“领略”与“状态”搭配;“衰弱”突出“残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在华语乐坛上占有特殊一席的女歌手齐豫即将在北京举办演唱会,然而在发布会上,齐豫却不能自已地泣不成声,因为她宣称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举办演唱会。
C.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个热点,在民众的关怀下不期而遇。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答案 C
解析 C项“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适用于人。此处用错对象。A项“不远千里”,指不怕路途遥远。B项“不能自已”,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D项“一叶知秋”,指透过细微现象,看到整个局势的发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姜糖是土家族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具有驱寒、呕吐、鼻塞、发汗之功效,口感香脆酥甜。
B.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
C.在当天酒会上,华谊兄弟宣布,华谊天意公司将投入巨资,筹拍古典史诗巨作《曹操》,全面而客观地演出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
D.书籍是由承载物、文字以及由文字构成的信息组块组成的综合体,是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意识相结合的载有某种信息的一种精神产品。
答案 D
解析 A项语序不当、逻辑混乱,应为“姜糖是土家族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口感香脆酥甜,具有驱寒、止呕吐、通鼻塞、发汗之功效”。B项成分残缺,“出行”后应加“需要”,“春运
”后应加“氛围”。C项搭配不当,“演出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应改为“表现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
二、文本训练(课内精读)(16分)
阅读课文第3、4两段,完成5~8题。
5.第3段文字在写景的同时,也写了作者观景的心态、动作,请出有关词语,并说说作者当时的心情。(4分)
答:
答案 “细数”“静对”。表达了作者悠闲、惬意的心情。
6.作者以为牵牛花“以蓝或白者为佳,紫黑次之,淡红者最下”,还说“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为什么?(4分)
答:
答案 作者在文中所写的故都的秋,被深深染上了他自己的主观调:清、静、悲凉。因此作者在进行景物描写时,所挑选的景物多是与这一调相一致的,并且评判景物的颜自然也以是否合乎这一调为标准。蓝、白是冷调,具有清、静、悲凉的特征,再加上“疏疏落落”的秋草,正好与作者的孤寂、落寞的情怀相合。
7.从第4段文字中出相关语句,分别表明“清”“静”“悲凉”的特点。(4分)
答:
答案 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8.请你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谈谈你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4分)
答:
答案 示例:①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如: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②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向往、眷恋之情,在清、静、悲凉中,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忧思和孤独冷落的感情。③文章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如: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类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2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
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
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顶多成了赭,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
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9.第七段中作者说“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这一个境界”是一个怎样的境界?(4分)
答:
答案 悠闲地、无肃杀、含蓄有生气的乡村晚景。
10.从全文来看,作者写到江南的哪些冬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答案 晴暖温和明朗的天气、植被、寒郊散步、雨景、雪景等,主要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表达了自己对江南冬景的钟爱之情。
11.在写到江南的冬雨时,作者在这一段的结尾写道“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在这里感到的“江南冬景的迷人”之处是什么。(6分)
答:
答案 不仅是江南冬雨农村图景给予作者悠闲之情,更是一种胸襟洒脱起来、得失俱亡、死生不同的人生境界。
12.作者运用一系列对比,描写了江南的冬景,请简要概括。(6分)
答:
答案 ①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②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写那种“明朗的情调”;③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对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3.下面一段文字,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写景状物有声有,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请细细品味,以“春”为对象仿写一段文字。(6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