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随笔: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关联的
学⽣说,“既然事物(现象)是普遍联系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任何两个事物(现象)之间都是有关联的。”
⽼师问,“这个理解是不对的,因为任何事物(现象)都有联系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现象)之间都有联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如果我们把‘普遍联系’理解为任何两个事物(现象)之间都存在联系,那就是犯了唯⼼主义的错误。”
学⽣说,“但是,我们讲的联系不是事物之间的吗?既然是事物之间的,那么最少就是两个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了。”
这确实是⼀个有意义的问题,世界的普遍联系可不可以理解为“任何两个事物(现象)之间都存在联系”呢?
在这个世界相遇请注意,当我们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时候,这⾸先就是⼀个理论预设,即我们将这个世界视为⼀个整体(世界统⼀于物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限多样的、纷繁复杂的世界是⼀个统⼀的物质世界,那么,
作为作为整体的物质世界中的⼀个部分(要素或环节),其中的某⼀个部分(要素或环节)和其他的任何⼀个部分(要素或环节)是不是存在联系呢?即使它们之间不是存在直接的联系,也总是存在间接的联系吧?即使不是存在这样的联系,也是存在那样的联系吧?即使现在没有这样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联系吧?从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既然都是作为这个整体的世界的⼀个部分(要素或环节),那么其中的任何⼀个部分(要素或环节)都可以通过整体(世界)⽽与另外任意⼀个部分(要素或环节)建⽴关联,这难道有什么疑问吗?
换⼀个⾓度⽽⾔,“⾬中⼭果落,灯下草⾍鸣”,这与我有何关系?“⼀只蝴蝶在亚马逊森林中煽动翅膀”,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北极的冰块融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今天的“美国⼤选”⼜与我们何⼲?这个世界上中的⼀个事物(现象)与另⼀个事物(现象)之间有没有关系,对于这个(那个)事物本⾝⽽⾔并不存在,只有“⼈”才会去深切地思考这样的问题,⽽“⼈”⼀旦去考虑,他就会基于某种⽴场、视⾓和利益、价值,去发现、寻觅这些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关系中去确认其对于⾃⾝的意义,甚⾄还需要通过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借助某些客观的条伴、因素去建构或消弭某种关系,从⽽使事物(现象)之间本来隐⽽不显的关系清晰地显⽰出来,并通过这种关系的揭⽰、解释或显现,⽽确认⾃⼰的存在,也就是说,⼈之为⼈,其实是通过主动建构⾃⼰与外部世界任何⼀个事物(现象)之关联⽽显现出来的。这样,当我们本来疑惑的“这个世界与我有何关系”的问题,就转化为“我也这个世界有何关联”了。如果
说,“我”与这个“世界”没有关联,那么我⼜何在呢?因为,这个“世界”是不在乎也不会意识到“它”与“我”有何关联,为何需要有这样那样的关联,⽽只有“我”才会这样真切地在乎这种那种关联。当然,“我”与这个“世界”的关联,⼀定会涉及到“我”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个存在的事物(现象)之间有何关联的问题,即使这个事物(现象)与“我”相隔千⾥万⾥,甚⾄从未谋⾯,也会因为我努⼒建构的“关联”⽽清晰地显现出来,并成为“我”的“世界”的⼀部分,正是通过“我”与“任何⼀个事物(现象)”之间的关联,才确证了“我”与这
个“世界”的关联,并确证了“我”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和意义——“我在这⾥”!
所以,联系不是⾃然⽽然的,联系是我们作为“⼈”去发现和建构的,这是我们通往世界的桥梁,也是我们⾛向彼岸的幽径,是“我”和“你”在这个世界相遇、相聚的“本原”,也是⾃我救赎的起点,因为“我”和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个⼈、任何⼀个事物(现象)都是有关联的,就是和那些曾经出现过和只可能将来出现过的事物(现象)也是有关系的,正如英国⽞学诗⼈约翰·邓恩所说的,“谁都不是⼀座孤岛/任何⼈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类之中/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鸣/它就是为你敲响!”
所以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是不是有关联”这个问题,对于任何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灵魂的存在物⽽⾔,是不存在的,但是对于“我”对于“你”,我们虽然从未谋⾯,这⼀⽣也许没有机会相聚,但是却仍然是有意义的。
2020.11.03,夜读有感⽽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