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山楂树之恋讲纪录片的纪实与虚构
我认为这部小说还是没有脱离快餐文化的痕迹,但他的可取之处在于他细腻的表达。最近很少看到有小说这么细腻的刻画人的心理活动。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静秋下乡采写村史编写教材,老三与静秋一见钟情。但静秋纠结于自己的出身、纠结于老三的出身、纠结于当时社会环境对早恋的看法,纠结于这段感情会为自己的将来带来的后果,尤其是纠结于他所认为的在恋爱中男性应该努力追、女孩努力跑并在最后无可奈何半推半就中接受感情的关系模式,所以一直在这段感情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但是静秋是喜欢老三的,所以在听说老三在城里有个未婚妻时,非常生气,毅然不再理老三,并很快地调整好自己。但老三却始终不放弃静秋,不断的关注着他,默默地给于他关怀,总会在静秋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身边。最终静秋准备接受老三,但是苦于留校的表现,只能与老三暂时分离。老三在等待的过程中,查出白血病,并离开人世。
我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都是跟着主人公在想,因此主人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行为都有了他的理由,而在电影中却完全看不到这些。电影只是在给观众讲故事,而且讲故事的语言也类似于我们平常给孩子讲故事时说的从前,很久很久以前,后来等等。这部电影的讲述方式和好多电视台的栏目完全相似,比如《今日说法》、比如《情感部落格》等等。主持人讲个主线,然后让观众看看画面,只不过主持人没有出现,而以字幕的形式出现了。
电影看完后,我跟朋友说,没看过小说的人可能看不懂这部电影。因为我没有在主人公的身上看到任何情绪的高潮。导演安排了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但是没有交代为什么会一见钟情,而且在电影中,我没有看到他们是怎么一见钟情的。在静秋离开乡下前,老三与静秋一共见了六面。第一面静秋和欢欢去喊老三吃饭,第二次见面是在村长家吃饭,第三次是老三给静秋换灯泡,第四次是老三给静秋送钢笔,第五次是老三等静秋从城里回来并牵了静秋的手,然后静秋听说老三有未婚妻,给老三甩脸子。我细细体会,我不知道他们的感情是在什么时候萌芽的。非常奇怪,唉,怎么突然就好上了。
静秋静秋回城后,老三托长芳送过一次钱、自己送过一次山楂果、又托长林送过一次核桃和冰
糖。但是电影对钱对静秋的意义、核桃和冰糖对静秋的意义以及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核桃和冰糖是多么的不容易得到却没有提及。这些不提及,就不能充分展现老三的帮助对静秋的意义。也就不能为后来静秋为什么那么大胆的接受了老三的爱而作铺垫。
诸如此类的粗糙表现电影中比比皆是,所以在小说中,观众体能会到的、随着主人公情绪起伏的感情在电影中完全没有感觉。看完小说,我自己偷偷的号啕大哭来发泄自己的情感,可是在电影中,我没有感受到丝毫的悲情。我想这就是因为小说的细腻与电影粗线条的结果。
再说说演员。电影中的静秋完全没有小说中的静秋那么能干,在修篮球场的那一幕中,看那个静秋拿铁锹挖水泥的样子,完全是一个娇小的样子,这种娇小在我身边也有很多,那完全不是劳动人民的模样。不知道导演为什么没有让演员好好练练拿铁锹的姿势。
什么样的人都能成为张艺谋导演电影中的演员,这无关乎演技,只有形象符合老谋子的理想,就能成为谋男谋女。因为在张艺谋的心中,他有一套完全的框架,每一场戏,演员只要做出老谋子创造的自认为能表达剧情的动作,就OK了。
顺便说一句,张艺谋的电影即使在骂声一片的《英雄》和《十面埋伏》中,我也认为也只有张艺谋才能导演到那个程度。我赞赏《英雄》讲故事的方式,和《十面埋伏》中那些维美的场景,但是在《山楂树之恋》中,我什么也看不到。
这部电影取材于感动于万千人的小说,却没有让观众感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