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作文
雷锋的故事作文(通用24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雷锋的故事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雷锋的故事作文 篇1
自从由东北回来后,周玉凤在西安焦化厂工作了三年,因国民经济调整,周玉凤从工业部门调到西安市蔬菜公司东关菜场,当了一名营业员。起初她对服务行业不习惯,但一想起雷锋对自己的鼓励,浑身是劲。工作中,她吃苦在前,拉菜、送菜、加工、整理,样样都抢着干。有一年冬天,菜场销售冬贮菜,她拉上车子,早出晚归,送货上门,服务到家。一段时间里,她几乎跑遍东关地区所有家属院和机关单位,领导分配给她12天的任务,她9天就完成了。不仅保证了居民冬菜的贮存,也降低了菜场的消耗。
还有一次,单位从外地组织回一批莲花白,因量太大,若不及时加工就难以出售。快下班时,
她叫了两个同事,利用晚上时间,加工了1000多公斤,保证了第二天的供应。周玉凤做服务工作注重服务质量,宁愿自己多麻烦,也要使顾客方便。有一回,她给一个单位食堂送菠菜,人家嫌菜有黄叶,她说我给你们择好行不行,人家以为是客气话,把菜收下了。下班后,周玉凤果然给人家择了菜,那同志感谢地说,真没见过这么好的服务员。
1963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雷锋生平事迹的长篇通讯《的好战士――雷锋》。开始,周玉凤以为是同名同姓,不敢相信。后来,又从其他报纸看到了雷锋的照片和介绍,当看到“鞍山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几个字时,她的心一下子沉重了。几天里,她思念着曾和自己一起奋战在工业基地的雷锋,回忆着雷锋曾对自己的帮助,心中有一种无限的伤感。但一想起雷锋是时代的英雄,青年的楷模,又觉得有几分骄傲,她为能有这样好的师傅而感到高兴。周玉凤把对雷锋的怀念,化作学习雷锋的具体行动。她努力实践雷锋精神,踏踏实实地做人民的勤务员,热心为众服务。她多次被评为优秀营业员、先进生产者。在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中,她23岁时曾作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出席过西安市的英会,陕西电视台还邀请她到演播室谈学雷锋的体会,《中国青年报》还对她做过报道。
在服务行业干了28年的周玉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0年她从蔬菜部门退休,但
她不享清福,义务在一家国有大厂家属院做起了门卫工作。不论刮风下雨、节假日,都坚守岗位,多次受到家委会的表扬,还被厂里评为“创安”先进个人,她的事迹上了厂报和闭路电视。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治安大妈”。周玉凤关心公益事业,热情为众服务,助人为乐,被当地街道办事处评为“十佳文明市民”。
如今周玉凤年纪大了,赋闲在家,但她人闲心不闲,常帮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抽空给孩子们讲雷锋的故事。周玉凤认为,雷锋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不管时代再变,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大家都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雷锋的故事作文 篇2
一天,雷锋因共登上了从抚顺到沈阳的列车。你看他,以上车就忙个不停。他主动帮列车员扫地、擦玻璃、收拾桌子,给旅客倒开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人座位。一会儿,就忙得满头大汗。别人叫他休息,他总说不累。
到沈阳站换车的时候,雷锋在车站内发现一位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因丢了车票而焦急万分。他急忙上前问明了情况,原来这位妇女是从山东来的,要去吉林探望孩子他爹。雷锋
就安慰她不要着急,并领着她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车票。大嫂接过车票,热泪夺眶而出。
又一次,雷锋到丹东作报告回来,早晨5点钟到沈阳换车回部队,过地下道时,他看见一位老大娘,拄着棍、背着大包袱,很吃力地走着。雷锋迎上去一问,知道大娘从关内来,是到抚顺去看儿子的。雷锋立即把包袱接了过来,一手扶着老人说:“大娘,我送你到抚顺去。”
老人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上车后,雷锋给老人了座位,自己就站在老人身边。他问老人的儿子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老人说儿子是煤矿工人,出来好几年了,老人没有来过抚顺,还不知道儿子住在哪里。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了雷锋。他看了信封上的地址,写的是“抚顺市XX信箱”,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儿子的迫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您到儿子。”
“那敢情好!”老人高兴得眉开眼笑。
火车进站后,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帮助老人到了儿子。母子见面,老人的第一句话是:“儿呀,若不是这孩子一路送我,娘怕还不到你呢。”
老人的儿子拉着雷锋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雷锋的故事作文 篇3
雷锋所在部队驻地附近有个牛家屯,雷锋经常去那里帮助众。
牛家屯里有一户人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都六十多岁了,不幸都中风,躺在床上不能动,父亲四十多岁,腿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帮生产队放牛赚工分,哥哥二十岁,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弟弟十二岁,辍学在家,照顾爷爷奶奶,料理家务。
雷锋看到这一家人非常心酸,想帮助他们。可怎么样才能真正帮到他们呢?
雷锋想到一个好主意,帮助十二岁的弟弟,教他读书识字。
于是,雷锋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到牛家屯教弟弟文化课,还帮助弟弟一起照顾爷爷奶奶。弟弟非常聪明,一年就学会全部小学的课程,又在自家架起小黑板,教比他还小的朋友读书识字。
大家都夸弟弟,弟弟说:“多亏了雷锋叔叔帮忙!”
雷锋的故事作文 篇4
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的雷锋,是世人的楷模。人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1960年1月参军,11月入党,在他22年的光阴里,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千古传诵的佳话。雷锋事迹作文
一次,雷锋生病了,在去卫生院的路上看到了一个建筑工地,顿时,他被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吸引住了:运砖的,砌墙的、拌水泥的……个个汗流浃背,干劲冲天。这时,广播里传来:“……砌墙的同志大显身手……运砖的同志供不应求,加油啊……”听到这儿,雷锋就把生病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立刻奔向砖场,一下子运了十几趟的砖头,汗水湿了他的衣服。雷锋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帮助大娘买车票,帮助小孩子回家,帮助工友扛水泥……
雷锋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
在雷锋看来,为人民服务永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是自己幸福的源泉。他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就是这样,在自己22年的光阴里,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做了无数的好事,帮了无数的
人。同学们,我们要以雷锋为楷模,传承他的精神,发扬他的传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的故事作文 篇5
长沙解放后不久,新中国就诞生了。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小雷锋扛上了红缨,当上了儿童团团长,每天带领小伙伴们站岗放哨,还跟大人们一样学唱歌,排着队去开会。早晨踩着露水出去,晚上顶着星星回来,没日没夜地站岗,再忙也不觉得疲倦,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
轰轰烈烈的土改开始之后,安庆乡农会的党组织派雷锋带领小伙伴们监视地主分子,只许他们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小雷锋亲眼所见的一幕幕事情让他有说不尽的感慨(kǎi):过去耀武扬威的地主老爷们现在都点头哈腰,威风扫地;平日里被欺压的佃户如今也扬眉吐气了。这对从小就遭遇了家庭重大变故的小雷锋来说,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种惊喜,这种欣慰,真是难以言表。
打土豪,分田地。按照政策,小雷锋分了两份,一共是二亩四分水田。农会为了照顾他这
个孤儿,还在其他方面都对他进行了照顾。一个孤儿有了自己的财产,还有了自己的田地,这比起操劳了一辈子都还没落下一寸土,
甚至连糊口都困难的爷爷和父亲,雷锋有了诸多感慨。
不久,雷锋的家乡办起了第一所小学。安庆乡农会保送雷锋免费读书。开学第一天,农会主席彭大叔亲自送他去上学。小雷锋太高兴了,嘴都合不拢。当新书和笔记本发到手中以后,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谁能想到不久前还背着讨米袋子躲避地主家狼狗的小雷锋,如今穿上了新衣,背上了新书包,成了新学生!
六奶奶家离学校有近十里的山路,他每天都早出晚归。夏天的时候,炎热多雨,蚊虫又多,泥泞的山路常常让他摔了一个又一个的跟头;冬天山区格外寒冷,因为六奶奶家穷,且年岁越来越大,雷锋不愿六奶奶买鞋,就自己编草鞋穿,脚丫常常被冻得通红。但他从来不喊苦,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雷锋特别爱学习,从一年级认字开始,他就跟着老师一笔一画地写,一字一句地念,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课外时间,他也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不论是在田间
地头,还是拾粪砍柴,他都不忘带着课本,休息的时候就读上两页。因为他的刻苦,成绩一直很优异,所有的老师都对他评价很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