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级健康促进质量控制中心标准
(试行)
一、基本要求
(一)设置条件
1、证书:《医疗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执业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执业行为在许可范围内。
2、区县级健康促进质控中心有以下专科中的2个学科(妇产科、泌尿、康复(或保健科)、麻醉、放射、神经、胃肠、呼吸);
3、必须具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药物技术的能力。
4、必须具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测条件,包括盆底功能检查、超声检查。
5、必须设置有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卫生宣教设施(如宣教课室、宣传栏、网络系统等)。
6、必须具有3A(含)以上健康促进中心资质。
(二)在编人员要求
健康促进1、中心设置负责人1人(可由健康促进中心负责人兼任),有国内外盆底学习经历,《健康促进培训结业证》(项目主管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发出)。
2、中心设健康促进质控专职人员至少1名,必须具备健康促进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主要负责组织对2A和1A级健康促进中心督导和评审。
3、专业技术人员至少2人(临床医师1人,专职技术人员1人或护理1人),从事盆底防治专业人员必须有取得《医师资格证》和相关注册证以及《盆底技术培训结业证》(由卫生行政相关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发出)。
临床医师必须具有医学学历;必须掌握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专业知识;掌握盆底康复的临床知识。
(三)场所要求
场所须包括盆底知识宣教室、盆底咨询检查诊室;盆底功能检查室。
1、盆底知识宣教室:可利用机构会议室或者院外协议场地(200平方米以上),有网上教育系统、图文并茂宣传版面和手册、电教设备、教学模型等。(包含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指南、操作规范、健康促进中心资格宣传指南)。
2、门诊设盆底疾病咨询检查诊室(15平方米)。
3、中心设置盆底功能检查室(20平方米)。
(四)设备条件
1、8通道以上多组织多功能神经肌肉诊断设备,配有肌电头(禁止一次性)、阴道压力探头;电生理筛查设备进行盆底5项筛查,家庭移动可携带的智能化小型电生理检测和健康非医疗化设备;
2、大数据系统:自动统计问卷、病例、盆底检查结果、预约诊疗、上传下转诊治数据,
打印分析报告,远程疾病会诊等。局域网、盆底功能防治工作站、平台、参与网约家康和优家康APP。
3、盆底B超。
4、宣教室应配有电教设备和网络教育平台和工具。
5、预防以无损伤的电生理技术和中医技术为主,不建议使用激光等损伤性技术。
(五)其他
1、临床常规检验(三大常规、常规生化,影像学检查)
2、尿液细菌培养。
二、管理
1、必须按期对工作情况进行自查,按要求向项目办公室提交年度报告。
2、各种病历及其相关记录,须按照相关要求,予以严格管理。
3、应建立以下规章制度:①病案管理制度;②随访制度;③病房管理制度;④各级医生查房制度;⑤各项技术操作常规;⑥各科室会诊制度;⑦消毒隔离制度;⑧材料管理制度;⑨仪器管理制度;⑩各级盆底中心间转诊、会诊制度。
4、技术安全要求:①要求具有基本急救条件,包括供氧气管插管等用品和常用急救药品和设备等;②采用麻醉技术的,必须配备相应的监护、抢救设备和人员;③实验用的材料(包括阴道探头等)必须是无毒、安全、清洁。
5、健康促进质控实施方案、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三、质量标准
(一)盆底防治质量
1、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妇女防治技术、盆底康复的适应症、禁忌症、盆底康复设备等技术操作方法规范熟练。
2、正确使用康复设备,有切实可行的盆底防治措施,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方法科学,符合要求。
3、病历和自动统计功能的电子病历质量优良。
4、开展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筛查。
5、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人数每年1千人。以肌力5级,疲劳度为0,阴道压力张力正常、症状消除等为治愈标准,肌力升高达3级以上为有效,盆底康复有效率应达70%以上。参与盆底康复率50%以上。有与肛肠科、泌尿科及呼吸科会诊记录,初步建立对基层医疗进行网络多科和上下级医院会诊网服务流程。做到随时记录,网络管理及时上报。
6、健康促进人数3万人/年以上。
(二)护理质量
1、实行三级或二级护理管理体制,有专职质控部门,定期对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专项护理、服务达标率进行评审、质量改进的追踪评价。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
4、诊室、病房每日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5、室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整洁、安静、舒适、居住单元符合要求。
6、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礼貌待人、态度和蔼、言行规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