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故事-与虎谋皮
与虎谋皮意思是跟老虎商量取下它的皮来,比喻所商量的事要牺牲对方的根本利益,一定不会,也用来形容与坏人商量,要他放下私利。那么这个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与虎谋皮
春秋末期,鲁定公知道才能盖世,影响很大,想拜他为司寇,就准备与卿大夫们商量此事。这一天,鲁定公遇到左丘明,就问道:“我想与卿大夫们商议商议,可不可以让孔子担任司寇之职,让他来鲁国的朝政呀!”
左丘明对他说道:“国君呀,您要好好想一想!孔子如果当了司寇,掌握国家政权,那些卿大夫就会失去权柄。既然这样,您与这些人商量能有什么结果呢!他们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一定会添油加醋地说孔子的坏话,为他出任司寇设置障碍。
“我听说,在周朝有个人,特别羡慕别人的裘皮服装,准备自己也做一件。他听人说,狐狸皮做的裘皮服装最为珍贵,脑子里就转开了念头:山上的狐狸非常多,为什么不上山去与它们
商量一下呢?
“这样一想,他不禁高兴起来,往山上走去。刚上了山,他就遇到一狐狸。这个人对狐狸们说道:‘亲爱的狐狸们,我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皮衣,因此来你们商量一下,请你们把身上的皮剥下来送给我吧!’
“狐狸们见到此人要剥它们的皮,心中非常害怕,纷纷逃窜。一转眼就在高山深谷中消失了。这个人还觉得狐狸过于无礼,居然不给自己一点儿面子,心中十分生气。
“过了些日子,这人想祭祀祖宗,可是没有羊肉。他忽然想起,山脚下常有一大羊在那儿吃草。于是,他便又高兴起来,来到山脚下,对众羊说道:‘亲爱的羊,我准备祭祀祖宗,尽一尽自己的孝心,却缺少羊肉。你们能不能急人所难,向我贡献一点儿羊肉呢?’众羊听了,吓得‘咩咩’地叫个不停,纷纷逃往密林之中。
“这样一来,这个周朝人十年也没有做成一件裘皮大衣,五年也没有完成一次祭祀典礼。这是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因为他错了商议的对象。您想重用孔子,却要与那些即将失去权力的大臣商议,这与向狐狸要皮、向羊要肉有什么区别!”
鲁定公听了左丘明的话,才恍然大悟,说道:“你说得太对了!我现在想清楚了,就拜孔子为司寇,不和那些卿大夫商量了!”没过多久,鲁定公真的封孔子为司寇,让他行宰相之权。
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国势越来越强,威震天下诸侯,连强大的齐国都有些害怕。
后来,人们将“与狐谋皮”改为“与虎谋皮”。这个成语就流传开了。
◎故事出处
《太平御览》:“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
◎出处译文
想做价值千金的裘皮大衣而与狐狸商量要它身上的皮。
簪缨世族
簪缨世族(zān yīng shì zú):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出自 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集思广益
三国时,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他就是蜀汉后主。由于后主年轻,朝堂中的大小国事,都由丞相来拿主意。这样,诸葛亮权倾朝野,成了蜀国政权的实际掌握者。虽然诸葛亮的威望很高,功勋卓着,但他从不骄傲,而是经常听取下级的意见,来改正工作的缺失。
丞相府中,有一位掌管文书事务的主簿官,名叫杨颙。当时,他看到诸葛亮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过问,就觉得这种工作作风对于蜀国的发展极为不利。
有一次,杨颙对诸葛亮说,处理国家大事,上下之间应该有不同的分工。他还引经据典,列举了史书上的着名例子,劝诸葛亮不必对一切文书都亲自处理,不要为琐碎的小事而劳神,应该把一些琐细的事情交给下属去办,而自己则履行丞相职责,只抓军政大事。
诸葛亮觉得杨颙的意见很有道理,因此对他的提醒非常感激。但是因为刘备对自己恩深如海,他唯恐一时不慎,辜负了刘备所托的大事,仍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
后来杨颙染上重病而死,诸葛亮心里非常悲伤,一连痛哭了好几天。诸葛亮还特别写了一篇文告,鼓励下属参政议政,多提意见。
这篇文告就是着名的《与下教》。
他在文中写道:“国家大事需要大家共同讨论,所以丞相府让大家都来议论政事,以便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真知灼见,从而振兴汉室江山。”
◎成语释义
形容集中众的智慧和意见,办事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故事出处
诸葛亮《与下教》:“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出处译文
丞相府让大家都来议论国事,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真知灼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