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筛选并整合文章相关信息,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3.掌握文章采用的多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文中的基本观点。掌握本文“三段式”论证结构的特有形式。
学习文章论述问题的辩证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性。掌握文章采用的多种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缙是明朝有名的才子。有一天,一个秀才自以为得了一副佳联,他联对,秀才念道:“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这秀才自比马、鹰,视别人为牛、驴、鸡、鸭,实在狂妄。解缙听了大笑,当场也作了一副对联送他:“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秀才听了,顿时满面羞愧。
二、文体知识:政论文
内涵:政论文是以政治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论述文。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论述政治问题的,自然是政论文;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社会论文、思想论文,也可以归入政论文;报纸杂志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等大多数也是政论文。
政论文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①政治性:政论文常常研究重大政治问题,对于那些政治彩浓厚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也会进行理论与实际的探讨,体现政论文的政治敏锐性。
②指导性:政论文不仅要用道理说服人,而且常常会进而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导。
③严密性:政论文特别强调评价的准确性、论证的逻辑性以及行文的周密性。
三:写作背景。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虽然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但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思想尚未肃清,仍然存在着党风不正、学风不正和文风不正的问题。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
1941年5月,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严肃地提出了党内反对主观主义的斗争任务。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四、课堂活动。
活动一:整体感知——自由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1.本文写了几部分内容?
2. 简要概括每部分的主要是内容什么? 关于学习的对联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历史经验,说明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重要性,正面论述改造我们的学习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二部分:指出在学习中存在的三方面的缺点,从反面论证我们的学习必须改造。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论述的基础上,把两种对立的学习态度进行对照,进一步证明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学风。这一部分是对第一、二部分思想的一次反复和加深。
第四部分: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的三点建议,为在学习问题上的改造指明了途径。
活动二:细读课文,探究文本。
1.既然《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中心论点是“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那么充分肯定我们党在学风方面一些“很好的现象”的第一部分能否删去?
明确:
不能。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能宣传片面的、孤立的、绝对化的观点,必须运用辩证法发展观点、联系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文章第一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正面论证了树立马列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对二十年来我党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面所取得进步的回顾,告诉我们改造学风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也具有可能性,从而增强了我们改造学风的信心。因此,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删去。
2.《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第二部分文中谈了什么问题, 阐述了哪几类“极坏的典型”?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
在这部分中,作者谈了“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主要阐述了三类极坏的典型:一类是对现状不作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一类是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只能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一类是学习马列主义时理论和实际相分离。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作者在列举主观主义态度的三方面表现之后,又举出这三类“极坏的典型”进一步说明其危害,充分证实了党内确实存在着主观主义的学风,“不可等闲视之”。
3.第三部分第16段中的对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形象地讽刺了哪类人?
明确:
修辞手法:从句式上看,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多义性上看,运用了双关(表面上是描写外在形态,实际上是描写思想作风)的修辞手法;从芦苇、竹笋的拟人化上看,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这副对子讽刺了只会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主观主义者。
4.就全文来看,能否将本文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改造”替换为“改进”或“改善”?
明确:
不能。“改进”“改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改造”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改造”的程度重于“改进”“改善”,反映出对当时的学风极为不满,对教条主义深恶痛绝,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用“改造”表明程度深,范围广,希望彻底改变学风,否则革命事业就难以前进。
5.《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部分的主旨在“反复地说明”,这一部分是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
复?
明确:
不是。作者虽然说要“反复地说明”,但这一部分内容并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复,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反复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加充分。从论证角度来说,这部分虽也谈到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等,但在概括归纳其表现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分析,将其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类型,并指出其特点,在揭示其危害的同时还揭露出它的实质,指明对待它应有的态度。同时,在这部分中不是单写主观主义的态度,而是将它与马列主义的态度相对照,从而更加突出了改造学风的迫切性。
活动三:探究写作特。
1.本文在论证结构、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举例简要分析。
论证结构清晰明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文章在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
本论部分(一、二、三段)阐明了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
结论部分(四段)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
论证方法丰富多样。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
(论证思路当堂训练,详见课件。)
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一是对比论证。正反对比,是非分明,说服力强。比如第三部分把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从表现、特点等方面逐一加以对比,揭示了主观主义的危害,论证雄辩有力。另外,文章的第一部分谈取得的成绩是从正面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而文章的第二部分谈缺点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这也是一种对比。
二是举例论证。引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如文章第一部分在提出论点之后,便用二十年来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学习和发展等概括性的事例作为论据,论证论点。第二部
分在论证“还有很大的缺点”时,列举了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三个方面的情形,也是用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的。
三是引用论证。作者在列举事例的同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有时还引用革命导师的论断来加以论证。如第三部分,为了强调客观实际的重要性,作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增强了论证效果。
2、赏析本文语言三大特点: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准确性(遣词、造句、段落层次的准确严密)
鲜明性(观点鲜明、感情彩鲜明)
生动性(可以选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来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准确性——用词的恰当。
(1)例如:“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
“基本”二字很有分寸,表明了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任务,而是主要的根本任务。
(2)例如:第一部分在谈到我党“幼年”时期和现在对马列主义认识上的差距,是分别称之为“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和“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肤浅”和“深刻”适用于表明认识程度的一组反义词;“贫乏”和“丰富”适用于表示认识广度的一组反义词。两组反义词相对举,说明差距大,前面再加上“何等”,表明严重程度深。
鲜明性——善于进行正反对比
第三部分,把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加以对比,十分鲜明;
鲜明性——爱憎分明的态度
作者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当谈到主观主义的实质时,作者大声疾呼,“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生动性
①善于使用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用“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这样的口语,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使文章显得活泼有趣。
②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古为今用。“无实事求是之意,有之心”“等闲视之”,“若明若暗”,“诸如此类”,“懂得甚少”等等,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
③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上,如用“留声机”比喻留学生一切照搬外国,用“钦差大臣”“瞎子摸鱼”等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令,既贴切生动,又通俗易懂。多次使用排比,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语意跌宕,层层深入。
五、总结全文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针对党内学风中存在的问题所作的重要报告,文中指出应将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进行改造。文章对主观主义的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作了精辟透彻的论述,并提出了改变学风的具体建议,号召全党要研究现状,研究中国的历史,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