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阻计算
绝缘介质损耗计算
电线电缆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计算
铠装损耗计算
热阻计算
载流量计算
✧电线电缆允许短路电流计算
✧电线电缆短时过负荷电缆载流量计算
✧电力电缆相序阻抗计算
✧电线电缆导体和金属屏蔽热稳定计算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
一、交流电阻计算
1. 集肤和邻近效应对应的Ks和Kp系数的经验值:
导体不干澡浸渍:
日文文章
导体干燥浸渍:
2. 工作温度下导体直流电阻:
—20oC时导体直流电阻 OHM/M —20oC时导体电阻温度系数
3. 集肤效应系数:
1.一般情况:
2. 穿钢管时:
f—电源频率Hz
4. 邻近效应系数:
a. 二芯或二根单芯电缆邻近效应因数:
一般情况:
穿钢管时:
dc:导体直径 mm s:各导体轴心间距 mm
b. 三芯或三根单芯电缆邻近效应因数:
(1)圆形导体电缆
一般情况:
dc:导体直径 mm s:各导体轴心间距 mm
穿钢管时:
dc:导体直径 mm s:各导体轴心间距 mm
(2)成型导体电缆
一般情况:
穿钢管时:
残疾人吧
dx: 截面和紧压程度均等同于圆导体的直径 t: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即两倍相绝缘厚度)
5. 集肤效应产生电阻:
6. 邻近效应产生电阻:
7. 导体交流电阻:
二、绝缘介质损耗计算
1.导体电容:
Di—— 绝缘层直径(除屏蔽层),mm dc—— 导体直径(含导体屏蔽层),mm
非屏蔽多芯或直流电缆不需计算绝缘损耗
ε:介电常数 PE:2.3 pvc:6.0
2. 单相绝缘介质损耗:
ω=2πf
U0:对地电压 V C:电容 F/m tgδ:介质损耗角正切 0.004
三、电线电缆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计算
金属套截面积:
A = π(Dso体恤入微 + t) t 'MM^2
金属带截面积:
A=π(Dso+nt)nt/(1±k) (重叠:1-k,间隙1+k)
金属套电阻:
Rs:金属套工作温度时电阻,Ohm/km ρs:20oC时金属套材料电阻率, Ohm.mm^2/m
αs:金属套电阻温度系数,1/oC K: 金属套工作温度系数(0.8-0.9)
θs:电缆导体最高工作温度,oC θo:标准工作温度,一般为20oC
A: 金属套截面积,mm^2
总金属套电阻:
Rs1:金属套电阻,Ohm/km Rs2:金属带电阻,Ohm/km Rs3:其它电阻,Ohm/km
1.单芯电缆或三芯SL型,三芯钢管型电缆:
S:带电段内各导体间的轴间距离 Ds:金属套平均直径
Ds:金属套平均直径
D1…陈伯达复方北豆根.Dn:第1至n层的金属护套前外径,mm
t1….tn:第1至n层的金属护套厚度,mm
N:金属护套层数
电缆类型1:
单芯三相电路等边三角形敷设电缆;三芯非铠装分相铅包(SL型)电缆; 两根单芯和三根单芯电缆(三角形排列)金属套两端互联接地;正常换位金属套两端互联平面排列的三根单芯电缆
(1).护套二端接地(涡流损失系数不计)
(2).护套单点或交叉换位互联接地(环流损失系数不计)
A1=3 A2=0.417
电缆类型2:
单芯三相电路等距平面布设
(1).护套二端接地(涡流损失系数不计)
电缆换位:
Se=1.26S (cm)
电缆不换位:
A相:
B相:
C相:
(2).护套单点或交叉换位互联接地(环流损失系数不计)
两侧电缆:A1=1.5 A2计算题二年级=0.27
中间电缆:A1=6 A2=0.083
电缆类型3:
钢管型三芯缆(分相屏蔽或分相金属护套,不分连接方式)
分裂导线:
rs:每cm电缆的金属套电阻(OHM/cm) r:每cm电缆的导体电阻(OHM/CM) Ds:金属套平均直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