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峰》赏析
舒婷发表《致橡树》以后四年,又有《神女峰》面世。《致橡树》通过“木棉”对“橡树”的倾诉,表现了对*平等、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观念的呼唤。而《神女峰》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是以反思为主流,携带各种反思思潮,以及Freedom主义思潮崛起的一个时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写于1981的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女性生命价值的重新思索,在当时体现了一种“背叛”、“叛逆”,但实际上体现了女性生命价值意识的觉醒,是进步的思想,是女性摆脱传统的枷锁,向现代女性范畴迈入的一种进步。
这是一首充满着人性光辉的诗,它写在诗人1981年6月乘轮船沿长江而下的旅途上。长江边神女峰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景物,关于她的传说,这里似乎不必再提起了。诗人面对神女,没有像历史赋予她的和今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的那样,将其作为贞洁和献身的象征;而是以强烈的当代意识戳穿了这些戕害女性的谎言。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说过:“女人不是天生就有的,女人是变成的。”这句表面平静的话,底层凝聚着世世代代的女性的多少酸辛!在路过神女峰时,人们都涌上甲板,望着远方的神女挥动手帕寄托自己的敬仰之情,他们没有想到这个传说中
积淀着多么陈腐丑恶的东西。只有诗人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痛苦的波涟如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她知道这“美丽的梦”,不过是“美丽的忧伤”,更使她忧伤的是,“神女”的忧伤和她竟是天渊般的差异。神女是被封建贞节观吞噬了的劳动妇女的化身,而她自身又为这种吞噬做了正面的诠释。为了荒谬的观念,牺牲青春的生命;为了祖宗,牺牲活人;为了一文不值的牌坊,竟让生命的鲜血灌溉的心“变成石头”!
必须指出的是,诗人不是反对女性的贞洁,探讨的也不是贞洁,而是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认为女性生命应该自由、蓬勃地舒展,像生命本身应有的样子。
诗人和站在船上,眺望美丽的神女峰,她本来也和众人一样向神女峰挥舞帕子,可是诗人突然收回帕子,捂住自己流泪的眼睛。诗人流泪是因为突然一瞬间觉得神女的“忧伤”。这为全诗奠定了情感的基调,诗人对“神女峰”所象征的神女充满深深的同情,蔓延开来,实际是诗人对中国历史上的女性深沉地同情。必须要注意的是,同为女性的舒婷对“神女峰”所象征的中国女性没有半点批判的意思,有的是深沉的同情!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诗人用外在的“衣裙”来表现内心的不平静,不仅将白衣裙比喻为云,也有将巫峡之上多变的云一并带出的意思,如临其境,妙。
“江涛/高一声/低一声”,涛声高低也表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翻涌。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诗人终于将笔触及到了关于神女命运的传说故事,看似美丽,实则忧伤。现代诗赏析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诗人质疑的是男权语境下“美丽的梦”,揭示了女性内心深处的悲凉。这种议论无疑深化了诗歌要表达的意思。
“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诗人通过蓬勃生长的“金光菊和女贞子”象征着女性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觉醒。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通过对比,体现对一种真正的爱情和生命观的抒扬。
然而时代不同了, “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这里的金光菊和女贞子是诗人眼前江岸上大面积生长的草木,它们蓬蓬勃勃生得勇敢而自信。诗人随手牵到诗中,形成一种象征,一种卑微而自豪自勉的象征,与远方的神女形成对照:生命和死亡的对照。这“新的背叛”是历史性的背叛,是觉醒了的现代女性对封建枷锁的一次性摧毁!最后,诗人用掷
地做金石之声的理性语言宣告了新时代全新的价值确认方式: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真是斩钉截铁的新女性意识的高扬!
一般地说,现代诗是回避直接的理性语言的。但这首诗的理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哲理,它是诗人生命底层锻炼出来的思考的血滴;是涉过骚动不宁的生命感觉的洪流,抵达的另一片清澈觉醒的天地,这里面个体生命的体验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这也是这首诗不显得有筋骨无血肉的原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