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年级阅读指导⽅法
  ⼩学⽣的阅读是⼩学阶段的⼀个重点,也是他们与作品的⼀个共鸣,下⾯⼩编为⼤家带来了⼩学语⽂⼆年级阅读指导⽅法,供⼤家参考。
  1⼩学语⽂⼆年级阅读指导⽅法
  ⼀、阅读⽅法
  1、三读法
  ⑴浏览性的泛读。对⼤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录、内容提要、前⾔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⑵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的知识等,这就要求“⼀⽬⼗⾏”。
  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脑跑在眼球前⾯,掌握快速阅读的孩⼦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九⼗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⑶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质兼美的出⾊作品,需要静⼼细读,体会⽴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的知识营养。有的好⽂章要反复地读⼏遍,甚⾄熟读成诵。
  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法
  ⑴圈点勾画。即⽤相关的符号在书或⽂章上记录下⾃⼰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符号分别标⽰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⑵作批注。即在⽂章旁边写出⾃⼰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的纰漏等。
  ⑶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⑷作卡⽚。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励学⽣把名⾔警句、精彩⽚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上,以随⾝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⑸进⾏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包括改⼈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以上“动笔墨”的⽅法,要根据学⽣年级不同,在要求上体现差异。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作摘记、作卡⽚;中年级编提纲、作批注;⾼年级写体会、再创作。
  3、边读边思考的⽅法
  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法的基础和前提。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逐步掌握分析、概括、⽐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阅选⽅法指导课”的结构
  1、专题阅读⽅法指导此环节是关键,教师要在“专题”上动脑筋,花功夫。指导内容要⽬标集中,每次只能教给学⽣⼀种阅读⽅法甚⾄⼀种⽅法的⼀个⽅⾯。
  如品味性的精读可以分为词句的品味、段的品味、篇的品味等多个专题。指导⽅式要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结合个⼈读书实践,谈做法、谈体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总结出⽅法;可以学⽣先阅读尝试,然后总结⽅法;也可以由教师运⽤实例进⾏专题讲座。
  ⽆论采⽤哪种⽅式,都要使学⽣真正认识某种阅读⽅法的精髓,并通过阅读实践,切实掌握,以提⾼读书的品味和质量。但本阶段时间不宜过长,⼀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
  2、学⽣阅读实践在学⽣掌握⼀定的⽅法后,应安排充⾜的时间,让他们运⽤所学⽅法进⾏阅读体验。通过实践,加深认识,巩固所学,形成技能。为了便于训练,学⽣阅读的材料可以由教师统⼀发
放或规定,可限制范围。
  如指导了浏览性的泛读⽅法后,可布置阅读报纸或故事类书刊;指导了探求性的速读⽅法后,可向学⽣提出⼀个思考性问题,让学⽣阅读与此相关的材料寻答案;⽽指导了品味性的精读⽅法后,就要引导学⽣欣赏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在学⽣阅读期间,教师巡视,回答学⽣的质疑,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尤其要注意帮助阅读能⼒较差的学⽣。倡导学⽣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段时间后,允许学⽣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3、畅谈收获体会要让学⽣结合阅读实践体验,谈出⾃⼰是怎样运⽤所学⽅法进⾏阅读的,这样阅读的好处、收获,以及在实践中领悟出的新⽅法、发现的问题等。
  通过检查学⽣对所学⽅法的运⽤情况,不仅利于教师掌握情况,及时调控矫正,还有利于学⽣间的启迪、提⾼。需要说明的是,⼀种⽅法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单靠⼀两次的训练是不能奏效的。
  因此,教师需引导⿎励学⽣运⽤所学⽅法,进⾏⼤量的课外阅读。
  2⼩学语⽂⼆年级阅读指导⽅法
  ⼀、激发读书兴趣,营造读书氛围,拓宽课内外阅读渠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的全部⼼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就没有好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笔者认为要让书籍能够占据学⽣的⼼灵,就必须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保证学⽣的读书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的读书兴趣。
  1、⼤⼒营造“读书”氛围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造阅读的声势,在班内建⽴“图书⾓”,安放图书橱,把学⽣⾃带的、喜爱的图书装进书橱,以确保可供学⽣阅读的图书源源不断;同时,还⿎励学⽣利⽤阅读课和课余的时间,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借阅图书。
  另外,在教室墙壁上还设置“书海拾贝”、“读书园地”、“阅读指南”等版块,包含读书⼼语、美⽂摘选、佳作赏析等内容。班内书⾹萦绕,学⽣置⾝其中,天长⽇久⾃然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情操必定受到良好的陶冶。
  2、开辟课内外阅读渠道,激发读书兴趣
  在开展阅读课之初,⼀部分学困⽣对读书缺乏兴趣,他们觉得读书是⼀件很枯燥的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困难的学⽣更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机底⽚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样,学习成绩差的学⽣头脑需要科学知识之光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把’,需要阅读、
阅读、再阅读”从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改进学困⽣的⽅法在于阅读⽽不在于其他,也正如古⼈所说的“书尤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运⽤“⽣⽣互动”的⽅法让学困⽣也动起来,时间⼀长,同学们徜徉书海,畅谈⼼得的兴致,⼀些学困⽣也⼀定动⼼,会慢慢的也加⼊进同学们的⾏列。
  在每次读书活动之后,特别关注学困⽣,询问他们读后的感受,设法给他们借阅他们想读的书。这样按“需”阅读,学困⽣的读书兴趣⾃然就⾼起来。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困⽣产⽣了阅读的动⼒,他们也与
书“亲近” 起来。
  不少学困⽣摒弃了懒散、贪玩的坏习惯,⾛进了阅读的⼤家庭,到了⼀条属于⾃⼰的学习之路。
  ⼆、授之以“渔”,让学⽣真正学会阅读
  阅读讲究的是数量和质量的结合,没有⼀定的数量作保证就没有质量可⾔。虽然古⼈说的“才⾼⼋⽃,学富五车”有些夸张,但语⽂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学⽣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就将阅读的数量界定了。
  有了数量才能谈质量,正如诗圣杜甫在诗中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只求数量,不能保
证阅读的质量,通过课内外阅读提⾼学⽣的⽂化、思想素养也是难以实现的。古⼈云:授⼈以鱼,不如授⼈以渔。教给学⽣课内外阅读的⽅法是很有必要的。
  1、学会精读。阅读是⼀种与作者⼼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的⼤脑,美化学⽣的⼼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
  针对⼩学⽣读书不⽤⼼,所得甚少的现状,我在班级中专门设⽴了阅读赏析课,⽬的就是为了指导学⽣学会精读。引导学⽣从作品的语⾔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精读感悟的能⼒。
  让学⽣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2、学会选择读书。知识如烟波浩淼的⼤海,书多如沙砾,寮如繁星。在此中间有⼀部分书需要精⼼研读,有⼀部分书要远离(内容不健康地书)。读⼀本好书就像与⼀位⾼尚的⼈交谈,读⼀本坏书⽐不阅读还糟糕,因此,对于⼩学⽣课内外读什么书,我做了精⼼的指导。
  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学⽣各年龄段阅读书的篇⽬,采取了向学⽣推荐和向家长列书⽬清单介绍的⽅法,让学⽣和家长有选择性的购买、阅读书籍,以提⾼学⽣阅读的质量,扩⼤阅读的视野。
  3、学会写读书笔记。阅读只单纯去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到、⼿到。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做到“不懂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作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
  同时教给学⽣写读书笔记的⽅法:
  ①摘抄原⽂。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摘抄,以加强语⾔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②提纲式摘录。要求学⽣写出所读⽂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意,以培养学⽣总结、概括的能⼒。
  ③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抒发读书感受,评价⽂中的⼈物、事件、语⾔等,并记录下来,久⽽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已达到提⾼学⽣的认识能⼒、表达⾃⼰见解的能⼒和能及时抒发⾃⼰感情的能⼒。
  三、运⽤各种⼿段,提⾼阅读的效果
  阅读需要有时间、空间和措施的保障,才能获得真正的实效。
  1、建⽴读书汇报制度。我在每天的阅读课上抽出10分钟的时间,安排两名学⽣讲述⾃⼰读书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如此⼀来,不但能矫正学⽣课内外阅读中的不⾜,还能借助同学之⼝,拓宽其他学⽣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的⼝语表达能⼒。
  并且,每隔⼀段时间组织⼀次集体读书汇报活动,汇报的形式多样,可⼝述,可展⽰,也可以⽤书⾯形式汇报⾃⼰的读书成果,还可以做图书卡⽚、剪贴报、⼿抄报……通过多种多样的读书汇报形式让学⽣尽情吮吸精神营养。
  2、形成制度,确保读书时间。
  ⼩学⽣的⾃控能⼒相对较低,加上贪玩的天性,绝⼤部分学⽣需要⽼师监督指导。课内阅读有充⾜的时间保障,这就要求课外阅读也应有时间做保障,才能达到实效。
  把课外阅读与语⽂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经常把学⽣领⼊阅览室、图书室,让学⽣在浩瀚的书海之中⾃由泛⾈。
  并且,平时要求学⽣每天坚持读书⾄少20分钟,做好读书笔记,将⾃⼰感兴趣或优美的字、词、句、段、篇,也可以写下⾃⼰的读书感受。时间长了,学⽣的习惯就成了⾃然。有了时间的保障,学⽣读书的质量⾃然就会有明显的提⾼。
  3⼩学语⽂⼆年级阅读指导⽅法
  ⼀、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然段和意义段。⾃然段也叫⼩段或⼩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个意思说⼀句话或⼏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单位。意义段⼜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个相关的⾃然段合并⽽成。⾃然段着重⽂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是弄懂怎样把话⼀句⼀句地连起来,表⽰⼀个主要意思;⼆是进⾏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
  ⾃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个意思⼜是怎样⼀层⼀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然段常见的组合⽅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27⽇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队长⼀声令
下:“上!”顿时,⼀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快捷,索性⾚脚奔跑起来。嶙峋的⽚⼉⽯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中只有⼀个念头:“⼤堤,保住⼤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们⾼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个个奋勇跳⼊⽔中,⽤⾃⼰的⾎⾁之躯筑起了⼀道⼈墙。
  经过⼏个⼩时的鏖战,⼤堤保住了,官兵们浑⾝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声涛声,声声震⽿;⾬⽔汗⽔⾎⽔,⽔⽔相融。”这是⼈民⼦弟兵在这场惊⼼动魄的⼤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墙,终于保住了⼤堤。
  2、并列式。
  在⼀段话中,分别写⼏种事物的⼏个⽅⾯,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然段:如果⾯对⼀⼤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章节⽬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遍,这样就能⼤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范围等。小学生读书手抄报
  对⼀本读物来说,可以⼏段⼏段地粗读,也可以⼏页⼏页地翻阅,⽽不必逐⼀探究某个字、词或句⼦的意思。俗话说的“⼀⽬⼗⾏”,就是指这种⾛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法。
  这⼀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对许多读物和⼀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法。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然段。在强强的相象⾥,爷爷的⼩闸屋是个好玩的地⽅:碧蓝碧蓝的海⽔就踩在脚下。⽩天,成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中,如千万点萤⽕闪闪烁烁。
  更有趣的是,海⽔长着⼀⼤⽚⼀⼤⽚的芦苇。⼀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股浓浓的海⽔味……。
  这⼀段先总述爷爷的⼩闸屋是个好玩的地⽅,再具体描绘周围景⾊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桃》第三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但是、可是、⽽”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去看⼀看。”
  这⼀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或南⾯临海的居多,北⾯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临海。所以便有了⼀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段前后两句问虽⽆转折词,然转折关系⼀读便知。
  转折式⾃然段,⼀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上⾯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临海的城市之⼀,所以便有了⼀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然段,叫因果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学⼤师福楼拜为师。
  这⼀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下⾬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段前⾯是结果后⾯说明原因,从⽽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划分⽂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种⽅法外,段落⼤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法:中⼼句(有的在段⾸,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物语⾔中)。抓住这⼀段的主要意思,⽤⾃⼰的话概括段意。⽤⼩标题的⽅式进⾏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桃》⼀⽂中第3、4⾃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点韧性,同院⼦⾥那些花⽐起
来,不是显得⾮常可贵吗?”⼜如《秦兵马俑》⼀⽂中第⼆段的段⾸就有中⼼句:“兵马俑规模宏⼤”,就是这⼀段的段意。
  2、《暖流》⼀⽂第⼆⼤段没有中⼼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同志来到南开⼤学阅览室,与青年学⽣⼀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写⽂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五壮⼠》⼀⽂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段写了五壮⼠接受任务;第⼆段写诱敌上⼭,痛击敌⼈;第三段写了把敌⼈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
  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章写了五位壮⼠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痛击敌⼈,终于把敌⼈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如《颜黎明的信》⼀⽂叙述了这样⼏个问题:
  1、青年⼈该怎样读书;
  2、谈在上海看桃花;
  3、能不能把信发表;
  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把这⼏个问题综合起来,稍加整理,可以这样归纳这篇⽂章的主要内容:鲁迅在信中谈了青年⼈读书要博采众长、博览书、兴趣⼴泛,⼜谈了关于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发信这个话题,最后指出寄信⼈所署的是假名。
  4⼩学语⽂⼆年级阅读指导⽅法
  ⼀、激发阅读喜欢欲望。
  喜欢是最好的⽼师。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喜欢的学习,进⾏的学习会抹杀学⽣控制学问的意愿。”只要有了喜欢,才华从内⼼深处对课外阅读孕育发⽣主动需求。
  (1)推选好书引趣
  在有差别的不同历史时期、有差别的社会⽣活背景下,孩⼦的阅读喜欢会有差别的改变。如今的孩⼦很少会再沉溺于雄主王⼦的故事中,⽽对《哈利.波特》、《调⽪包马⼩跳》⼀类新神怪、另类⼈物等读物感喜欢。
  《哈利.波特》正在全球刊⾏超出2亿册,使千百万少年⼉童“我为书狂”。⼉童⽂学理论家王泉根觉得,这是基于该书作家J.K.罗琳对⼉童阅读⼼理的精准控制。
  该书设置悬念,环环相扣,整部作品充分紧张、刺激、惊险的阅读⽓氛,促使⼩读者⼀路津津有味地读下⾛,爱不释⼿。《哈利.波特》给我们的启⽰是⼩学⽣的课外阅读是⼀种⾃主的、⾮强制的活动,喜欢是第⼀位的。
  因此,课外读物的挑选、推选,都要充分考虑孩⼦的喜欢和年龄特。
  ⼩学⼀、⼆年级的孩⼦社交能⼒和⾔语能⼒都有了⼀定的发展,设想⼒强,求知欲兴旺。他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将本⼈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听。他们的阅读倾向⼤多为:
  ①篇幅短⼩,内容完好的故事。
  ②喜欢幻想题材,期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滑稽、意外的故事结局。
  ③能了解简略的列传和历史故事。
  ④对读物中提到的规则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