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结尾
“爱自我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摘录)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必须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仅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2010年我接手了073班,这个班有多个男同学比较喜欢滋生事端,如言语上、举止上的挑衅引起争执打架等。为了把这个班级建设成为优秀的团体,作为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接触最亲密的班主任,我用我的真心真情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主动亲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愿意跟我交流的同时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平等地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耐心地引导他们迈好成长的步履,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我,用爱、行动、沟通使这几个小孩得以好转。但令我最头
疼的就是该班有位出了名的捣蛋大王钟子君同学。平时他人打架他喜欢拍手称好,爱打架骂人,故意损害公物,同学们都怕他。每当他做错了事,我并不当众责备他,总是单独地跟他谈话,可光说没多大效果。   
一次,我去家访,来到学生钟子君家,刚一进门,孩子的妈妈迎上来就问:“教师,这小子在校是不是又打架了?”又有一次,我家访完走出家门。听到隔壁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瞧,教师追到家里来了,肯定又打架了。”从以上两个事例,不难看出,有些家长(异常是问题学生的学生家长)把家访看成了告状。究其根源在于以往的教师家访,总是以报“忧”不报“喜”的行式出现。报“忧”不报“喜”的家访行式,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也不能使家长很理智的对待自我的孩子,要么痛打一顿,要么无可奈何。    于是我就悄悄地观察他在校的其它方面的表现、他的朋友圈有哪些人能成为我转化钟子君同学桥梁的。发现王誉璇同学能够胜任,于是真诚地把我的想法与做法说出与之交换意见,王誉璇同学很乐意配合,因而在我们里应外合下,了解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还进取与其家长沟通,提议他的家长该如何关爱、帮忙钟子君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总之,该生一有提高,我就设法给他“报喜”,使他感到教师时刻在关注他,期望他提高。这样他就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获得了更大的提高。   
作为教师,应当有足够的耐心应对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淘气、调皮的学生,应当用宽容的眼光看待他们:或许在您的宽容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得以提升和张扬;或许在您的宽容的眼光呵护下,成长起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学子;或许在您的宽容的目光中,会涌现出许多爱迪生、牛顿的身影;或许就因有了你的宽容,也成就了自我的事业。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有耐心又有宽容之胸怀呢?有专家说过这样的话很有道理:有的事情不好解决时,不妨先试着回答几个相关问题。据此,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这样几个问题:教育这个行业,对教师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教育对教师自身有何要求?新课改中教师应如何改变自我的教育方式?我们如何才能正确把握学生?新的师生关系应当如何建立?你有没有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你是如何解决问题学生或掉队的学生的?   
有没有向学生发过火,向家长告过状?我们试着回答出上边的问题,或许就会到答案。一代名师霍懋征老人从教六十载,从没有让一个孩子掉队,从没有向学生发过火,从没有向家长告过状。这些教育生涯中的小事情,能长久的坚持做下去,没有极大的耐心和宽容之心,谈何容易?霍教师曾说过:“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就四个字:敬业、爱生”。愿我们都能拥有耐心和宽容之心,学会敬业、爱生,适时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之规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