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个性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教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待两个同样依赖数手指计算的孩子,两位老师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学生观,因而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截然不同,值得我们深思。霍懋征
关键词:了解学生 承认差异 转变教学观念
在一年级一次平常听课中,教学内容是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班级中一名小孩做做停停,吸引了我的注意,原来他是借助数手指的方法在“计算”。与其他同伴相比,计算速度显然慢了许多。等其他同学纷纷举手时,他还在“拨弄”两只小手,很快被老师发现了。“哼!我发现还有同学真不自觉,还在数手指算!”。随着老师的批评和严厉的目光指向,其他同学目光一下集中到“数手指”同学的脸上,在同伴的嘲笑声中,小孩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似乎是一年级常有的现象,不久在另一所学校我又在课上正好遇到类似学生数手指的现象,同样也被老师当堂发现了。而这位老师做法是:他轻轻地走到数手指学生的身后,注视
了学生做一道算式数手指的完整过程,然后弯腰伸出两只手,指导学生怎样数更方便、快捷……显然,这不是老师课前预设的环节,但有了老师的参与或认同,小孩显得很心奋!不断跟着老师调整变换数手指的方法,积极地参与计算。
面对同样是数手指的行为,两位老师不同的处理方式不由让我陷入沉思:或许他们各有道理,前一位老师的做法可能更代表我们许多老师日常想法和行为,限制学生不准“数”,减少学生对手指的依赖,强化用其他“心算”法(如凑十法),为以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确有帮助,从而达到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后一位老师更关注的是学生的起点,面对这样一个思维和计算慢节奏的学生,他不急不躁,而是围绕学生数的方法与学生共同探讨,怎样数更快捷,更简便.至于现在就要求数手指的学生,只用心算的方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他需要时间和一个较长过程。两种处理方式,我更欣赏和推崇后一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这些理念我们耳熟能详,但停留在口头上的多,落实到行为上的少。特别是面对班上的这些慢节奏的“落伍”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