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登山是一项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民俗事项。我市蕴含丰富的秋游登山历史文化资源,今天就让我们深入历史中,去探寻登山秋游的文化内涵。
古代秋游登山活动孕育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观点,根植于民众休闲与文化生活之中,形成了以人伦道德、情感共鸣为基点的登临山岳的传统,历经时代发展变迁,最终成为颇具秋游地域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登山最早是以充满神秘彩的祭祀活动出现于人类生活之中,这种形式的登山活动往往与加强统治秩序,宣扬君主威仪相联系,如《周礼》将祭山对象与政治等级严格对应起来,以示地位高低有别:“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山岳的审美、娱乐、怡情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以文人雅士登山赏水、游山饮宴和入山隐逸为代表的休闲活动开始在秋游地域中出现。这一转变来源于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观点影响,即《论语》中所言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杨天才,2018)。
“仁者乐山”,将山岳这一自然物的外在形态同人的内在品格进行感应交流,以人伦道德的视角观照高山,又将山川作为君子精神品质的象征比附自我,产生基于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的“山水之乐”“仁智之乐”,这种思想不仅使得登山被赋予了独立的价值,还使得后世的秋游登山活动更加重视文化内涵,在登山赏景的同时注重“玄思哲悟”。
从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即公元2世纪晚期至公元6世纪晚期的400年间,秋游地区一直是汉末三国军阀战争和魏晋南北朝各政权冲突的前线。许多秋游名士则为避乱迁入南方,东晋江左州郡的许多北来移民多来自山东(葛剑雄,1997)。在南方安居繁衍的秋游士人同当时的南朝士人一样,养成了秋日出游的民俗,社会上文人官宦的山水畅游活动愈加频繁。如出身琅琊王氏的王羲之即与友人在会稽郡的兰亭进行“修禊”活动,众人在山岭竹林间饮酒赋诗,王氏在序文《兰亭集序》中记述了兰亭的山水之美与众人的欢愉之情。
尽管秋游之地在汉末三国到唐代前这一段时期战乱频仍,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经济文化积累,一些游览和登临抒怀性质的登山活动仍能见诸于历史记载,如北齐齐州刺史魏收曾登临舜山“徘徊顾眺”,赞叹称“至于山川沃壤,衿带形胜,天下名州,不能过此”。郦道元曾以山川河流的广泛游历和考察完成了地学著作《水经注》,其间对历
秋游城的山水景也多有记述,如历城“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还有对城郊华不注山景的记载:“济水又东北,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水经注》还引述《述征记》中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被封为东阿王后游览当地鱼山的一些情况:“鱼山,临清河,旧属东阿。东阿王曹植每升此山,有终焉之志。植之所游,池沼沟渠悉存。既葬于山西,有二石木犹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