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饮食文化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从三种古人爱吃的美食说起
自古以来美食和美都是最令人让人无法自持的诱惑。很多在历史上特别有名望的人物,也都曾为了这两种乐趣而前仆后继。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曾不吝文字去描绘人间美味。酒、肉、蔬菜、水果在他的诗词中应有尽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由于古代人所拥有的物资比较匮乏,所以他们平时能有果腹之食就已经是万幸。诚然大多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每天确实都在为三餐而奔波劳碌,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排除他们对美食的渴望。
处于古代上层社会的王公贵族和士大夫阶级,几乎每天都要与美食和美打交道。而且有很多现代人经常食用的佳肴,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摆在了古人的餐桌上。事实上虽然古代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但却从来都没有失去对美食的探索。
美食文化
笔者认为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农耕文明被确立;从茹毛饮血再到自成体系的美食文化;从“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古代美食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既漫长又不断创新的历史岁月。
可以说从西周时期的“鼎食”开始,古代饮食文化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历经几千年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之后,终于形成了独具中国味道的饮食文化体系。
从最开始采摘野果饮用溪水到自制糕点发明饮料,古代饮食文化至此踏入了一个新高度。
古代饮食文化形成与发展
在现代人眼中能称得上美食的食物,不仅要香味俱全而且还应该有文化内涵。事实上古代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放到现在社会中都可以称得上是养生食品。因为古代人“取法自然”的原生态饮食理念,直到现在依然受到众多人追捧。
谈到古代美食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西周时期的“钟鸣鼎食”。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这段话不仅写出了西周时期贵族的豪华宴饮场面,同时也交代了当时社会中的特美食“古董羹”。
所谓“古董羹”简而言之就是现代社会中的“火锅”,西周时期人们在食用“古董羹”时,会将各种蔬菜、肉类食物投入沸水中,此时就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西周时代的贵族,一人一锅不断向汤中投食的火热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