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年级
高三
学科
语文
单位
教学主题
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题之三功
一、教材分析
古诗歌教学是高三教学的重点之一,根据近几年高考阅卷情况看,情感分析题失分较多,所以突破重点难点是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以高考真题引路,已做过的题为例,以典型题为纲,总结情感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二、学生分析
古诗歌教学是高三教学的重点之一,但是现实问题是下得功夫不少,收效甚微,在考试的时候学生依然失分很多,现在的局面是老师辛辛苦苦讲,学生马马虎虎听,到考试还是不会。不会的表现是情感无从入手,分析不全,手法分析不透彻等方面的问题,无法挖掘诗歌中蕴藏的丰富、复杂的感情。这还得从诗歌本身下手,就是抓住诗歌的有效信息,
我把它分为三方面,即三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三功,读懂诗歌中蕴藏的丰富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通过关键信息体会诗歌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鉴赏分析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自主学习
布置预习任务,通过练习学案上的典型例题总结三功的精髓。
课前将批阅后的学案发给学生,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将有疑问的问题交给各小组讨论解决,要求有记录、有成果,以便课上展示。各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展示成果。
导入
通过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及高考阅卷情况导入。
展示
利用ppt的形式展示典型例题。
小组对老师出示的不同例题进行分析,选代表展示诗歌中体现体现作者或者抒情主人公情感的关键信息。
第一步:分析诗歌中的显性信息。
第一步:隐性信息。
第三步:感情特点。
归纳与总结
老师引导学生对诗歌通过三功来把握情感进行归纳和总结。
确保情感分析题的答案更完善的“三功
“外家功”——显性信息,挑字析、逐联(片)析
“内家功” ——隐性信息,分析景中情、物中情、 典中情、细节情。
“全面功” ——感情特点,多角度、多层面答题
提升与巩固
老师根据提前准备,选取高考真题中的典型诗歌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做题演练的形式进行提升与巩固。
作业及评价
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分析思路,并要求针对自己目前掌握的情况思考备考的准备。
课后作业
课后案中的典型练习。
古诗歌教学是高三教学的重点之一,但是现实问题是下得功夫不少,收效甚微,在考试的时候学生依然失分很多,现在的局面是老师辛辛苦苦讲,学生马马虎虎听,到考试还是不会。所以这时候更应该认真的研究学情。通过调查我认为目前学生存在着以下问题:
1、但很多学生古诗词积累甚少,且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古诗词鉴赏并未入门。甚至有的同学失去了信心,认为再学也不可能学会了,还不如把时间用在别的方面,学习时间跟不上,任务也很难完成。
2、学生知识积累不够,对作者不了解,做不到知人论世。
3、忽视了题目、注释、写作背景等显性信息,一味地读诗句。
4、学生抓不住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尤其是表现感情的词语,对这样的词语不敏感。
5、对于表现感情的手法不能熟练掌握,尤其是手法中蕴含的感情不能准确分析。
6、思维方式太狭窄。在古诗词的形象世界里,语言环境不等同于一般作品“上下文”的简单链条式结构,而是一个由形象体系互相渗透着情感的立体式多维空间存在。 学生不能从多角度、多方向伸展思维触角。
7、情感分析题答案组织不条理,要点不全面。
诗歌的情感分析又是每首诗歌必考内容,所以需重点突破这一方面内容。
效果分析:
1、析教学目标:
一开始我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理解诗歌的感情,二是掌握表达感情的技巧。
后来总感觉和我的初衷有违和感,所以最后就设计了一个直白的目标,这节课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目标,那就是如何让感情分析题的答案更完善,不过现在再来看可能有些单薄了。
二、析教学过程
1、本节课由高考考点及历年阅卷情况导入新课,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思路清晰,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理论联系实际,针对高考题型“情感分析题”进行重点突破。本节课不以单纯教授课本内容为主,而是着眼高考,寻求突破,以达到
培养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2、教学环节上,由于将小组讨论放在了课前完成,可能课堂上感觉没那么热闹,气氛稍差一些。
元宵节的诗歌3、课堂容量有点大,既想把每个方面都分析透,还要兼顾学生的消化掌握及当堂训练,课堂的时间驾驭有些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也有不到位的地方。
三、析课后反馈
学生对于课堂上分析到的题掌握的很好,再做练习的时候就有些畏难情绪,即使知道“三功”,也还是依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诗歌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希望通过这堂课能给学生们引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教材分析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辉煌文化长河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其语言精练,想象力丰富,情愫真挚,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情感陶冶的最佳素材,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和考试大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几次修改,但对古诗文的教学要求始终未变,还有加强的趋势。例如,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选材有所增加,高考中课外古诗文分数也占很大比例;另外,《新课标》也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考点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表现技巧。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而其中诗歌的感情几乎是每个题型必考的内容。在全国高考中,古诗词赏析年年考,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从近几年高考阅卷情况来看,情感分析题失分较多,成为高考备考的一大难点。无论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化遗产的角度,教给学生分析诗歌的情感都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