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鄢静
来源:《新教师》2021年第09期
        “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课堂评价为导向,引导学生去触摸言语的温度,感受言语的厚度,品味言语的情度,进而向文本深处涵泳,得言、得意、得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下面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为例,谈谈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精准化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对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前,教师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握教材特点,设计清晰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的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准语文要素这一靶位,制订精
准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
        《两小儿辩日》是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论说类文章常见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不仅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有理有据地论证观点。因此,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文本内容,笔者制订了以下的短期性教学目标:第一,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第二,理解“辩斗”的主要内容,学习两小儿是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除此之外,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阅读教学要凸显人文主题,实现统编版教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科学精神”。因此,在短期性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课文中的人文价值,制订了立德树人的长期性目标:把握寓意,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究文本的丰富内涵,以此完善本课的教学目标。《两小儿辩日》是故事性的文本,而且属于学生比较熟悉的寓言故事类。在学生读懂故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懂得看事物不能只看现象,不求本质,从而实现课文立德树人这个长期性目标。
        二、教学设计精细化
        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落实语文素养的重要保障。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以及评价目标,分板块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
        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辩日”为教学主线,以“辩”为抓手,开展谈“辩”、思“辩”、议“辩”的教学活动。依据教学目标,在预习的基础上,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设计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板块、学习活动及课堂评价的逐一对应。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大板块:一是读通读顺,了解文意。此板块指向短期性教学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是对预习情况的反馈。通过让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了解学生读课文的情况。讓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含义和文章大意,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考查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情况。二是学习辩斗,辩出情趣。这个板块旨在短期性教学目标中的第二个目标的落实,紧扣“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通过边读边思边,出两小儿各自争辩的观点及相应的依据,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探究为什么两小儿会有这样不同的观点。结合课后习题,设计表格,
帮助学生梳理两小儿所举的事例、现象与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通过旁白来引导学生“辩斗”,让学生辩出味道、辩出情趣、辩出真理,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探究文本的内涵,使语文要素更好地落地。三是品味“笑曰”的启迪。此板块通过情境创设,感悟两小儿的“笑曰”,带领学生进入文中的世界。链接孔子的言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的孔子);君子坦荡荡(坦荡的孔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一天不学习就怕赶不上的孔子)。以此来品味孔子不妄加断言的人格魅力,感受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态度,从而将有趣的“读”和有效的“思”巧妙地融合。拓展阅读王充《论衡·说日》选段,指导学生阅读选段,理解文意,比较课文与选段内容的“辩斗”思路是否相同。从“辩日”的角度,引导学生多元思考,比较拓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实现长期性教学目标。
        三、教学评价多元化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效、学习方法、思维方式都是教师课堂评价的对象。恰到好处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设计多元的教学评价,关注教学与评价的有机整合,完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两小儿辩日》一课的教学中,需要对学生根据注释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故事的内容这一环节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重点字词、完成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引导:“能看得出你非常的用心,读得很认真,声音特别洪亮,故事也讲得比较完整。如果你能加上故事的背景和课文的寓意,那就更加完整了。”教师的评价应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多元思考,同时应指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从而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辩斗”表演的评价任务。通过学生的表演,检测学生是否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评价:“既然是‘斗’,一定要突出‘斗’的感觉,可以适当添加内容。如果能根据老师的旁白,配上合适的表情和动作,那就很完美啦!”在学生“辩斗”的过程中,还要准确、迅速地捕捉评价的契机,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白“辩斗” 不是吵架,也不是胡说八道,而是对自己观点的坚持,要据理力争。教师要随机应变,采取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多元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和预期目标的差距。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纠正,而后再通过追问进行提升:“在这激烈的‘辩斗’中,你们觉得这两小儿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评价,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融合,从而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为学护航,评为学服务,教、学、评一致,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经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思维才能向深刻处漫溯,学生才能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获得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