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过程中,学习运用预测、验证的阅读方法,感受科学研究的缜密与严谨。
2、理解蝙蝠与雷达关系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前后勾连的阅读方法。
3、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逐句引入,点燃兴趣
1、出示“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你想到了什么?
2、出示“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继续猜测
3、出示“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说出自己的疑问。
4、出示“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5、出示“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再次提出疑问
6、今天我们读一篇科学小品文,出示题目《蝙蝠和雷达》。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明白了什么?
2、交流
三、深入文本,潜心阅读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感受。
3、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4、朗读出自己的感受
5、提出自己的疑问。指名读: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教师指导朗读
(二)学习4、5、6、7段
1、“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什么问题?
2、默读4、5、67这几段,想科学家是怎么弄清楚的?
3、小组合作,填表格,了解科学家做的三次试验。
4、小组汇报
5、三次试验后得到了一个结论。投影出示: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你知道到了什么?(在这里作者既没有说靠嘴,也没有说靠耳朵,而是它们相互配合)
5、继续提出疑问:它们是怎么配合的?
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示意图。
7、师:这些都是谁发现的?怎样发现的呢?
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四)学习8自然段。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解决课前的问题。
2、画雷达工作示意图。
3、出示课后题,进行考查。
四、交流资料、拓展延伸
1、了解仿生学
2、拓展仿生学,说一说人们从动植物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
板书设计:
(嘴)超声波边读边想象蝙蝠遇到障碍
(耳)边读边思考 11课和
(天线)无线电波
雷达遇到障碍边读边勾画
蝙蝠和雷达(荧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