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鼓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施得五六七点粉,妆成八九十分娇。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清代女诗人何佩玉:
一花一柳一点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清代陈沆: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清代诗人王士祯有《题秋江独钓图》诗: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代女诗人何佩玉也擅做数字诗,尤其偏爱“一”字: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抹黄叶一僧归。
连用十个“一”字不嫌累赘,且意境悠远。无独有偶的是还有一首清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作者,纪晓岚)月亮诗歌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作者,郑板桥)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作者,宋代理学家邵康
一、数字入诗例说
1.“一至十”入诗
北宋理学家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有一首题名为《山村》的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此诗一直被作为幼儿教育的启蒙诗,如今,读者可以在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科书中到它。此诗妙在依次在诗中嵌入“一至十”十个数字,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虽然全诗总共才20个字,所用数字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但读起来却朗朗上口,不愧为一首幼儿数数(shǔ shù)、识字等启蒙教育的佳作。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1693~1765,郑燮,字克柔)有一首题名为《咏雪》的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关于此诗,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虽诗的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异。此诗用“一到十乃至无数”,真切地描绘出雪花飘飞的情景。而末尾一句,画龙点睛,令人神往。板桥先生还有一首题名为《咏竹》的诗: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数字的魅力在此呈现。又传,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偶见一
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幅春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郑板桥即派人送去衣服、食品等。众吏问何故,郑板桥笑答: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少十即少食;横批南北即是没东西呀。数字的妙用何其有趣!
明代作家、《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1500~1582)有一首咏夜景的诗: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此乃作者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中的诗。诗中数字从大到小,把夜写得静美无比。作者让数字披上文学的外衣,诗化了的形象显出别致的情趣。
据说明朝才子李调元(1734~1802,字美堂,号雨村),曾与苏杭六位才子月夜游玩于西湖,众才子欲一试李的才华,要李即席作诗一首,但要从小到大,把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嵌入诗中。才思敏捷的李调元沉思片刻,即吟到:“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娇。”才子们听后,又要李把数字按从大到小的次序再作一首。李才知众人又故意为难之意,便打算羞辱他们一番。便问到:“今日是十几?”答日:“十九。”李于是便朗声道:“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鼓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且不管故事真与假,能把“一至十”十个数字巧妙的融入诗中,本身就很有意思了。
2.“一”字诗
在数字入诗的佳作中,有一组诗更是特别,其间反复使用数字“一”,读来别有趣味。
清代女诗人何佩玉(生卒年月不详)写过一首“一”字诗,诗道: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黄叶一僧归。描绘出了一幅深秋僧人晚归图。
纪晓岚(1724~1805,名昀,字晓岚)亦吟过一首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连用十个一字,却无累赘之感。文句清爽,朗朗上口,描绘出一幅恬静的渔舟晚景,并将人物心态写得活灵活现。
现代诗人流沙河也曾作过一首以“一”字贯串全篇的《重逢》:“一阵敲门一阵风,一声姓名一旧容,一番迟疑一番懵,一番握手一番疯。”诗中巧妙而传神地描绘出人们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
与“一字诗”类似的还有“半字诗”,明代诗人梅鼎祚(1549~1615)写过一首句句不离“半”字的诗:“半水半烟箸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xiàn)人家”。全诗二十四个字,句句不离“半”字,意境奇妙,描绘出一幅朦胧迷离的烟雨春景图。
3.融数字与运算为一体的诗歌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词、对联中,一些融数字与运算为一体的数字诗、数字联,更是趣味横生。比如: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此诗传说为苏轼的妹妹苏小妹所作。不仅遣词造句巧,而且还有数学运算在内:上联“千”是“五百”的二倍;下联“两”也是”一个”的二倍。特别是“人间天上两蝉娟”一句,想像奇特,堪称传世绝句。
类似的如: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此联勾出一幅月夜星雁图,其中数字,揉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两倍: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
下面这幅庆贺乾隆皇帝五十岁的寿联,相传为纪晓岚所作,以巧嵌数目字见功夫。
二万里山河,伊古以来,未闻一朝一统二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此联的下联中,“五十年”加上“九千九百五十年’,即为万年,寓万寿之意,且上下联首尾分别重复,实乃巧思佳联。
再如,相传明代才子伦文叙(公元1466~1513,字伯畴,号迁冈)曾为苏东坡的《百鸟归巢图》配诗: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尔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诗是为《百鸟归巢图》所作,可诗中看不出有100只鸟,数字的奥妙就在于此。且看:1+1+3×4+5×6+7×8=100,真是让人拍手叫绝。这是巧合,还是诗人的有意为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