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不断改革创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也不断地发生转变,本篇文章将针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这一核心课题展开讨论,分析制度对审计评价的要求、审计评价的现状、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可行性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我国的主流经济来源是国有企业,大力发展国企才能带动社会进步,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领导人员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国有企业不断成长、稳中求进,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监督和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尽责,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制度的要求
《审计法》第三条第二款审计机关依据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
关规定进行审计评价。
《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审计组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认定的事实为基础,在防范审计风险的情况下,按照重要性原则,从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方面提出审计评价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发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四章第三十条,审计报告一般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总体评价、主要业绩、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责任认定、审计建议等内容;第五章第三十八条......在审计查证或者认定事实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审计评价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对审计中未涉及的事项不作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现状
先离后审,审计评价对被审计领导约束性不强 实际工作中,先离后审的现象普遍存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离任后开展,使审计评价结果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监督、任用领导干部的作用,也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增加了审计风险,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未建立系统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中构造的评价体系,是根据《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来实现的,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完整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将任职期间该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及完成上级单位的考核指标资料进行简单的罗列和对比,缺乏深度分析,偏重企业规模发展和盈利水平,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企业履行内部流程控制、环境保护、就业和稳定等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难以量化评价,审计评价难以客观公正。
审计法实施条例
审计依据不足,评价目的不明确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主要依赖审计人员工作经验,主观性强,常有同一审计对象,不同的人员审计出现不同审计评价的情况。有的审计评价依据不足,随意夸大或缩小、不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使审计评价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有的审计评价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对经济责任的界定和归属采取回避的态度,不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评价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淡化审计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
制度对评价内容不够细化 《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都只从大的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关事项加以规范,未明确细化评价内容,造成评价内容狭隘、评价浅显、就事论
事,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限制了审计评价的权威性。《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没有对具体的细节给出明确的规定,出现认识不同,评价深度不够和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审计评价指标理论依据不足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使用的评价指标,是根据《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 的指标来设立的,这些评价指标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指标的权重确定过于随意,缺乏有效的理论与实践支撑;二是选择指标的方法缺乏依据,未能说明引入某项指标的原因。
审计评价不全面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有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仅仅罗列数字,没有定性分析评价,报告反映的资料和数据往往无法衡量经济责任人履职情况的好坏;有的报告只对责任人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廉洁自律情况等进行文字叙述,没有评价责任人任职期间的企业经营状况和规模效益情况。
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构建一套系统的、高度适用的
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规范审计程序和行为,统一审计方法和标准,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根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所在的行业属性和履行经济责任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审计内容和评价指标,准确界定企业领导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客观、科学的评价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达到维护财经纪律,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重要事项正确决策和严格执行,以及廉洁公正的目的。
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定量分析是审计评价的主要方法,加强数据真实性的审计,能够保证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定性分析在审计评价中起到辅助作用,由于定量分析没有办法把内控管理和廉洁情况,这些非数据因素的客观性表现出来,只能综合多方面的意见采取定性分析方法。
明确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事项。对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进行评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评价重大经济决策责任,关系着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主要经济业务和高风险业务的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促进企业加强内控管理和防范风险。评价经营管理和绩效责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评价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评价社会责任,维护职工权益和保护生态环境。
结论
作出审计评价,是法定的基本职责和权限,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加强对经济责任评价工作的探究,进一步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规范化,有利于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陈宋生,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1) 
[2]目标导向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理论创新研究.谢赞春,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7)
[3]新时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路径浅探.中国内部审计,2021,(1)
[4]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探讨.原创力文档,2019-9-4
作者简介:缪海燕,女,1974年,汉族,本科学士,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会计师,研究方向: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