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6月刊
56
农 机 世 界
六是车辆每年定期审验,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定期审验车辆维修保养情况,可提高农机检修质量,确保农机安全状况良好,作业时减少坏车率,不耽误农业生产。有序调动机车,明确作业机车数量,检查时可准确定位,提高检查效率。
(2)不利方面
一是更新换代慢。因购买机车必须经团里审定,根据财务状况而定,导致购买程序复杂,受经费限制。
二是作业灵活性差。作业机车以连队为单位,本单位农业作业结束后方可外出作业,影响机务工人收入。
三是农机作业价格高,职工接受程度低。
二、市场经济体制对农业机械产业的影响
2018年开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农六师为试点进行新一轮改革,主要是改变企业属性,完善政府职能,取消“五统一”,实行“政事、政资、政社、政企”分开,取消团场经营主体地位,把团场经营权投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2]。1、使用现状
改革彻底打破原有计划经济模式,实行土地确权到户,职工自主经营。土地由大块变小块,耕作模式由大田作业(100~300亩)变为以户为单位(20~40亩)进行农业机械作业。农机购买指标放开,居民可自由购买。农机作业选择自主,自由选择机型、业主、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标准等。农机作业跨区现象突出,区域跨度大,连队与连队之间、团场与团场之间、与北疆之间均可跨区作业。机构改革后取消连队农机(兼职)副连长和团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在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设置农机管理岗位,编制人数难确定。
2、市场经济对农业机械发展的影响
(1)有利方面
一是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快。以十六团为例,改革前全团大型拖拉机不足90辆,犁地和耙地机车不足40辆,小四轮约有500多辆。随着改革深入,小四轮机车数量未减少,但没有发挥明显作用。机械化
程度的提高,把职工从高强度作业中解放出来进行其他工作,可增加职工收入。随着团场购买农机政策放开,人们购买机车的马力变大,数量增加,十六团2020年大型拖拉机已增加到160多辆。改革前全团采棉机2台,每年到十六团作业的采棉机21台,共计23台;2020年全团新购采棉机7台,最多时40多台采棉机共同作业。果农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引进了旋耕机、新型打药机、剪枝和除草机械等。无人
不同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使用情况
与优化措施
程明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六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阿拉尔 843018)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助力,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该文对比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机械使用状况,分析了不同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了发挥机械设备优势提升作业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措施,确保农业机械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农业机械化程明军. 不同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
业机械使用情况与优化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21,41(17):56~57.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一直是国有农场,2018年开始全面推向市场改革,科学管理,有序推进农业机械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农业机械作用,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1]。分析经济体制对农业机械的影响,可更好地推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建设发展。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机械使用情况
1、使用状况
20世纪50年代至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是国有农场,企业属性突出,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农场以职工为主从事农业生产,以团场和连队经营为主体、职工自主经营为辅,实行“五统一”:统一种植计划、统一农资采供、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农机作业层次和收费标准、统一技术指导。
农业机械发展由团场统一规划,职工购买机车有连队做计划,报团里审批;设置统一停放场所和维修场所。每个连队设有机务排,农机作业前机务工人对农机统一维修。根据生产任务和团经济效益情况制订全团农机采购计划,进行更新换代和新技术推广。平时监督检查和2年2次农机具年审,确保安全有序开展工作。2、计划经济对农业机械发展的影响
(1)有利方面
审车时间一是人员文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娴熟,检修保养及时到位,利于延长农机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二是作业标准一致。棉花地犁地一般在28~30 cm,能确保满足棉花生长所需。整地规范,达到地面平整、上实下虚,保墒好。播种深度2.5~3.0 cm,利于出苗,提高单产。
三是农机有统一停放场所,管理更规范,检修更方便。四是统一作业,地块大,农机调头频率低、油耗少、成本低、劳动强度低、效率高。
五是团里统一规划农机购置,设全团农机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便于在作业时管理全覆盖,了解机车状况,减少机车带
DOI:10.16815/jki.11-5436/s.2021.17.03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6月刊
57
农 机 世 界
(上接第53页)
五、结语
社会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需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有效预防环境变化。当前生态环境监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引入现代化发展技术,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库、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以及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等,提升国内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效果,促进全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参考文献
[1] 付贵荣. 浅论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低碳世界,2018(4):21~22.
[2] 东 明. 生态环境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农业与技术,2018,38(24):252.
[3] 谢攀科. 浅论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7):82.
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源动力,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实时管理。
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库,包含图像数据、文字数据、数据观测、数据统计以及数据分析等内容。在系统内对生态环境监测信息进行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分析与整合监测数据,使有关部门能够根据数据结果对生态环境进行开发利用,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2、构建系统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国内的生态环境监测起步较晚,缺乏先进技术,仅有一些较专业的监测站点,没有构建系统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可引入先进技术,有效结合计算机、卫星监控、遥感以及航拍等专业软件和技术,促进生态环境监测实现系统化与智能化,实现与常规监测网络的有效融合,实现信息技术共享。3、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要将各个部门所涉及的生态环境监测有关内容都统一划分到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管理。制定系统化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需要负责的有关职责,实行各部门联合运行的生态环
机在短短3年中增加到20余架,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
二是缩短作业时间。由于机车跨区作业和数量增加,作业期时间明显缩短。以春耕生产为例,改革前春耕春播最长可达1个月,最短约20天左右,改革后仅需15天左右。
三是职工可自主选择农机,发挥作业市场价格灵活性。职工自由选择农机时,双方互谈价格,减少管
理矛盾。
(2)不利方面
一是管理机构的撤销和管理人员的减少,导致监管力量削弱,执法不规范。因农机流动性大,以采棉机为例,40亩地4~5 h 就作业结束,信息还没掌握,机车已离开,管理不能全覆盖,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是跨区作业频率高和跨区跨度太大,提高了监管难度和监管成本。
三是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不熟练,违章作业现象普遍。
四是机车无序购买和跨区作业导致农机过剩,出现前面投资购置,后面闲置在家,使一些人因购机致贫,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扶贫难度。
五是农业机械更新过快,管理人员技术能力不足。
六是市场放开后,作业标准降低。职工为节约成本,压低农机作业价格,农机工人把犁地深度从28~30 cm 降到20~23 cm。耙地时取消平土框和扎膜轮,降低整地标准,去掉扎膜轮捡拾残膜功能,影响了棉花出苗。
七是频繁审验车辆,增大管理强度和成本。对本辖区车辆审验后,农机车辆到外地作业或外地机车到本地后,因标准不一致需重新备案审验,会出现漏审或重复登记和审验等问题。
三、市场经济农机使用优化措施
一是合理设置机构,配备符合执法服务要求的人数。最少不少于2人,确保执法所需的最低人数。
二是以师团为单位,设定统一农机具检查标准,合理规划农机规模。避免无序竞争导致农机具饱和过剩,避免盲目购买与农机具闲置问题。
三是根据辖区农机具情况,对管理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发挥第三方和销售商的作用,在销售时对购机者进行培训,使购买人员熟悉农机性能。
五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以师市为界限,制定统一的作业标准和农机具管理标准,减少车辆审验成本[3]。加大引导和管理力度,指导作业标准落实,为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增加职工收入。
六是农业农村部门和基层连队做好协调工作,以条田为作业单元,实行大面积耕作,降低调头频率,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油耗和作业工人劳动强度。防虫时防止错时打药引起害虫在同一块地内来回迁移,影响防虫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昆泽. 农机常见故障的分析诊断与预防[J]. 科学技术创新,2019(23):89~90.
[2] 苏海波. 浅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J]. 山东农机化,2020(5):20.
[3] 屈挺华.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 当代农机,2020(9):49~5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