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求实  尚简—语文本教学的追求人教版新课标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那么,什么才是“求实”的语文课堂呢?用陈日亮老师的话说,那就是“真实、扎实、朴实”。在我看来,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立足文本,注重对话,建构文本”,其中“立足文本”是根本,语文课的根本是通过引导学生在文本文字中走几个来回,达到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注重对话”是形式,通过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形式,通过真知实得的交流,形成临时性的共识;“建构文本”是目标,是通过师生反复进出文本的体验和交流,达到对文本的超越和意义重构。我们倡导语文教学的求实,是讲求有切实的语文教学内容、有扎实的语文训练,讲求学有实得,学有实效,追求一种真实与常态。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尚简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语文,浩如烟海,无所不包,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它是语言文字、也是语言文学、更是语言文化。语文是个复杂的学科,承载着较多的任务:既要扎实的语言训练,又要突出“文以载道”,讲求“文道合一”;既要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语文能力、语文品质的培养,又要兼顾学生的审美能力、个性品质的熏陶。上语文课,需要讲、可以讲的内容实在太多。但由于语文教师个体在理论修养、文化储备、个人喜好方面的差异,对语文课堂教学
的理解也就千差万别。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在一堂课中眉毛胡子一起抓,各种语文元素都涉及,听、说、读、写都要体现,课内课外都要兼顾的课堂乱象,其结果却让听课者听得满头雾水,给人主次不分的感觉。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细究之下,这种课堂乱象为何颇有市场?一方面有教师自身对语文学科教学特点和课堂认识误解的原因,同时现有课堂教学评价指向也难辞其咎,存在导向上的偏失。我们现有不少学校的评课方案,特别是比赛课,在评课时过多强调“出新”,过多关注普通话、板书等教师基本素养及细节,关注教师“如何教”(形式)远大于“教什么”(内容)。在强调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同时,强调教学方式、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体现,特别是在大力提倡建设“语文味”的课堂之风下,使得有的语文教师在面对一篇课文,还未及深入感受文本、研读文本、占有文本的情况下,就考虑如何出彩的问题,思考的是如何做精美的课件,在哪里在哪个环节可以“小组合作”,在哪个环节可以“拓展阅读”等教学技巧问题。导致语文教师教学中一味贪多求全,出现了语文课堂中教学预设复杂、教学内容复杂、教学手段复杂、教学环节复杂的离乱局面。这种认识下的语文课堂必然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必然是浮华背后什么也没有。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生活的发现莎士比亚曾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语文教学,必须“大道至简”,必须返璞归真,必须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要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在这里,尚简不是“唯简至上”,它不等于随意,它是冷静思考后的沉淀,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教学本真的一种回归,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境界呢?用崔峦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在这方面,宁波万里国际学校的邓彤老师提倡“素读”语文,颇有借鉴意义。他强调运用传统的师生对话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做最朴素的解读,力求用本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养成真实的阅读能力。最近,有幸在网络上学习了新生代名师郭初阳老师执教的《远和近》,其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一改过去常用的容量大、思想性强的“刚性”“互文性”的课堂风格,此课堂教学设计比较简约,课堂教学过程比较简单,简单到只有三个简单的教学环节,几个简单的问题。环节1:上课伊始,教师出示诗歌教学内容(略去标题),让孩子用一个几何图形来表示。环节2:孩子阐释理解。环节3:让学生为这首诗拟题目,说出理由。这是本课的精华,孩子们感悟到诗歌中所折射出的文字的魅力,“距离”“云近而人远”“遥远”“障碍”“美”“友谊”“人与自然”等话题从
孩子的口中自然迸发,学生的思考潜能得以充分释放,简约的课堂生成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切实地证明了简单是一种教学中的气度和智慧,它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语文课堂唯其简约,才更美丽。
我想,我们语文教育教学若能在变革创新中,不忘坚守传统的精华,坚持语言感悟训练之本,追求返璞归真,有意识倡导求实、尚简的精神,多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文的灵动的本之美,致力于建设那种简约而不简单,求实而又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性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这也应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者的责任和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