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5篇
透过电影《八佰》,让我想到了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是党中央对雷锋精神最新、最权威的概括。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八佰》的观后感,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八佰》观后感1
精神:整个观影的过程,真的有被英雄们的精神所感染。不论是身捆,高呼籍贯和名字壮烈牺牲的场景;还是众人为守护党旗而至死不归的前仆后继;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了来自英雄们的“精神”和“坚定的勇气”。
对照现实,确实身边也有阿甘精神的一部分人。他们的那种执着和对于过程的执念,真的是让人会感到由衷的赞叹。或许他们会失败,但这种失败却会人反思,让人有所启迪。所以,定义成功,可能真不是简单的“成功”,而是成功背后唤醒了你哪一部分珍贵的东西?
唤醒:电影尾声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说了这么一段话,也是谢晋元被击中后脑袋里回想的
一段话:你们抵抗三天了,再继续下去,意义是什么?我们这四百人让民众看到了,我们中国还有希望!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就像这段话里说的一样,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虽然这四百多人抗争不了,但身后的四万万人可以。
可能有的行为不能直接挽回和胜利,但是那些关注我们的对岸人,会被唤醒。
对比和讽刺:影片一开始,法租界夜晚的灯火通明,唱戏的台子,卖hot dog的小贩,楼上的舞女,公寓里的教授一家,似乎都没太受到对岸战争的影响。而身处四行仓库里灰头土脸的小兵,趴在窗台充满希望的看着对面的一切,那种好奇,让人直感讽刺。
每一日的交火,都在法租界民众的注视下,那种注视和讨论,只是在八卦心的驱使下凑的热闹,看的稀罕。交火2天后,经过跳楼的壮烈牺牲和坚定的让党旗飘扬在空中两个事件过后,法租界的他们,关注和讨论点都变了;从旁观者到同胞,庆幸这几百人的牺牲唤醒这四万万人中的几十万人。是值得的,又是不值得的。
《八佰》观后感2
近日,电影《八佰》被导演管虎搬上荧屏。这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参加这场保卫战的士兵仅有几百人,但是他们却勇敢地抵挡住了日军的多次轮番进攻,将来犯之敌,一次次打退,成功的掩护了国民革命军大部队的撤退。并且这次保卫战的成功的提升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士气低迷的中国军民。参加了这场保卫战的军人被称为“八百壮士”!
电影开场就讲述天堂与地狱之间仅仅只相隔一条苏州河。一边是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般的生活。一边是可歌可泣奋勇抗敌的中国军魂。在这场众寡悬殊生杀较量中,中国军人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遍遍抵挡日军的轮番进攻。在漫天炮火洗礼中,中国军人用自己最后的牺牲告诫对岸的同胞,没有强大而统一的国家就会遭受外敌的侵袭,没有军人的奋勇杀敌就会沦为亡国奴。
气势浑宏的战争场面,紧随抗日国军战士身捆包,与来犯日敌同归于尽的剧情发展而步入高潮。此时影院中不乏哽咽抽泣之声。剧情在四昼夜的艰难困守中,最终打出了国军的壮烈,为友军的撤退换来了喘息之机。同时也激发了对岸民众的抗日情怀!犹如星火之种,必有燎原之势。
当影片步入尾声,最终落下帷幕,但全场观众复杂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常言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当我们与敌力量悬殊,无法直接取胜之时,最大的依仗乃是视死如归的亮剑精神。时至今日,当洪水滔天,外敌来扰时,依旧是那一道道绿的身影,挡在我们的前面。是他们撑起民族的脊梁,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守卫祖国的万水千山,也是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印染人们心中的那面共和国红旗。他们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中国军魂!
《八佰》观后感3
追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近日,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八佰》,我被中国军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震撼。
《八佰》取材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八佰壮士”是一临时并入阻击部队的非正规军,坚守四行仓库,用智慧、勇气和鲜血,迎面阻击敌人四天四夜的故事。
一条苏州河,一岸是林弹雨的人间地狱,一岸是霓虹璀璨的人间天堂。他们死守四天
四夜,歼敌200余人,为淞沪会战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再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真实的上海,真实的中国。
影片中有一幕特别触动我,就是大家决定把旗帜竖立在四行仓库的楼顶,中国军人为了护住旗帜,甘愿用自己的身体来挡子弹,也不让敌军打倒旗帜。当一个个中国军人为了防守敌军,在自己身上绑着包,从楼上跳下去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但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淌下来。保住我国的领土,不惜一切代价,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英雄!英勇无畏的热血儿郎也会眷家恋母,却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在两个半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大家一次次地被逼真残酷的战争场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被战士们不惧牺牲、英勇杀敌的精神所震撼,同事们都为那段国破山河碎,壮士孤军浴血的历史落泪。
疫情肆虐的2021年一切都是这么艰难,通过重温波澜起伏的抗战往事,同事们纷纷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牢记历史、热爱祖国。在和平年代,更应当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在今后的工作中见言见行、立足本职岗位,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国家、社会和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向在抗战中为国家牺牲的中国将士致敬
《八佰》观后感4
今年的主旋律大电影,涉及到爱国教育,想领着孩子们去看看。
看之前有朋友提醒说,孩子太小,有血腥暴力场面,不建议领孩子去,但是我和老公也没控制住想看的欲望,问了孩子们也愿意去,就提前打了个预防针,如果害怕可以闭眼或者我领你们出去。
结果是两个六岁多的除了一个流血的场面说了害怕,然后我们趁机说八路军叔叔就是这么坚强,流血都在坚持,没有他们的流血就换不来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中国的五星红旗为什么是红的,就是这些勇敢的叔叔用鲜血堆积起来的啊,有了他们的流血牺牲和勇敢坚守,我们的国家才越来越强大。 我的观后感
三岁多的妹妹貌似也看不懂,也不知道害怕,跟着黄晓明说方言,还大声学大声说,把旁边的人逗乐了之外,全程跟着打完酱油了。
是有几个血腥暴力场面,但是处理得和游戏当中的情景差不多,再加上大主题环境的渲染,电影里的人物都在感动流泪,们貌似也能共情,到人肉那里,流着泪说,好可怜好感动啊。
看完之后到今天都是十万个为什么系列,比如,什么是租界?为什么外国人要抢我们的地方?现在还有军人保卫我们吗?
爸爸就在上海我们可以去看看这个仓库吗?…...
现在的孩子没吃过什么苦,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时代,一代一代的不能忘了这段历史,了解一下战争年代的残酷,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美国的电影分级制比较成熟,咱们现在还没有这么完善的分级体制,至于孩子能不能接受还是看每个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吧。
我领的两个6岁多的都是相对同龄人来说心理成熟年龄早的孩子,所以接受能力就强一些吧。
当然,普及爱国教育的方式很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吧。
成年人的我觉得这部片子视觉、听觉都很好、战争场面宏伟,演技绝对都在线,很容易让我们入戏。
至于煽情场面感动到了孩子们,我也有感触但是不至于流泪。
我们有时候去看电影的体会,不就是因为各个年龄段都会在电影中到自己的精神印记吗,比如《八佰》的向往和坚守就是我们的内心独白吧。
《八佰》观后感5
这部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默默的离开,这样的场景绝无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泪。值得肯定的这是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为框架进行改编,刻画出在抗日时期军人民众的真实写照。我觉得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就是在大家观影结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历史。让我心生惭愧对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这部影片是我重拾历史认知的契机。的确这样历史应该被人记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应被人铭记。而“他们”的出现就是像而非个人,“他们”没有决策的权利,或许姓名都没能载入历史,拼死战场,为抗日战争做最后的牺牲。
《八佰》全篇的战场像是以一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各种体各种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的讽刺,在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转变。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体。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场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的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整部影片的故事流畅性很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华民抵御外侮民族气节未曾改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无论大家以何种角度去解读这部电影,文明理性讨论。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