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茂名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12.16
∙【字 号】茂府〔2016〕81号
∙【施行日期】2016.12.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全民健身计划∙【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
正文
茂名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茂名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茂府〔2016〕81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茂名滨海新区、茂名高新区、水东湾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现将《茂名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反映。
茂名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16日
茂名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为更加广泛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多元功能,建设健康茂名。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粤府﹝2016﹞3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健康中国”战略,以增强市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根本目标,以推进体育生活化进程、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调融合、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
实效、立足本土的工作原则,以城乡统筹为重点,以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方向,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打造粤西全民健身服务品牌、实现我市建设与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的目标贡献力量。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形成与茂名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体育健身设施较为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彰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各地健身活动品牌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能够满足市民体育健身多元需求,较为完善的全人、全周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健身消费支出显著提高,健身休闲服务产品供给丰富与多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形成更加明晰和完善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格局。
——市民体育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明显增加,养成规律健身习惯,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健身的人数达到400万,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达到330万。
——城乡居民身体素质稳步增强。达到《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3
%以上,其中20-59岁人体质状况明显改善。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城乡健身场地设施逐渐增加,人均健身场地面积2.3平方米。全部区、县级市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广场(公园),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建成“城市15分钟体育健身圈”和“农村20分钟体育健身圈”。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到92%,具备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到65%。社会力量参与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机制更加完善。
——体育社会组织更加富有活力,服务能力增强,构建较为完善的市、县、镇、村四级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和科学健身指导网络,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网络体育组织发展良好。每万人拥有的体育社会组织0.5个以上。
——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丰富多元。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丰富和完善,形成集综合性全民健身运动会、单项赛事、业余竞赛、行业赛事、民间赛事和网络组织赛事于一体的多元赛事体系,普遍形成特鲜明的“一市一品、一县一特、一镇一亮、一地一项”。
——全民健身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城乡居民健身消费意识明显提高,健身产品和服务供给日趋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健身休闲服务业总体规模稳步增长,成为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力量。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弘扬体育文化。创新宣传形式,运用新媒体,以及“体育进社区”、“体育三下乡”、“全民健身徒步节”等活动,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营造良好的健身舆论氛围,弘扬健康新理念,把身心健康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发挥体育健身的多元社会功能,树立“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讲诚信、守规则、重合作、争贡献、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过程,大力宣传运动项目文化。加强茂名排球、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积极传承与发展飘、白花灯、武术(醒狮、舞龙)、洪拳、王家南拳、采茶舞、龙舟、太平鼓、玩花灯等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体育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整理各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繁荣地方体育文化。深化我市与兄弟地市滨海体育休闲、乡村体育非遗项目和传统体育项
目的体育文化合作交流,打造粤西区域体育品牌活动及赛事,充分发挥区域特文化遗产作用,提升体育文化影响力。
2.提升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能力。将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十三五”时期茂名市及下辖各区、县级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配置均衡、方便实用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市区加快谋划新体育中心建设,县级重点建设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广场等场地设施,城市社区重点建设社区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落实《关于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镇、村根据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地域特点及生产劳动和文化生活习俗等因素,合理规划,选址结合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重点建设健身房、培训室和室外活动场地;行政村按《广东省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2016-2020年)建设文体活动广场。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落实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要求,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或现有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因地制宜
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做好城乡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环保的健身设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