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11.30
【字 号】安政发〔2016〕43号
【施行日期】2016.11.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健康促进
正文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安政发〔2016〕4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现将《安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康市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30日
 
安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全民健身与人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密切相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相对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工作,提高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和《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统领,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为动力,以陕西省承办第十四届全运会为机遇,强化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能力,着力构建符合市情、覆盖城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
水平,切实保障人民众体育健身权益,为我市脱贫攻坚、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市城乡居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彰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各类人。
  ——众体育参与程度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120万以上,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
  ——众身体素质普遍增强。城乡居民达到《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3%以上,其中20-59岁人体质状况明显改善。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丰富多彩。各县区在全市范围内均有代表性的品牌项目,全市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重点培育2-3个特品牌赛事活动。
全民健身计划  ——全民健身设施不断增加。城市及城镇社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超过70%。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各类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巩固建好各县区体育中心、140个镇办文体活动站。市、县(区)两级体育社团基本健全,服务管理规范有序,体育组织网络向社区、农村延伸,普遍建有就近便捷健身活动站点,各县区每个社区拥有2个以上晨晚健身活动站(点),全市全民健身活动站(点)超过1000个。
  ——体育健身指导队伍不断壮大。城乡每千人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个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站(点)至少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6000名以上。
  ——众科学健身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实现市、县(区)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站点全覆盖,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经常化,测试众5万人次以上,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达到国家标准。
  ——体育消费快速发展。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8亿元,初步建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具有安康特的体育产业体系。
  三、工作任务
  (一)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
  按照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公共体育设施,着力构建市、县区、镇办、行政村(社区)四级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抢抓十四届全运会机遇,实施全运惠民工程,加大市、县(区)体育场馆建设力度。新建安康市体育公园(含5000观众坐席的体育馆、游泳馆等),宁陕县皇冠镇山地自行车和瀛湖公开水域游泳比赛项目场地,满足我市承办十四届全运会比赛项目需要。各县区全部建有“三个一”(即:一个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一片室外健身场地)公共体育设施。实施好镇村农民健身工程、陕南移民搬迁点健身器材配置工程、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汉江沿岸全民健身长廊、秦岭户外运动健身基地等惠民工程,有条件的镇(办)建有一个带看台的灯光球场、一片综合健身场地和一处室内健身用房;社区有一个多功能健身场地,行政村要配备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加大足球场地建设投入,中心城区建成2-3块标准足球场,各县区至少建成1块标准足球场,因地制宜建设2块非标准足球训练场地。
  合理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部位,建设大众健身场地设施。探索秦巴体育特
小镇试点。推进中心城区“一江两岸”核心景观健身设施建设,建成环湖马拉松、自行车赛道。探索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引导发展笼式足球场、拆装式游泳池、多功能运动场、户外健身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营地、船艇码头等设施,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加强对已建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探索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形式,争取资金,支持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民间各类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众提供更多更优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扩大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跑步、柔力球、广场舞等传统项目健身人;依托安康山水禀赋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的休闲体育运动,扶持推广武术、龙舟等民间传统运动项目;积极培育网球、游泳、赛车、马术、射击、极限、水上、电子竞技、房车露营等具有时尚前沿和消费特征的运动项目。加强与文化、教育、宣传、旅游等部门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倡导各行各业根据自身特点组织各具特的健身项目。结合传统节假日、重大庆典、
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精力办好有特、有影响的品牌活动。按照“区域性、众性、竞技性、开放性”原则,市上精心策划组织以中国·汉江龙舟赛、秦岭山地越野挑战赛、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为重点的秦巴区域性系列众体育活动。鼓励各地依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推动众体育与旅游、文化等领域融合发展,拓展众性品牌活动形式,做大“一县一品”“一镇一特”体育赛事活动,营造全年有计划、月月有赛事的良好氛围,使具有安康地域特的生态体育、休闲体育成为提升我市综合实力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