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体育局
【公布日期】2022.02.07
【字 号】
【施行日期】2021.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体育
正文
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为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广大市民的健康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眼体育强市愿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民惠民、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市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更加便利,健身热情和科学健身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3%,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乡镇力争实现全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
村)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2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4名,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全民健身计划  二、主要任务
  (三)补齐短板,为市民提供多样的健身设施。市民在生活、工作、休闲等不同场景均能到便捷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面提升“15分钟健身圈”服务品质。
  补齐场地设施短板。贯彻实施《北京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年—2035年)》《北京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各区要制定本区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利用和管理好规划体育用地,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盘活城市空闲土地,合理利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公共绿地等空间资源增设健身设施、球类场地等健身活动场所。落实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规范,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场地设施。全市新建改建体育公园32个、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20个。
  丰富场地设施类型。持续推动“三大球”场地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化、多样化场地;
持续推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和利用,鼓励利用河湖等自然水域、公园水域、公园空闲地等建设室外滑冰场、嬉雪场地,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室内冰雪设施;配备适合全年龄段人使用的设施设备,开展场地设施的适老化和无障碍化改造。
  提升管理使用效率。落实体育场地设施属地运营管理责任,建立定期巡查制度,推进室外健身器材“一键报修”工作。建立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的评估督导,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军人(武警)的开放力度。推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安全、有序向社会开放。
  (四)锻造长板,为市民提供丰富的健身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赛事活动,实现100%社区(行政村)全覆盖,方便市民就近参与。
  持续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结合全国运动会众赛事活动、全民健身大会和全国社区运动会,组织北京市运动会和北京市冬季运动会众组比赛,举办“社区运动会”“社区足球赛”,带动开展小型、多样、分散的城乡社区体育赛事活动,形成“众天天有活动、社区(行政村)月月有赛事、街道(乡镇)年年有运动会”的局面;持续举办全民健身体育节、
体育大会等综合性赛事活动,组织“三大球”赛事活动、“和谐杯”乒乓球赛、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市级赛事活动。开展党的生日、同志题词纪念日、奥林匹克日、全民健身日等时间节点和传统节日主题健身活动;运用各类新媒体资源,引领市民线上赛、线上学、线上领、线上秀,打造线上走跑、体能王等系列线上精品赛事活动,完善线上健身知识答题和积分兑换系统,广泛征集全民健身短视频、照片、文学作品等进行直播互动,增强众获得感;制定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举办运动项目业余联赛,普及运动项目文化,发展运动项目人口。
  积极推动大众冰雪运动发展。扩大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冰雪公益体验、冰雪知识大讲堂、冰雪人才培训等工作,举办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青少年短道速滑联赛、冰雪嘉年华、冰球公开赛等众性冰雪品牌赛事,吸引带动更多众参与冰雪运动,2022年实现10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积极谋划推动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发展,发挥冬奥场馆、人才、文化等方面优势,协调推进众冰雪、竞技冰雪、冰雪产业、冰雪赛事等工作,推动首都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彰显“双奥城市”独特魅力。
  促进重点人健身活动开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动青少年“健康包”工程,
开展青少年体质促进趣味运动会、儿童滑步车公开赛等赛事活动,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进行体育干预;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组织开展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展演赛等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研究拓展残疾人参与健身活动的形式,积极举办多种类多样式的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持续推广广播体操、工间操,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广播体操展示大赛;结合农民丰收节,丰富农民赛事活动;鼓励妇女积极参加健身操舞等健身活动。
  (五)提质增效,为市民提供科学的健身服务。市民可以按兴趣加入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并通过组织获取健身信息、接受科学指导、反馈健身需求,体育社会组织及服务网络实现100%社区(行政村)全覆盖。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建设。完善以体育总会为枢纽,单项、行业和人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体育社会组织网络。推动体育总会向街道(乡镇)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行政村)。鼓励体育行业协会加强内部治理、强化行业自律、创建服务品牌、普及健身项目、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团队备案登记和星级评定工作。加
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各区积极构建 “1+2+1” 基层组织网络,即各街道(乡镇)均建成1个综合性体育社会组织,各社区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2个、各行政村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1个。